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之死的真正內因

作者:黃於博客 發表:2008-09-06 19: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提起霍去病,無人不知。古往今來,沒有一個人在同樣年齡就能有他的成就--17歲兩出定襄、19歲三征河西、21歲縱橫漠北,殺到匈奴膽寒,甚至影響西亞歷史進程,年僅21歲就身居大司馬高位。

然而,似乎歷史總愛開令人扼腕的玩笑--上天賜給大漢朝這位千年難得的奇將後僅僅23年,就匆匆把他召喚了回去。天的那一頭,或許他正率驃騎兵將,談笑於烽煙戰火中,卻在不經意的離開瞬間,給中華歷史上,留下了一段難以摸清的迷案。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這位名將的葬禮記載得非常清楚,但對他的死因,卻沒有任何記載,僅僅是"驃騎將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這樣一個風華正茂的將軍去世,卻沒有提及死因,於是後人對司馬遷不免有一些"責怪"的意思。然而在如今看來,司馬遷如此記載,是在給後人以某些示意。

首先,霍去病的死,在當時有何種影響?我們來從兩方面分析一下:

一、軍事上

史記《匈奴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初,漢兩將軍大出圍單于,所殺虜八九萬,而漢士卒物故亦數萬,漢馬死者十餘萬。匈奴雖病,遠去,而漢亦馬少,無以復往。匈奴用趙信之計,遣使於漢,好辭請和親。天子下其議,或言和親,或言遂臣之。丞相長史任敞曰:"匈奴新破,困,宜可使為外臣,朝請於邊。"漢使任敞於單于。單于聞敞計,大怒,留之不遣。先是漢亦有所降匈奴使者,單于亦輒留漢使相當。漢方復收士馬,會驃騎將軍祛病死,於是漢久不北擊胡。

說的是,從漠北大戰後,雙方損失慘重,漢朝兵士死數萬,馬匹則根本不夠再戰。雙方在和談上面產生衝突,匈奴對漢朝的態度並不軟弱,而是扣押了使者。武帝大怒,決定發動一場新的對匈戰爭,於是"漢方復收士馬",就是準備戰略物資、兵馬的意思。但就在這個時候,對匈戰爭中最重要的將軍霍去病死了。然後這次極可能就此消滅匈奴的戰爭就在備戰中途流產了。這時,離漠北大戰已經很長時間。

所以,霍去病的英年早夭,關係到一個民族的歷史存亡,甚至可以說是影響了歷史發展。

二、政治上

武帝在漠北大戰後,封衛青、霍去病兩人皆為大司馬,其用意在於平衡衛青這邊的勢力--雖然衛青不養門客、不黨不朋,但實際上霍去病得寵後,衛青這邊不少人倒向霍去病。《史記》中特地記載了這麼一筆"舉大將軍故人門下多去事驃騎,輒得官爵,唯任安不肯",顯然二者利益產生對立。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喜愛是不容懷疑的--幾乎把他當成了自己的戰術思想代表。在備戰的局勢下,霍去病的死,不但讓武帝失去了重要軍事助手,更是失去了一個平衡權力的依托。衛氏利益集團少掉了一個重要的對手,但恰巧失去霍去病後衛青卻被閑置了。

接下來,就應該羅列一下當下關於霍去病死因的幾種說法了:

第一種說法:自然病死或猝死

病死之說,是最廣為流傳的,也是官方的說法。此說最早出自西漢時的褚少孫,他在《建元以來侯者年表》中有一段補記,借霍光之口說霍去病是病死,但沒記載是啥病。這就讓後世的猜測更玄乎。

霍去病年紀青青,武將出身,出征萬里都沒問題,何況一個小病。不過猝死的證據倒是有的--霍去病的兒子霍嬗也是年輕猝死。但這種可能性到底多大,誰也說不清楚,或許考古學能給我們答案。

第二種說法:得傳染病或瘟役而死

後世的電視、電影裡,普遍以這種說法為準。《漢武大帝》裡更是有這樣的一個鏡頭:匈奴撤到漠北,為了與漢軍週旋,謀臣中行說讓單于把得瘟疫而死的動物丟到水源裡,霍去病率領的軍隊正好喝了這些水。回長安後霍去病殺李敢,被漢武帝貶往朔方,路上就得病了。死後武帝悲痛萬分,想再看他一眼,被侍者攔住,只能下令厚葬。(此劇中把殺李敢和霍去病死的時間連到了一塊,但實際上霍去病是在殺李敢後第二年才死的)

