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影響加拿大歷史進程的戰爭是英法戰爭(1756年-1763年)。由於該場戰爭歷經七年,史稱"七年戰爭",這也是近代世界歷史上最早的一次國際戰爭。稱其國際戰爭,主要是參戰國眾多,涉及當時歐洲諸強,英、法、西班牙、普魯士和俄羅斯等;另外是戰場遍及舊大陸的歐亞非,新大陸的北美。當然這場戰爭是英法兩大殖民強國爭奪殖民地(主要是北美新大陸)而起,所以一般就稱為英法七年戰爭,而加拿大就是雙方爭奪的目標和戰場。
最早拓殖加拿大的歐洲殖民主義者是法國人,早在16世紀法國人便來到了聖勞倫斯河口,並在聖勞倫斯河邊建立了殖民點魁北克和蒙特里爾。法國的皮毛商人沿著聖勞倫斯河進入到五大湖區,繼續南下滲透到密西西比河流域,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還派軍隊與土著易洛魁人部落作戰,法王為了讓這批軍人留下來,特別從法國招募了上千的姑娘,叫作"國王的女兒"來到新大陸,讓她們與這批軍人在新大陸繁衍生息,到17世紀末18世紀初法國佔有了大片北美殖民地,形成了一個新法蘭西。
與此同時,英國佔有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塊殖民地,18世紀初又從法國人手中奪取了紐芬蘭、新不倫瑞克、新斯科舍,對原先生活在這裡的法國人後裔實施驅趕,兩國在北美殖民地的衝突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1756年戰爭爆發。頭幾年,法軍佔上風,但1758年衛護聖勞倫斯河口的要塞路易斯伯格被英軍攻破,1759年6月魁北克城被圍,9月被迫投降。1760年蒙特里爾也被英軍奪取,新法蘭西大部分落入英國人手中。
如果英法戰爭的結果是法勝英敗,或打成平手, 北美歷史就得重寫了。當然歷史不是科學實驗, 無法重複, 無法假設。但法裔魁北克至今對此仍耿耿於懷, 動不動要鬧騰一番, 想來確實也可理解。法國後裔對其文化的鍾愛和堅守, 以及英國統治者實行靈活的統治手段,實施《魁北克法案》,民事訴訟仍適用法國民法,只有刑事案件才用英國法,使加拿大發展成為英法雙語文化的國家特徵。
其次是美國獨立戰爭(1776年-1783年),給加拿大送來了央格魯撒克森文化的傳承人。美國發生的事,與加拿大何干?歷史發展是種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往往會影響到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和方向,美國的獨立戰爭便是這樣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而且其前因後果都與加拿大有關。
英國北美的13塊殖民地與宗主國發生了種種矛盾,最大的矛盾便是1774年英國在加拿大實施的《魁北克法案》。英國招撫了法裔,卻激怒了英屬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因為,根據《魁北克法案》,魁北克轄區包括俄亥俄地區,這不僅阻礙了北美十三州的西進,而且一但進入還得受法國民法管制,美國清教徒還受不了《魁北克法案》賦予天主教的特權,最終釀成了一場美國革命。北美13州組成的大陸會議, 希望加入 "反叛"的殖民地越多越好。你英國的《魁北克法案》不讓我西進,我就設法讓魁北克也一起獨立。英國在北美除了這13塊殖民地,還有與這13塊相連的魁北克(後分為上加拿大, 下加拿大, 又稱西加拿大, 東加拿大, 即今日的安大略和魁北克兩省), 紐芬蘭, 愛德華王子島, 新斯科舍, 新不倫瑞克等殖民地。但美國的努力沒有見效,這些地區, 尤其是魁北克, 雖是法裔人口為主, 但經濟的依存性, 迫使他們選擇了繼續追隨英王, 沒有因美國的 "煽動"而動。倒是當1783年美英簽定《巴黎和約》後,鬧獨立的13塊殖民地的 "效忠派"卻是從海陸兩路大舉北遷, 使加拿大獲取了最大的財富:英語人口和始終不渝效忠英王的傳統。這批"忠誠派"的到來,改變了加拿大信奉天主教以法語文化為主的特徵,奠定了信奉基督教的央格魯撒克森族為主體的英語文化成為加拿大的主流。
當北美13州對英國說不、鬧分家時, 法國是積極參與其中, 大大的報了 "七年戰爭"的一箭之仇。 而美國的獨立戰爭的勝利, 其意義不僅在美國, 我這裡說的不是指美國《獨立宣言》所倡導的"人人生而平等, 追求幸福、自由"等民主人權理念, 而是另外一個結果, 即一場獨立戰爭卻誕生了4個國家。當英國失去北美 13塊殖民地後, 從此加強了對加拿大和澳洲的經營, 大舉拓殖和移民。 後來澳大利亞成立聯邦時,曾邀紐西蘭加入, 紐西蘭不願意, 澳洲便形成了今日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所以說, 一場美國獨立戰爭誕生了今日4 個前英國殖民地國家。
最後是美英戰爭(1812年-1815年)催生了加拿大的自我意識。獨立後的美國, 對北方的英國殖民地猶如芒刺在背, 時刻擔心遭到 "復辟", 很有一股 "宜將剩勇追窮寇", 搞輸出革命的味道, 想要 "解放"北美的其它英國殖民地, 讓英國殖民者徹底滾出北美大陸,佔有富饒、廣袤的加拿大。當然英國也不願意放棄其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 甚至也想滅了這個反叛的 "逆子"美國, 利用強大的海軍封鎖美國,想從經濟上整垮這個新國家,雙方的矛盾是日趨激化。
美國看到英國深陷在拿破崙戰爭中,加拿大僅有7千英軍駐防,便於1812年6月18日向英國宣戰。 美國出兵到了約克(今多倫多), 燒了約克城; 英屬加拿大又反攻, 打下華盛頓特區, 燒了白宮, 雙方你來我往,互有攻伐, 但最終誰都沒佔便宜, 戰爭的結果是又回到了起點, 雙方都是寸土未失。 英國驚訝於美國的民族主義高漲,美國也擔心在歐洲對法戰爭中獲勝的英軍大舉增兵,最後雙方訂約結束戰爭。美國放棄北進, 英國也不南下, 又劃定了西部北美地區以北緯49度為界。 今日美加西部邊界是一條筆直的線, 便是這場戰爭雙方政治家圖上作業的結果。
1812年的戰爭,讓加拿大人,無論是英裔、法裔、黑人,還是土著印第安人,都切身感受到了這不僅僅是為英王而戰, 更是為自己而戰, 為自己的土地、家園而戰。加拿大人,一個新民族開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面對美國的入侵,加拿大人廣泛的團結起來,組成民兵,協助英軍抵禦美軍的進攻,美國想吞併加拿大的夢想再次破滅。
19世紀中期,加拿大發生了人民起義,英國政府感覺的鞭長莫及,考慮改變統治方式。1864年,安大略、魁北克、紐芬蘭, 愛德華王子島, 新斯科舍, 新不倫瑞克在愛德華王子島的夏羅特敦舉行會議,探討建立聯邦事宜,最後安大略、魁北克、新不倫瑞克和新斯科舍,組成聯邦自治領,1867年7月1日英國議會通過《英屬北美法》(這部憲法性文件,直到1982年 英女王來加簽署《加拿大憲法》,才被取代。),予以法律上的認可。一個民主憲政的加拿大聯邦從此誕生了。
大中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