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兩會代表敢指責皇帝 今天他們敢嗎?

發表:2014-03-08 12: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4年03月08日訊】古代「兩會」是什麼樣的會議

朝參」又叫「朝會」,集議也稱「議會」——這便是古代中國的「兩會」制度。

「朝參」由皇帝親自主持,是小范圍的。原本是百官進入皇帝的辦公大廳(朝廷)參拜皇帝的一種形式,古裝戲中常出現的君臣在朝廷上問答的場景,其實就是「朝會」。一般在進行重要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工作安排、典章頒布時,皇帝都會開「朝會」。有資格參加「朝會」的都是相當於今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級別的「三公」、「九卿」,最低也得是副廳級的正五品官員。「朝參」實是一種御前會議或內閣會議,有點類似於今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時間不長,但相對頻繁。到了唐代,「朝參」變成了「常參」,每日或隔日舉行,成了制度化。

集議」則由「三公」們或地位相當於「三公」的大臣主持,皇帝一般不參加。集議實際上是應皇帝的要求或同意才開的,其規模可大可小,參會者的範圍比朝參複雜。集議通過的議案都是要認真執行的,與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功能有點接近。

古代「朝會」代表是些什麼人

「集議」也分中央和地方,與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相似。但與今「人大」代表都是普選出來的不同,參加「集議」的人員都是由官方決定和領導推舉,代表中並沒有普通群眾。

那麼,古代的「人大」代表都是些什麼人?從史料上來看,主要有四類:一是相當於今天省部級高官的「二千石」以上駐京大臣才有資格,實為官僚和利益集團的代表;二是「地方代表」,以分封在外、待遇達到一定級別的列侯為主,列侯都是功臣名冑或其後裔,實為貴族和特殊階層的代表,這部分代表是不能參加「朝參」的;三是「專業代表」,主要是列大夫、博士、議郎這些專職諫官,這類代表參政議政能力強,因為都是領俸祿的,實為「公務員」群體代表。

另外,在需要時還會有「基層代表」。劉弗陵(漢昭帝)當皇帝時召開「鹽鐵會議」,便特別召集60餘名地方和基層的代表參會,這類代表以飽讀詩書、喝過墨水的「賢良」、「文學」人士為主,表面看來是自地方和基層,但由於是相當於今省市一把手的郡國國主和地方富豪推舉出來的,實為學術界和富人的代表。

雖然這些代表並沒有代表性,但其素質要求並不低,要求必須敢說話,善表達,有較強的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和稀泥、當會油子,只會摁表決器和鼓掌不行。


古代「兩會」議案很難一致通過

古代中國的「兩會」很注重民主氣氛,「代表們」敢直抒胸臆,有人甚至敢在朝會上當面指出皇帝的不是,如果「代表」總是投贊成票便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會遭到皇帝的訓斥和查辦。

在「集議」上,議案也很難「一致通過」,有時還會出現「經年不決」的現象。西漢末年的王莽新朝,有一次議會的議題之一是,討論並頒布官員的工資制度,結果集議了好幾年,也未能拿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意見。由於政策遲遲不能出臺,導致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拿不到工資,即所謂「皆不得俸祿」。

古代最著名的一次「集議」是「鹽鐵會議」。會議時間在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會上,60餘名由相當於今省市一把手的郡國國主推舉出來的地方和基層代表,與以御史大夫桑弘羊為首的駐京高級幹部代表,進行面對面的激烈辯論。

會議由時任丞相的田千秋主持,重點議題是對漢武帝主政時期國家施政政策的得失,進行討論。地方和基層代表們對鹽鐵官營、平准均輸、酒類專賣、貨幣發行等多項政策提出了尖銳批評,強烈要求廢除之。桑弘羊深得漢武帝的信任,曾統管中央財政近40年,是這些政策的實際制定者,對「賢能」和「文人」的否定意見不以為然。會議最後經過表決,通過了廢除全國酒類專賣和關內鐵官制度,打破國有公營的壟斷。這次辯論表現出了不同治國理念的大碰撞,30年後學者桓寬根據這次「全代會」的會議記錄,整理出了著名的歷史文獻《鹽鐵論》。