然而,瘟疫這一說的漏洞是明顯的:若匈奴確實傳播了瘟疫,當時軍中將士肯定也難以倖免,不說大面積傳染,但死的人肯定不在少數--軍事史上哪次瘟疫事件死的人少了?(蒙古軍隊當年就用鼠疫把卡法城變成一座人間地獄)

但史書上無論是霍去病列傳,還是匈奴列傳,為何找不到大面積死亡的相關記載?一起出征漠北的將軍們也沒有一個有得傳染病而死的記錄。如果發生了但沒有記載,那就是司馬遷的不對,但這不太可能。最重要的漏洞是:這類瘟疫潛伏期一般不會長,而霍去病是在漠北大戰後兩年才死去。這期間的時間差,用瘟疫一說顯然很難解釋清楚,可能性非常之低。

另一種說法:意外或被殺

這種說法可能性更低,漢武帝一個兒子和熊打架被拍死都有記載,當朝大將軍、大司馬意外死亡或被殺,不可能一點歷史證據或記錄都沒有--這可是國家大案吶!再說了,想謀殺大將軍,也沒那麼容易吧?

綜合以上幾種死亡的說法,結論是只有一種可能--根本沒有瘟疫一事,也不是意外被殺。因為官方沒有或者不能有合理的解釋,所以病死就是最好的對外說法。至於真相,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可能武帝自己都暈乎乎的,不能完全確定。

那麼霍去病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司馬遷在《史記》中留下多處若隱若現的線索供後人追查,下面我們一條一條道來--

線索一:政治衝突

政治是無情的,即使是父子。武帝在衛青培養起來並迅速成才後,便意識到要有個制衡的方法--權力之爭中泡大的武帝對這方面實在是太敏感了。

太多的小說、電視、電影,把衛青和霍去病之間的關係,描繪得親密無間。然而事實上,當漢武帝看上霍去病時,他與衛青之間,就有了政治利益上的衝突。這種衝突剛開始很細微,直到霍去病初封冠軍候時,都是沒有威脅的,甚至可以看成是對衛青的另一種恩寵。但苗頭越來越明顯,發展到漠北大戰漢武帝暗中尊霍抑衛、戰後霍去病封為大司馬,與衛青平起平坐時,利益衝突完全爆發。雖然年紀輕輕的霍去病、謙和的衛青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利益對立局面。二人之間能很好地共處,但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則不能。更為嚴重的是,衛青所代表的是衛太子的利益。

司馬遷記下"舉大將軍故人門下多去事驃騎,輒得官爵,唯任安不肯"這一筆時,用意就在於描繪兩者勢力之間的利益衝突。很明顯,這時候的霍去病是早上八九點的太陽,衛青則是午後的太陽。

此外,司馬遷還特意寫了一筆:"自驃騎將軍死後,大將軍長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這兩件事發生的時間並不是很靠近,如果沒有關聯的話,司馬遷為何把它們寫在一起?有什麼用意?

再細細一看,如果以霍去病的死為界線的話,衛氏集團很明顯地,在霍去病死後開始被漢武帝削弱,當年的何等風光的五候被削去四候(三個兒子、姐夫公孫賀),衛青更是從此被閑置十多年。老衛青死後,最後一個候爵也幾乎被削掉--如果不是平陽公主極力週旋讓長子衛伉繼承的話。

線索二:平陽公主

說起平陽公主,許多人除了他和衛青的婚姻之外,很難再想起其它的事情。然而,這個女人絕對不簡單。她是漢武帝的親姐姐,對一母同胞的弟弟,顯然比別人甚至比母親王美人還要瞭解。她沒有館陶公主劉嫖那般顯眼,但他與漢武帝的關係,個人認為比姑姑館陶公主與漢景帝之間的關係還要鐵,還有親密。《史記》中的平陽公主出現過這麼幾個鏡頭:

鏡頭一、建元二年,平陽公主獻衛子夫,得寵,她的騎奴衛青也進宮當差。電視電影上所演好像是偶遇,然而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只有刻意安排才可能發生。衛子夫一個平凡出身的女子初進宮時,身份卑微,皇帝都沒能見上幾次,能在數年之中長期得寵並取代陳阿嬌成為皇后,其中除了自身因素外,平陽公主的作用及引導是絕對少不了的--旁觀者清,她最清楚這個皇帝弟弟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鏡頭二、許多人都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平陽公主大衛青十幾歲,這兩個人的婚姻一半是感情,一半是政治。

