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之死的真正内因

作者:黄于博客 发表:2008-09-06 19:1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提起霍去病,无人不知。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在同样年龄就能有他的成就--17岁两出定襄、19岁三征河西、21岁纵横漠北,杀到匈奴胆寒,甚至影响西亚历史进程,年仅21岁就身居大司马高位。

然而,似乎历史总爱开令人扼腕的玩笑--上天赐给大汉朝这位千年难得的奇将后仅仅23年,就匆匆把他召唤了回去。天的那一头,或许他正率骠骑兵将,谈笑于烽烟战火中,却在不经意的离开瞬间,给中华历史上,留下了一段难以摸清的迷案。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这位名将的葬礼记载得非常清楚,但对他的死因,却没有任何记载,仅仅是"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这样一个风华正茂的将军去世,却没有提及死因,于是后人对司马迁不免有一些"责怪"的意思。然而在如今看来,司马迁如此记载,是在给后人以某些示意。

首先,霍去病的死,在当时有何种影响?我们来从两方面分析一下:

一、军事上

史记《匈奴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初,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而汉士卒物故亦数万,汉马死者十余万。匈奴虽病,远去,而汉亦马少,无以复往。匈奴用赵信之计,遣使于汉,好辞请和亲。天子下其议,或言和亲,或言遂臣之。丞相长史任敞曰:"匈奴新破,困,宜可使为外臣,朝请于边。"汉使任敞于单于。单于闻敞计,大怒,留之不遣。先是汉亦有所降匈奴使者,单于亦辄留汉使相当。汉方复收士马,会骠骑将军去病死,于是汉久不北击胡。

说的是,从漠北大战后,双方损失惨重,汉朝兵士死数万,马匹则根本不够再战。双方在和谈上面产生冲突,匈奴对汉朝的态度并不软弱,而是扣押了使者。武帝大怒,决定发动一场新的对匈战争,于是"汉方复收士马",就是准备战略物资、兵马的意思。但就在这个时候,对匈战争中最重要的将军霍去病死了。然后这次极可能就此消灭匈奴的战争就在备战中途流产了。这时,离漠北大战已经很长时间。

所以,霍去病的英年早夭,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存亡,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了历史发展。

二、政治上

武帝在漠北大战后,封卫青、霍去病两人皆为大司马,其用意在于平衡卫青这边的势力--虽然卫青不养门客、不党不朋,但实际上霍去病得宠后,卫青这边不少人倒向霍去病。《史记》中特地记载了这么一笔"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显然二者利益产生对立。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是不容怀疑的--几乎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战术思想代表。在备战的局势下,霍去病的死,不但让武帝失去了重要军事助手,更是失去了一个平衡权力的依托。卫氏利益集团少掉了一个重要的对手,但恰巧失去霍去病后卫青却被闲置了。

接下来,就应该罗列一下当下关于霍去病死因的几种说法了:

第一种说法:自然病死或猝死

病死之说,是最广为流传的,也是官方的说法。此说最早出自西汉时的褚少孙,他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中有一段补记,借霍光之口说霍去病是病死,但没记载是啥病。这就让后世的猜测更玄乎。

霍去病年纪青青,武将出身,出征万里都没问题,何况一个小病。不过猝死的证据倒是有的--霍去病的儿子霍嬗也是年轻猝死。但这种可能性到底多大,谁也说不清楚,或许考古学能给我们答案。

第二种说法:得传染病或瘟役而死

后世的电视、电影里,普遍以这种说法为准。《汉武大帝》里更是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匈奴撤到漠北,为了与汉军周旋,谋臣中行说让单于把得瘟疫而死的动物丢到水源里,霍去病率领的军队正好喝了这些水。回长安后霍去病杀李敢,被汉武帝贬往朔方,路上就得病了。死后武帝悲痛万分,想再看他一眼,被侍者拦住,只能下令厚葬。(此剧中把杀李敢和霍去病死的时间连到了一块,但实际上霍去病是在杀李敢后第二年才死的)

