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彈詞主要流派(二)

作者:何奈天 發表:2010-07-26 02: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從前蘇州評彈的評彈藝人,常年漂泊在江南各處的碼頭和集鎮上,俗稱「跑碼頭」,也就是「走江湖」。彈詞藝人與評活藝人有所不同,評活藝人說書是個人放單檔,行動方便。而彈詞藝人絕大多數是雙檔,有的藝人還帶有未出師的學生。所以他們身背行囊,手拿三弦和琵琶,在廣寬的江南水鄉地帶,鄉間、小鎮,大大小小的書場連成評彈藝人的一生。他們邊行邊轉場演出,從一個碼頭走到另一個碼頭。這種最質樸的演出方式乃是蘇州評彈的生命所系,是評彈流派的根。不知有多少的評彈詞藝人的成名,就是從日復一日的艱苦中磨礪而成。其艱辛常人難以體會得到。彈詞藝人還要不斷修改、充實、揣摩演出書目的腳本,依此爭取更多的聽客來聽書,也為了多攢些竹籌(錢)好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藝人們不但在傳統書目上耗盡心血,而且還要不斷改進和發展唱腔。藝人們虛心聽取同行及聽客的意見,新唱腔的設計經過不斷改進後,還要得到大家贊同和肯定,這樣一個新的彈詞唱腔就形成了。

上一個世紀到五十年代中期,在書壇上大眾讚賞與推崇,流行在蘇、昆、浙、滬一帶俗稱蘇州彈詞的「八大流派」。其中有:薛調、徐調、姚調、陳調、張調、嚴調、蔣調和楊調。實際上還有些主要的彈詞流派,為女青年人所學唱。如俞調系統中的祁調和侯調。

祁調,彈詞主要流派唱腔,是彈詞女藝人祁蓮芳(1910∼1986江蘇蘇州人)所創。形成於20紀30年代。(1920年)拜外祖父陳子祥為師,13歲開始上臺演出。運腔方法受「俞調」影響較大。由於祁蓮芳早年喜愛江南絲竹,她把其中哀怨的旋律吸收進自己的唱腔,因此曲調與「俞調」不同,並另創了前奏、間奏及尾奏等過門。發聲方法因受京劇程派唱腔的影響,以低抑的假嗓為主,以委婉淒切,纏綿悱惻為其特色,旋律幽美,婉轉動聽。代表性曲目有《霍定金私吊》等。1960年轉入楊浦區星火評彈團。1979年起,任東方評彈團藝術顧問。祁蓮芳悉心培養評彈新秀,將數十年的藝術積累傳授給徒弟。其愛徒之心,評彈界盡人皆知,故她學生眾多,出了不少祁派傳人,有「桃李滿天下」之譽。

祁調一度演唱的人較少。五十年代初時,發揚藝術流派,並經周雲瑞的演唱推廣,演唱者漸多。如徐文萍、嚴燕君、劉韻君、邢晏芝、徐淑娟等,常在演出中彈唱祁調,都有一定的成就。邢晏芝以「俞調」與「祁調」揉合在一起演唱,以表現哀愁幽怨的感情。人稱「祁俞調」。代表性曲目有《揚乃武•密室相會》等。

侯調,彈詞流派唱腔,是彈詞女演員侯莉君(1925年——2004年江蘇無錫人,生於常熟)所創。一九三八年入「普裕社」習彈詞《倭袍》,後脫離該社而輟演。一九五0年與徐琴芳拼雙檔演唱彈詞《梁祝》、《情深》、《落金扇》等。先參加常熟縣評彈團,後又調入江蘇省曲藝團。

侯調形成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最早是將「老俞調」作速度、節奏等變化,並結合自己的嗓音條件,將音區作適當提高以適合女聲演唱。唱腔偏重於婉轉俏麗,腔勝於字,有時拖腔很長,發揮成假聲花腔。很適合表現女姓哀怨、淒苦、悲痛、愁思等感情。代表性曲目有《落金扇》、《英臺哭靈》、《孟姜女》等。青年女演員唱此曲調的能運用「俞調」的傳統發聲方法,並注意結合唱詞內容,有所豐富提高。開篇有:《鶯鶯拜月》、《英臺哭靈》等。傳人有小女侯小莉和唐文莉、潘莉韻、張蝶菲等得以真傳。1981年,侯莉君攜弟子孫世鑒、唐文莉,參加了1981年二月份的「蘇州評彈會書」,參演節目是《落金扇•賣身》。

江南各地方評彈團中的青年女演員,演唱「侯調」者不少。但是,有些青年女演員唱到「侯調」長拖腔時就走樣。主要是學「俞調」時的基本功不紮實,難以把握「侯調」的運腔方式。也就是在唱的過程中「吐氣、吸氣」與樂器伴奏配合失調,聽起來唱腔發飄。這也是中共把評彈藝人(演員)「圈養」起來的一種通病。青年演員沒有前輩藝人「跑碼頭」演出的艱苦經歷,也沒有前輩藝人在「說、噱、彈、唱」上精益求精的吃苦精神。侯莉君是根據自身的嗓音條件,又結合了其他戲曲唱腔,才創造出獨特的侯調。這其中包含了侯莉君的許多心血和甜酸苦辣,青年女演員是唱不出這種韻味來的。加上青年演員上臺說書比較拘謹身段放不開,又沒有掌握好唱腔運氣方法,當然是唱不好侯調了,也吸引不了聽客。江南評彈的逐漸衰落,是中共對民間藝人強行「圈養」所一手造成的惡果。