鏡頭三、衛子夫年老色衰後,平陽公主推薦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給漢武帝,又是一個很得寵的女人。不過,也沒活太長時間。

鏡頭四、《史記》中記載,衛青之長子衛伉,因為"矯制"之罪,被剝奪候爵。衛青死後本來他是不能繼承爵位的,但因為平陽公主從中週旋,所以最終還是繼承了爵位。

得出的結論是--雖然衛青沒有養門客,也不敢養門客,但他身後這位大他十幾歲的女人,政治上的能力卻比任何門客都要強,許多關鍵性事件的背後,都有她的身影,並且手筆不俗。衛青能得以善終,平陽公主的身份及出謀劃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線索三:李廣一家的事情

我們暫且不管李廣漠北大戰後自殺到底是漢武帝的原因,還是衛青的原因(電視劇中所演李廣是戰死,但史實上李廣是自殺)。

李敢擊傷衛青一事,發生在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戰剛結束不久,這件事絕對不容小看。一個征戰四方的鐵血將軍聽到父親"被逼自殺"的消息後,直接找衛青算帳並刺傷他,這是說得通的。此舉衛青能嚥得下氣,但其他人可不一定--李敢如此舉動,擺明瞭將衛青一族作為李家的仇人。衛青可以不在乎,但衛青集團不能不在乎。

然而霍去病等到第二年狩獵時,才射殺李敢,這一段巨大的時間差如何解釋?霍去病既然敢在眾人面前射殺李敢,那麼性格使然,如果他早知道李敢刺傷舅舅衛青一事的話,絕不會等到此時才動手。

李敢當時已封為關內候,繼李廣的官,任郎中令。加上李廣往日的威名及自殺一事,天下人對李氏一家抱著極為同情的態度。這麼一個人物,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大司馬、大將軍射殺,不管從哪方面說,對霍去病的名聲都將帶來極大損失。武帝知道此事後,欲以被鹿角挑死掩眾人之口,但他心裏也明白這是瞞不住的新聞--現場人太多了,武帝的警衛、參與狩豬的將士肯定不少。

霍去病雖不通世故,但法令之類的,作為軍人的他應該是明白的--私自處死候爵、九卿高官郎中令這是絕對的越權。那麼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會出手射死李敢呢?結合他的性格來分析,極可能是在突然知曉衛青被李敢擊傷的事後,瞬間激發殺心。雖然他在政治上是抑制衛青的工具,但霍去病心裏還是護著舅舅--絕對發自內心的親情。

那麼,為什麼會在事隔近一年之後,霍去病才知道李敢傷衛青之事呢?排除偶然因素,只剩下一種可能性--衛氏集團瞞下了這事,然後,非常瞭解霍去病性格的某個人,精心安排了某人,選擇在武帝和霍去病於甘泉宮狩獵這種人多嘴雜的時機,把事情告訴了霍去病。霍去病的個性鮮明,怒髮衝冠一箭結果了李敢,進而造成了非常壞的影響--影響確實不是一般的壞,李敢老爸李廣愛士卒,在軍隊中名聲極好,自殺後"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可以說是舉國憐之,把這樣一個代表性人物的兒子給射殺了,天下人豈能給你好臉色?

況且,霍去病本來就不恤士卒--"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天才,總是有毛病的。最終的結果是--天下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霍去病名聲大損。衛青這邊呢?隱忍、謙遜,被擊傷了也不計較,得到了很好的名聲。借刀殺人,一舉兩得。

這還沒完--同年,丞相李蔡畏罪自殺,罪名是侵佔了先皇陵寢的一塊地(比李敢的死要早些)。丞相李蔡曾經是衛青的部將,但同時也是李廣的從弟,李敢是李蔡的侄子。李敢擊傷衛青一事已經給了衛氏勢力一個信號--小心李家的人,特別是李蔡這個高官。

侵佔先皇陵寢這種事你覺得當朝丞相可能做得出來嗎?除了三歲小孩子無知敢往皇帝陵墓上撒泡尿外,估計再沒有人敢冒險去幹。天下之大,非要去侵佔皇帝的陵寢?吃飽撐著沒事幹屁顛屁顛把腦袋伸過去給人家砍?

