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指出,多個位於南海、中山的註冊供港大型魚場,在與魚場相距不遠的江邊岸上,有數幅農田,就在岸邊和這幾幅農田上,不難發現大堆垃圾積聚,當中包括大量空瓶,瓶上張貼著「甲基對硫磷」。
這是一種常用而毒性劇烈、可致癌的殺蟲農藥,中國大陸明年一月即全面禁止農作物使用。
農田和岸邊垃圾就在魚排前不遠處,田裡或空瓶裡還殘留著農藥。專家指出,只要遇到下雨或灌溉,這些殘留農藥會有很大機會隨雨水和灌溉水流至魚排中,加上西江岸旁均有不少農戶耕作,江中魚在這環境下長年累月吸取其農殘,體內很容易積聚毒素。
身兼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的中山大學食物安全及藥品研究中心主任陳恩強形容,這現象很常見。「很多生產工場都好似山寨式經營,又養魚又種菜,農藥落在田裡,又流入水裡去。」
他認為,這現象僅是環境污染的冰山一角,農田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工廠污水均威脅著魚場環境,這與藥物監管同樣重要,但中國政府的化驗工作,只針對魚類常用的禁藥進行化驗,其它農藥卻忽略了,往往掩蓋了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
来源:中央社臺北十一日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