董仲舒的「提案」在古代影響最大

古代共商國是,除了「朝參」和「集議」這樣的「兩會」形式外,還有一種「諫議」制度。所謂「諫」本義就是規勸君主,諫議自然就是給皇帝行為和決策提意見,專挑毛病和不足。諫議既有會議形式,也可個人約談,有時還會與集議混在一起,但與集議明顯的不同是,諫議多有「提案」。

與「集議」相比,諫議制度在古代中國影響很深,這與皇帝的重視是分不開的。實際上此制度原本就是皇帝提出來的,諫官往往也由皇帝親自挑選和委任。諫議制度要求拿出提案供皇帝和中央決策時參考,開會時的味道有點兒像今天全國政協會議。諫官也都會積極建言獻策,其所扮演的「民主監督」角色,有點像古代中國的「政協委員」。

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諫議制度其實早在先秦時便出現了。秦中央設置了中大夫、太中大夫、諫議大夫、中常侍、給事中等權力大小不等的專職諫官,起初並無固定編製,多時達數十人。

西漢中早期皇帝都重視諫議制度的建設,漢武帝劉徹對「政協委員」十分重視,出現了不少出色的諫官。當時,最著名的一位是「新儒學」的代表人物董仲舒,他上交給漢武帝的提案《舉賢良對策三》,可以說是古代中國影響最大的提案,提案的中心觀點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觀點得到了漢武帝的肯定,提案被採納,儒家地位驟升,從此開始左右古代中國人的意識。

白居易當「諫官左拾遺」最窩囊

到了唐代,諫議制度趨於成熟,諫官的地位被進一步抬升。唐太宗李世民規定,諫官可以隨宰相入朝議事,可見,諫官事實上已進入了唐代中央政權的決策層。但是,古代中國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並不好當。

遇到開明的好皇帝,諫官便很瀟灑,連皇帝都敢罵。唐太宗是個好皇帝,主政期間湧現出了魏徵、王珪、姚思廉、褚遂良等一批著名人士。

魏徵本是太子黨集團中的成員,為太子李建成洗馬官。唐太宗並未因此冷落他,奪得皇位後,提拔他為「諫議大夫」,後繼任「侍中」。魏徵生前給唐太宗拿出了不少提案。如「明德慎罰」提案,主張加強社會道德建設,提高公民素質,慎用刑罰,因為法律並不能解決一切社會問題。魏徵所交提案中,最著名的當屬「民如水」理論,他稱「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規勸唐太宗要吸取隋朝亡國的教訓,善待老百姓。

相反若遇到昏君庸主便不好當,或遭貶或丟官,搞不好自己還得主動把老命交出來,美其名曰「尸諫」。如隋煬帝楊廣就不喜歡「兩會」制度這樣的諫議,他當皇帝時竟然將諫官全部廢除。當然,聽不進「民意」的隋煬帝結局很慘。

古代諫官中,當得最窩囊的大概是中唐時的著名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於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被唐憲宗李純破格提拔為諫官左拾遺,當上了從八品的「副科級幹部」。白居易當時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大事小事都「建言」,李純要提拔寵臣吐突承璀,他堅決反對,結果被李純斥罵為「小臣不遜」,貶為江州司馬,逐出京城。此後白居易再也沒有為民請願、仗義執言、上交提案的機會,只能寫寫《長恨歌》,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中作自我安慰。

宋代以後,諫議制度變成了擺設,元代乾脆取消諫院。到明清時,古代中國的「兩會」和諫議制度所散發出的民主精神幾乎不存,明世宗朱厚熜甚至把持不同政見、反對給他生父興獻王朱祐杬上尊號的朝臣當場杖斃16人,另外134人被關進監獄。
 

来源:北京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