然而,瘟疫这一说的漏洞是明显的:若匈奴确实传播了瘟疫,当时军中将士肯定也难以幸免,不说大面积传染,但死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军事史上哪次瘟疫事件死的人少了?(蒙古军队当年就用鼠疫把卡法城变成一座人间地狱)

但史书上无论是霍去病列传,还是匈奴列传,为何找不到大面积死亡的相关记载?一起出征漠北的将军们也没有一个有得传染病而死的记录。如果发生了但没有记载,那就是司马迁的不对,但这不太可能。最重要的漏洞是:这类瘟疫潜伏期一般不会长,而霍去病是在漠北大战后两年才死去。这期间的时间差,用瘟疫一说显然很难解释清楚,可能性非常之低。

另一种说法:意外或被杀

这种说法可能性更低,汉武帝一个儿子和熊打架被拍死都有记载,当朝大将军、大司马意外死亡或被杀,不可能一点历史证据或记录都没有--这可是国家大案呐!再说了,想谋杀大将军,也没那么容易吧?

综合以上几种死亡的说法,结论是只有一种可能--根本没有瘟疫一事,也不是意外被杀。因为官方没有或者不能有合理的解释,所以病死就是最好的对外说法。至于真相,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可能武帝自己都晕乎乎的,不能完全确定。

那么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多处若隐若现的线索供后人追查,下面我们一条一条道来--

线索一:政治冲突

政治是无情的,即使是父子。武帝在卫青培养起来并迅速成才后,便意识到要有个制衡的方法--权力之争中泡大的武帝对这方面实在是太敏感了。

太多的小说、电视、电影,把卫青和霍去病之间的关系,描绘得亲密无间。然而事实上,当汉武帝看上霍去病时,他与卫青之间,就有了政治利益上的冲突。这种冲突刚开始很细微,直到霍去病初封冠军候时,都是没有威胁的,甚至可以看成是对卫青的另一种恩宠。但苗头越来越明显,发展到漠北大战汉武帝暗中尊霍抑卫、战后霍去病封为大司马,与卫青平起平坐时,利益冲突完全爆发。虽然年纪轻轻的霍去病、谦和的卫青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利益对立局面。二人之间能很好地共处,但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则不能。更为严重的是,卫青所代表的是卫太子的利益。

司马迁记下"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这一笔时,用意就在于描绘两者势力之间的利益冲突。很明显,这时候的霍去病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卫青则是午后的太阳。

此外,司马迁还特意写了一笔:"自骠骑将军死后,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并不是很靠近,如果没有关联的话,司马迁为何把它们写在一起?有什么用意?

再细细一看,如果以霍去病的死为界线的话,卫氏集团很明显地,在霍去病死后开始被汉武帝削弱,当年的何等风光的五候被削去四候(三个儿子、姐夫公孙贺),卫青更是从此被闲置十多年。老卫青死后,最后一个候爵也几乎被削掉--如果不是平阳公主极力周旋让长子卫伉继承的话。

线索二:平阳公主

说起平阳公主,许多人除了他和卫青的婚姻之外,很难再想起其它的事情。然而,这个女人绝对不简单。她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对一母同胞的弟弟,显然比别人甚至比母亲王美人还要了解。她没有馆陶公主刘嫖那般显眼,但他与汉武帝的关系,个人认为比姑姑馆陶公主与汉景帝之间的关系还要铁,还有亲密。《史记》中的平阳公主出现过这么几个镜头:

镜头一、建元二年,平阳公主献卫子夫,得宠,她的骑奴卫青也进宫当差。电视电影上所演好像是偶遇,然而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只有刻意安排才可能发生。卫子夫一个平凡出身的女子初进宫时,身份卑微,皇帝都没能见上几次,能在数年之中长期得宠并取代陈阿娇成为皇后,其中除了自身因素外,平阳公主的作用及引导是绝对少不了的--旁观者清,她最清楚这个皇帝弟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镜头二、许多人都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平阳公主大卫青十几岁,这两个人的婚姻一半是感情,一半是政治。

镜头三、卫子夫年老色衰后,平阳公主推荐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给汉武帝,又是一个很得宠的女人。不过,也没活太长时间。