李蔡曾事文帝、景帝,雖然能力不算太高,但也絕對不是個愣頭青。不過,既然有人舉報了,皇帝就得派人去查。(如今清官被舉報的也不在少數)

還沒下獄李蔡就自殺了,在武帝一朝,武將出身的丞相死得比較窩囊--這一死,沒罪也成了有罪。老的一死,年輕的李敢,就更好設計了--沒人能給你說話。

然後,李敢的女兒成了衛太子劉據的妃子。得到好名聲的,還是衛氏集團。(元狩元年太子七歲,元狩六年太子13歲,所以按年齡上算起來,李敢女兒應該是在霍去病死後進入太子府的,李敢的兒子李禹也是太子寵臣)

那麼,我們可以大膽地假設,然後把李廣一家的事情推測如下:

武帝擔心李廣年老影響戰事--提醒衛青慎重任用李廣--衛青漠北大戰不重用李廣--李廣迷路誤軍機--李廣悲憤自殺--李廣之子李敢懷恨衛青--李敢刺傷衛青--衛青保密或隱忍--衛氏一族開始提防李氏家族--某人密告丞相李蔡侵佔皇陵--李蔡畏罪自殺--李氏在朝中無人可依--某人精心安排在狩獵時把衛青被刺傷一事告訴霍去病--霍去病盛怒之下當眾人面射死李敢--霍去病名聲大損、武帝大怒--衛青反而得到容忍的好名聲--衛太子劉據娶李敢之女--衛氏集團名聲上升。

接下來,就可以由以上幾條線索,最終推斷出另外幾種死亡的可能性:

可能性一:漢武帝自己令人幹掉霍去病,以防止衛、霍聯盟。

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當時在備戰匈奴,霍去病是主將的不二人選。但即便大戰當前,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霍去病在漠北大戰後一連串的動作(殺李敢、勸封王子等),讓漢武帝覺得封大司馬、借他平衡衛青勢力的初衷很難實現,反而有可能讓二人結立政治聯盟進而影響自己的絕對集權。二虎相爭還好,若二虎同盟,最慘的就是武帝,於是武帝起了殺心。

雖然心裏很痛很愛,但那愛是在軍事上的,而不是在政治上的,即使面臨匈奴大戰。

武帝一生殺的"工具"還少嗎?哪一個能力差了?

這種可能性我們這樣理解:

武帝發現霍去病是人才--十分喜愛--有戰功後封候--進而決定以他作為制衡衛青的工具--漠北大戰後封大司馬與衛青平等--霍去病不懂武帝用意 --心裏向著衛青--霍去病殺李敢--漢武帝大怒--第二年霍去病勸封王子--漢武帝起疑心--懷疑自己的策略失敗--同時面臨漢匈備戰--痛下決心讓除掉霍去病--厚葬以示自己的心痛--另一方面閑置衛青。

如果確實是這樣死的,那麼掩蓋事實兩千多年的,就是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喜愛和厚葬。武帝殺起大臣來是毫不留情面極為乾脆的--管他能力多強辦事多好,只要武帝認為應該犧牲。

可能性二:衛氏集團勢力下的手。

至於手段就很難說了,要麼毒死,要麼製造意外。這種可能性有嗎?有,但非常小。

如果前面的推斷是正確的話,那麼衛氏集團的手段相當高明,藏得也非常深。既然藏得深,那就不會做出毒殺、意外這類太明顯的動作來。畢竟心裏都明白霍、衛兩家已經形同水火,長安城裡的人都看得懂。弄過火了,真惹毛了武帝,也不是鬧著玩兒的。

所以,即使衛氏要動手,也是偷偷地,借力打力,幹些深沉的動作。

可能性三:死於自殺

自殺的人無非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沒有生存空間。我們來看看霍去病死前的生存空間:

首先,漠北大戰後,他被武帝利用來壓制衛氏集團,顯然已經成為了衛氏集團的對立派,雖然霍去病心裏不願意,衛青這邊的親人也還當他是自己的親外甥,但衛氏集團的其他人可不一定這樣想--這是無情的政治,父子尚且相殘。旁邊的至親是有,但能依賴的基本沒有--後來權傾漢朝的弟弟霍光還幼小呢。

其次,不管前面推斷是對是錯,但霍去病殺死李敢一事令他民心盡失,即使他位居大司馬,但在群眾中間並不見得有人氣,甚至對他極為不滿。

其三,他一手帶起來的人不是匈奴降將,就是只會打戰的低級軍官將領,連由皇帝指派的裨將都可以拒絕不要。在武帝跟前得勢後,原來跟著衛青的人也有不少"叛變"去跟了霍去病。然而,霍去病跟這些人打打戰那是無往不勝,但談政治就別傻了。