侯莉君到了後期,由於健康原因,演唱中的長拖腔均有侯小莉及唐文莉等學生來完成。唐文莉既是侯莉君的學生,也是侯莉君的兒媳。唐文莉還是評話名家唐耿良的侄女。藝人們之間的聯姻,也是為了流派及精典書目不流失的一種方式。由於目前傳統書目和彈詞人才的流失,這種聯姻方式也少見了。與此同時,聽客也在大量流失。第一代聽客早已不在人間了,第二代聽客也到了風燭殘年的八、九十歲,已不是書場的常客。還存下我這第三代六、七十歲的聽客,因為家裡電視上沒有適合老年人觀看的內容,所以還時常踏進書場。在書場裡聽傳統書的年輕一代人幾乎沒有。而這些滿腦子「偉光正」和一肚皮「黨文化」的一代年輕人,他們認為傳統書目是老掉牙的東西,會把腦子聽壞脫的。日常是一味追求「超男、超女」的刺激及放縱個人的私慾,追求高檔名牌用品,或在網路上尋找爭當「妃子」的樂趣。所以,才會造成「世博會」上有妙齡少女被踏死的悲劇發生。

至從「說書」這一行當問世已有四百年餘,特別是上紀的前五十年間,創造出各種流派十幾種。各領江南一席之地的彈詞藝人,我扳開手指頭,兩隻手都數不過來。這些前輩彈詞藝人發展傳統書目有200多部,用盡了心思;豐富彈詞唱腔可以講是嘔心瀝血。數代藝人們又千辛萬苦地奔波在江南各處碼頭上「說書」,才創造出蘇州評彈的一片天地。即使以前遠在海外的遊子,至今仍拂不去那曲曲吳韻所激起的鄉思之情。可是,在戲曲、曲藝界的卸用文人們。對中共不喜歡的,他們口誅筆伐齊上陣。中共喜歡的,他們又是齊口一片讚美之詞。對彈詞藝人的描寫大多是他們過去在:「舊社會裏受惡霸欺侮,或受地痞、流氓的敲詐。」評彈藝人在:「舊社會裏沒有地位,受人歧視。他們是那舊社會裏,受壓迫、受剝削最深的人群。」然而,中共掌控江南「評彈團」五十多年裡,傳統書目是越演越少,到如今用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而在五十多年裡,新的彈詞唱腔一個也沒創造出來。卸用文人們對此隻字不提,更不敢提及「十年文革」中,許多評彈老演員受迫害致死、致殘的悲劇。所以說,這些御用文人才是這世上最無恥的文人。而六十年來的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才是這世上最大的惡霸、最大的流氓!

在沒有共產黨的社會裏,江南評彈有過輝煌的鼎盛時期。因為,那些評彈藝人們在十四、五歲就登臺演出說書了。而且,還能博得滿堂彩。例如:姚蔭梅14歲登臺;楊振雄11歲即登臺,14歲上電臺播唱;薛筱卿14歲登臺;朱雪琴以「九歲紅」藝名登臺;蔣雲仙15歲登臺與徐麗仙拼檔……等等,這樣的藝人還能舉出不少來。以上些藝人,在中共掌控的「評彈團」裡充當吹鼓手。否則他們也像彈詞老藝人徐綠霞一樣,去邊遠窮苦的邊疆「勞改」。所以說,他們既是中共的宣傳工具,又是中共體制內的受害者。

中共建政初期的「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三大政治運動。評彈界也進行了「斬尾巴」運動,提出了「與舊書目一刀兩斷,永遠拋棄」。自動禁演傳統書目,自覺編演二、三類書目。「注」那些流傳下來的傳統書目,是經過千錘百煉,凝聚了數代藝人的心血,精華與糟粕共存。「斬尾巴」的運動,其結果是倒洗臉水連同嬰兒也一起倒掉。中共及其在評彈界的代理人,對蘇州評彈這株江南奇葩是刻意有目的摧殘。其目的是讓人民大眾放棄信神拜佛、善惡有報的信念。所以,在中共黨文化的灌輸下出現了為數不少有賤骨頭的賤民。這些賤民們鬥爭自己的同胞,異常地瘋狂和血腥。

註:

一類書目即傳統書目,也稱老書。如:《珍珠塔》、《描金風》、《西廂記》、《玉蜻蜓》等。

二類書是根據古典小說和當時流行的傳統戲曲,改編而成的書目。如:《李闖王》、《洪秀全》、《四進士》等。

三類書也是現代題材的紅色書目。如:《白毛女》、《一定要把淮河修》、《雪裡紅梅》、《蘆葦青青》等等,數不勝數。

(未完待續)

http://bbs.kanzhongguo.com/viewtopic.php?f=31&t=9218

来源:看中國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