镜头四、《史记》中记载,卫青之长子卫伉,因为"矫制"之罪,被剥夺候爵。卫青死后本来他是不能继承爵位的,但因为平阳公主从中周旋,所以最终还是继承了爵位。

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卫青没有养门客,也不敢养门客,但他身后这位大他十几岁的女人,政治上的能力却比任何门客都要强,许多关键性事件的背后,都有她的身影,并且手笔不俗。卫青能得以善终,平阳公主的身份及出谋划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线索三:李广一家的事情

我们暂且不管李广漠北大战后自杀到底是汉武帝的原因,还是卫青的原因(电视剧中所演李广是战死,但史实上李广是自杀)。

李敢击伤卫青一事,发生在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刚结束不久,这件事绝对不容小看。一个征战四方的铁血将军听到父亲"被逼自杀"的消息后,直接找卫青算帐并刺伤他,这是说得通的。此举卫青能咽得下气,但其他人可不一定--李敢如此举动,摆明了将卫青一族作为李家的仇人。卫青可以不在乎,但卫青集团不能不在乎。

然而霍去病等到第二年狩猎时,才射杀李敢,这一段巨大的时间差如何解释?霍去病既然敢在众人面前射杀李敢,那么性格使然,如果他早知道李敢刺伤舅舅卫青一事的话,绝不会等到此时才动手。

李敢当时已封为关内候,继李广的官,任郎中令。加上李广往日的威名及自杀一事,天下人对李氏一家抱着极为同情的态度。这么一个人物,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大司马、大将军射杀,不管从哪方面说,对霍去病的名声都将带来极大损失。武帝知道此事后,欲以被鹿角挑死掩众人之口,但他心里也明白这是瞒不住的新闻--现场人太多了,武帝的警卫、参与狩猪的将士肯定不少。

霍去病虽不通世故,但法令之类的,作为军人的他应该是明白的--私自处死候爵、九卿高官郎中令这是绝对的越权。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会出手射死李敢呢?结合他的性格来分析,极可能是在突然知晓卫青被李敢击伤的事后,瞬间激发杀心。虽然他在政治上是抑制卫青的工具,但霍去病心里还是护着舅舅--绝对发自内心的亲情。

那么,为什么会在事隔近一年之后,霍去病才知道李敢伤卫青之事呢?排除偶然因素,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卫氏集团瞒下了这事,然后,非常了解霍去病性格的某个人,精心安排了某人,选择在武帝和霍去病于甘泉宫狩猎这种人多嘴杂的时机,把事情告诉了霍去病。霍去病的个性鲜明,怒发冲冠一箭结果了李敢,进而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影响确实不是一般的坏,李敢老爸李广爱士卒,在军队中名声极好,自杀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可以说是举国怜之,把这样一个代表性人物的儿子给射杀了,天下人岂能给你好脸色?

况且,霍去病本来就不恤士卒--"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天才,总是有毛病的。最终的结果是--天下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霍去病名声大损。卫青这边呢?隐忍、谦逊,被击伤了也不计较,得到了很好的名声。借刀杀人,一举两得。

这还没完--同年,丞相李蔡畏罪自杀,罪名是侵占了先皇陵寝的一块地(比李敢的死要早些)。丞相李蔡曾经是卫青的部将,但同时也是李广的从弟,李敢是李蔡的侄子。李敢击伤卫青一事已经给了卫氏势力一个信号--小心李家的人,特别是李蔡这个高官。

侵占先皇陵寝这种事你觉得当朝丞相可能做得出来吗?除了三岁小孩子无知敢往皇帝陵墓上撒泡尿外,估计再没有人敢冒险去干。天下之大,非要去侵占皇帝的陵寝?吃饱撑着没事干屁颠屁颠把脑袋伸过去给人家砍?