霍去病少年得意,性格孤傲不恤士卒,朋友不多,是孤立一派--武帝親手培殖起來用以平衡權力的工具。戰場上的霍去病殺起人來和漢武帝一樣"不眨眼",但官場上的霍去病則是"無助"的--沒人給孤傲的他指點什麼,他和漢武帝一樣孤獨。衛青在這方面和霍去病則是相反,為人謙恭有禮,溫和大度,對家人重情,對朋友重義,後面還有個平陽公主給指點指點,再者,衛氏利益關係體龐大--最重要的就是太子。

其四,元狩六年三月,霍去病一再請求立三皇子為王。四月,立三王,然後武帝寵妃王夫人病死。九月,霍去病就挂了。

立皇子為王這事看上去沒啥特別的,但是對衛氏集團卻有著不同一意義--封王派遣到屬國之後,衛氏集團的未來--衛太子劉據的位子就能坐得更穩。而幾個皇子都留在長安的話,容易跟太子發生各方面明爭暗鬥,進而危及太子寶座。可以說,封王的直接受益者就是衛氏集團。

在霍去病看來,勸封皇子或許是彌補與衛青親情的好方法之一。不過在連續兩次請求封皇子引起大臣廣泛附合後,霍去病就沒再摻乎在裡頭,這證明了此事並非他的主意--年輕的他對政治極不擅長。那麼這個軍事天才如何想出這種極為敏感的政治事件呢?極可能是受了某高人"點化"--只要是有利於舅舅的,他就願意去做。

但是在武帝這邊,這事看上去卻像是在結黨營私--武帝要的是衛氏與霍去病相制衡,而不是兩家相幫。一生追求中央集權的武帝眼裡是絕對不允許兩個將軍、大司馬結朋結黨的。

本文不止一次地強調--武帝追求絕對中央集權,所以他是很不喜歡封王的。加上武帝即位後被外戚長期壓制,所以對外戚聯手干預未來太子的做法非常反感。早期武帝曾極力讓太子擺脫衛氏集團,但最終以失敗--太子與衛氏集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武帝晚年殺幼年太子劉弗陵的母親以防外戚干政,便是最好例證之一。

於是,加上前面的李敢事件,武帝失望了--對自己的策略失望了。他發現霍去病和衛青之間關係太深,為了這個舅舅,霍去病什麼都幹得出來,甚至當著眾人的面越權殺郎中令這樣的九卿高官,保不准什麼時候腦子一熱,又幹出驚天大事來。這樣的霍去病,與他計畫中"制衡衛氏集團的工具"相去甚遠。

但他對霍去病仍然十分重視,或許他沒看透霍去病可能是被人利用這一層。

那麼,綜合以上四點,就可得出結論:霍去病在死前,已經面臨著身居高位、無強力親人可依賴、官場無助無友、軍隊和群眾中備受指責、皇帝面前被疑這樣的局面。這樣的生存環境,對一個23歲的人來說,是什麼樣的滋味?他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

小小地假設一下,如今讓一個23歲的年輕人去當正部級以上高官,再讓他面對這樣一個"十面埋伏"的環境,會發生什麼事?不說十面埋伏,六、七面埋伏都夠精神崩潰了。

他是名將,殺人如麻,他是當朝貴臣,他甚至敢射殺九卿高官。但,他同時也是個年輕的男人。有人說,天才都是孤獨的,這一點在霍去病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少年顯貴,但是未必能有平常人的快樂--壓力太大了,卻沒有人能幫他釋放。顯然,自殺對他來說,是個不錯的出路。對各種利益集團來說,也是個可以接受的事情。

而如果霍去病確屬自殺,那麼以上這四種直接因素中,漢武帝有責任,衛氏集團更是直接的關係人,當然,他自己的性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回顧武帝一生中的那些武將,除了衛青之外,幾乎沒有能得到善終的。自殺的人,上至丞相高官,並且隔三岔五就有。

或許,這便是在武帝手下為將者的悲哀--人才能被很好地發掘出來,但用完之後就隨手就丟。誰敢保證霍去病沒死,繼續壯大下去的話,不會被冷酷的武帝在某日隨手就收拾掉了?帝王之心啊。。。

唯一不能隨手丟的,只有他的江山、他的雄才大略。




来源:新三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