安普若 中國傳媒泡沫開始破滅

發表:2003-10-08 23: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新聞週刊》近日披露,從1998年到2000年,中國經歷了一次傳媒投資熱潮。不久前被廣為傳播的「劉波事件」,只是眾多資本追逐傳媒業事件中的一個失敗的例子。

中國傳媒業是一個限制性或壟斷性的行業,其產業性質長期得不到認可。真正啟動產業化運作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傳媒界就湧現出了一大批經營實體。

一些具有市場感覺的人士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巨大的傳媒市場,但還沒有可以與時代華納等大亨匹敵的國際傳媒。這種情況下,資本對這塊新的開墾地的「圈地」慾望極為強烈,誰也不願意放棄這個好的機會,所以造成了資本爭奪媒體目標的白熱化。

中國傳媒收入只靠廣告

香港商報報導,中國傳媒業的收入結構單一,收入大多都是通過廣告實現。而廣告收入伴隨傳媒的投資熱一道,同樣經歷了兩次增長高峰,一次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一次是20世紀90年代初。

而進入1998年後,中國的國民經濟在經過了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之後,進入了持續穩定的增長階段,廣告業也進入了調整期,增長速度穩定在20%左右,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到2001年形成一個小的波峰。同時,國家政策支持許多傳媒的相關要素市場也逐步形成。中國證監會2000年發布的新版《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中,將傳播與文化產業定為上市公司13個基本產業分類之一,結束了長期以來關於傳播文化業是不是產業、能否上市的爭論。這為傳媒資本市場的開放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條件。

1998年,廣告收入超億元的媒體已超過20家,這一年中國傳媒業的利潤總額第一次超過了菸草業。中國傳媒業蓬勃的發展勢頭和高額的回報率,吸引了資本的眼球。

資本媒體頻頻聯姻

從1998年以來,內地出現了對傳媒業的投資熱潮。「資本想圈地,媒體想圈錢」,於是,傳媒業與業外資本的聯姻及媒體公司借殼的行為就應運而生,各種來路的資本通過滲透、重組、整合等各種方式共同拓展了中國傳媒業。

觀察證券市場可以發現,證券市場建立後十多年間,以傳媒業為主營的上市公司僅有10家左右,但是在1999年至2001年之間,新涉足傳媒業的上市公司就有40多家。

投資媒體風險增加

然而2001年之後,由於一些媒體急功近利,缺乏自己長遠發展的規劃,產生了大量泡沫。

同時上市公司風險增加。風險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基於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考慮,中國媒體在開放程度和進入原則上仍有一些政策性的限制,加上相關的政策法規還不太完善或不很明確,對業外資本來說這塊「禁地」很易「踩雷」;第二,中國的傳媒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這與投資者以利潤為最大追求目標的理念是衝突的,另外,目前內地許多媒體豐厚的經濟回報得益於國家政策優惠和行業壟斷地位,而入世後,其間有多少變數難以確定,因此,必須看到,傳媒業未來仍有盈利空間與投資者在這個行業能否賺到錢不是一回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圈錢」不是目的,用「圈」到的錢來發展事業才是追求的目標,因此,即使「圈」到了錢,如果沒有好的規劃和項目,如果花錢不慎或運作失誤,最要緊的是如果沒有好的團隊和人才,那麼後果也是災難性的。

而目前的傳媒業缺少的正是既懂得媒體運作規律,又有經營經驗和熟悉資本市場的人才,這也是最大的風險所在。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