李蔡曾事文帝、景帝,虽然能力不算太高,但也绝对不是个愣头青。不过,既然有人举报了,皇帝就得派人去查。(如今清官被举报的也不在少数)

还没下狱李蔡就自杀了,在武帝一朝,武将出身的丞相死得比较窝囊--这一死,没罪也成了有罪。老的一死,年轻的李敢,就更好设计了--没人能给你说话。

然后,李敢的女儿成了卫太子刘据的妃子。得到好名声的,还是卫氏集团。(元狩元年太子七岁,元狩六年太子13岁,所以按年龄上算起来,李敢女儿应该是在霍去病死后进入太子府的,李敢的儿子李禹也是太子宠臣)

那么,我们可以大胆地假设,然后把李广一家的事情推测如下:

武帝担心李广年老影响战事--提醒卫青慎重任用李广--卫青漠北大战不重用李广--李广迷路误军机--李广悲愤自杀--李广之子李敢怀恨卫青--李敢刺伤卫青--卫青保密或隐忍--卫氏一族开始提防李氏家族--某人密告丞相李蔡侵占皇陵--李蔡畏罪自杀--李氏在朝中无人可依--某人精心安排在狩猎时把卫青被刺伤一事告诉霍去病--霍去病盛怒之下当众人面射死李敢--霍去病名声大损、武帝大怒--卫青反而得到容忍的好名声--卫太子刘据娶李敢之女--卫氏集团名声上升。

接下来,就可以由以上几条线索,最终推断出另外几种死亡的可能性:

可能性一:汉武帝自己令人干掉霍去病,以防止卫、霍联盟。

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在备战匈奴,霍去病是主将的不二人选。但即便大战当前,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霍去病在漠北大战后一连串的动作(杀李敢、劝封王子等),让汉武帝觉得封大司马、借他平衡卫青势力的初衷很难实现,反而有可能让二人结立政治联盟进而影响自己的绝对集权。二虎相争还好,若二虎同盟,最惨的就是武帝,于是武帝起了杀心。

虽然心里很痛很爱,但那爱是在军事上的,而不是在政治上的,即使面临匈奴大战。

武帝一生杀的"工具"还少吗?哪一个能力差了?

这种可能性我们这样理解:

武帝发现霍去病是人才--十分喜爱--有战功后封候--进而决定以他作为制衡卫青的工具--漠北大战后封大司马与卫青平等--霍去病不懂武帝用意 --心里向着卫青--霍去病杀李敢--汉武帝大怒--第二年霍去病劝封王子--汉武帝起疑心--怀疑自己的策略失败--同时面临汉匈备战--痛下决心让除掉霍去病--厚葬以示自己的心痛--另一方面闲置卫青。

如果确实是这样死的,那么掩盖事实两千多年的,就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和厚葬。武帝杀起大臣来是毫不留情面极为干脆的--管他能力多强办事多好,只要武帝认为应该牺牲。

可能性二:卫氏集团势力下的手。

至于手段就很难说了,要么毒死,要么制造意外。这种可能性有吗?有,但非常小。

如果前面的推断是正确的话,那么卫氏集团的手段相当高明,藏得也非常深。既然藏得深,那就不会做出毒杀、意外这类太明显的动作来。毕竟心里都明白霍、卫两家已经形同水火,长安城里的人都看得懂。弄过火了,真惹毛了武帝,也不是闹着玩儿的。

所以,即使卫氏要动手,也是偷偷地,借力打力,干些深沉的动作。

可能性三:死于自杀

自杀的人无非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没有生存空间。我们来看看霍去病死前的生存空间:

首先,漠北大战后,他被武帝利用来压制卫氏集团,显然已经成为了卫氏集团的对立派,虽然霍去病心里不愿意,卫青这边的亲人也还当他是自己的亲外甥,但卫氏集团的其他人可不一定这样想--这是无情的政治,父子尚且相残。旁边的至亲是有,但能依赖的基本没有--后来权倾汉朝的弟弟霍光还幼小呢。

其次,不管前面推断是对是错,但霍去病杀死李敢一事令他民心尽失,即使他位居大司马,但在群众中间并不见得有人气,甚至对他极为不满。

其三,他一手带起来的人不是匈奴降将,就是只会打战的低级军官将领,连由皇帝指派的裨将都可以拒绝不要。在武帝跟前得势后,原来跟着卫青的人也有不少"叛变"去跟了霍去病。然而,霍去病跟这些人打打战那是无往不胜,但谈政治就别傻了。

霍去病少年得意,性格孤傲不恤士卒,朋友不多,是孤立一派--武帝亲手培殖起来用以平衡权力的工具。战场上的霍去病杀起人来和汉武帝一样"不眨眼",但官场上的霍去病则是"无助"的--没人给孤傲的他指点什么,他和汉武帝一样孤独。卫青在这方面和霍去病则是相反,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对家人重情,对朋友重义,后面还有个平阳公主给指点指点,再者,卫氏利益关系体庞大--最重要的就是太子。

其四,元狩六年三月,霍去病一再请求立三皇子为王。四月,立三王,然后武帝宠妃王夫人病死。九月,霍去病就挂了。

立皇子为王这事看上去没啥特别的,但是对卫氏集团却有着不同一意义--封王派遣到属国之后,卫氏集团的未来--卫太子刘据的位子就能坐得更稳。而几个皇子都留在长安的话,容易跟太子发生各方面明争暗斗,进而危及太子宝座。可以说,封王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卫氏集团。

在霍去病看来,劝封皇子或许是弥补与卫青亲情的好方法之一。不过在连续两次请求封皇子引起大臣广泛附合后,霍去病就没再掺乎在里头,这证明了此事并非他的主意--年轻的他对政治极不擅长。那么这个军事天才如何想出这种极为敏感的政治事件呢?极可能是受了某高人"点化"--只要是有利于舅舅的,他就愿意去做。

但是在武帝这边,这事看上去却像是在结党营私--武帝要的是卫氏与霍去病相制衡,而不是两家相帮。一生追求中央集权的武帝眼里是绝对不允许两个将军、大司马结朋结党的。

本文不止一次地强调--武帝追求绝对中央集权,所以他是很不喜欢封王的。加上武帝即位后被外戚长期压制,所以对外戚联手干预未来太子的做法非常反感。早期武帝曾极力让太子摆脱卫氏集团,但最终以失败--太子与卫氏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武帝晚年杀幼年太子刘弗陵的母亲以防外戚干政,便是最好例证之一。

于是,加上前面的李敢事件,武帝失望了--对自己的策略失望了。他发现霍去病和卫青之间关系太深,为了这个舅舅,霍去病什么都干得出来,甚至当着众人的面越权杀郎中令这样的九卿高官,保不准什么时候脑子一热,又干出惊天大事来。这样的霍去病,与他计划中"制衡卫氏集团的工具"相去甚远。

但他对霍去病仍然十分重视,或许他没看透霍去病可能是被人利用这一层。

那么,综合以上四点,就可得出结论:霍去病在死前,已经面临着身居高位、无强力亲人可依赖、官场无助无友、军队和群众中备受指责、皇帝面前被疑这样的局面。这样的生存环境,对一个23岁的人来说,是什么样的滋味?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小小地假设一下,如今让一个23岁的年轻人去当正部级以上高官,再让他面对这样一个"十面埋伏"的环境,会发生什么事?不说十面埋伏,六、七面埋伏都够精神崩溃了。

他是名将,杀人如麻,他是当朝贵臣,他甚至敢射杀九卿高官。但,他同时也是个年轻的男人。有人说,天才都是孤独的,这一点在霍去病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少年显贵,但是未必能有平常人的快乐--压力太大了,却没有人能帮他释放。显然,自杀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出路。对各种利益集团来说,也是个可以接受的事情。

而如果霍去病确属自杀,那么以上这四种直接因素中,汉武帝有责任,卫氏集团更是直接的关系人,当然,他自己的性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回顾武帝一生中的那些武将,除了卫青之外,几乎没有能得到善终的。自杀的人,上至丞相高官,并且隔三岔五就有。

或许,这便是在武帝手下为将者的悲哀--人才能被很好地发掘出来,但用完之后就随手就丢。谁敢保证霍去病没死,继续壮大下去的话,不会被冷酷的武帝在某日随手就收拾掉了?帝王之心啊。。。

唯一不能随手丢的,只有他的江山、他的雄才大略。




来源:新三才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