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7月21日訊】最近「西雅圖華人資訊」發表一篇文章《國內朋友天天晒微信步數,動輒就是幾萬,知道真相後慶幸自己生活在美國》引來網民圍觀。
作者在文章開頭寫到,國人熱衷攀比,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些年隨著微信的廣泛應用,朋友圈成了攀比的溫床。晒愛情丶晒孩子丶晒婚姻丶晒工資丶晒旅行……或有意或無意吧,朋友圈存在的意義,各種晒已經遠多於社交。
前不久,微信朋友圈興起晒微信步數,而且動輒好幾萬。
作者表示,為了追個潮流,他也開了微信運動,但是在美國出行全靠開車,一天下來能有個三四千步就不錯了,納悶國內那些四萬步的難道一天都在不停地走路?
一次週末,跟朋友約好要去迪士尼玩,心想一天的暴走模式下來總能走到幾萬步了吧,結果回到家發現總共才不到兩萬五千步,路程十四公里左右。
不過就這兩萬五千步,已經讓筆者腿酸了整整兩星期。他納悶:「國內那些日常四五萬步的朋友難道都是鐵人?」
出於太好奇,他聯繫了一個微信運動裡每天前三名的「暴走狂魔」,問他怎麼天天走那麼多步?沒想到他直接甩給筆者一個淘寶鏈接……
淘寶刷步器廣告(網路截圖)
原來這個就是他們日常幾萬步的秘訣—刷步器。網上還有人自己做的簡易版……
作者感覺既無語又好笑,就為了微信運動排個前三名,所以專門開了個外挂?未免太虛榮了吧!
聽了朋友的解釋,筆者才發現自己有點誤解了。
原來朋友在國內私企是個業務員,公司的績效標準中有一項要求每週必須走了多少步,用步數來監督你是不是每週都有出去跑業務。而且這並不是特例,有的公司以「提倡健康運動」為名,每週不達到要求的步數就要扣錢;老人買個健康保險,每日的步數也成了強制條款,每天必須走滿三萬步。
不少國內的高校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也採用這種通過微信運動監督運動量的方法來強制學生們運動。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規定了:每個學生每天鍛練步數要到達10000步以上,或在裝有藍牙發射器的體育場館鍛練40分鐘以上;每週鍛練的達標次數要到五次及以上;沒完成者就要扣除體育成績的10%……
作者知道後感嘆:「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給人的感覺很不好。本來運動是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減輕壓力自發的行為,目的是運動過後能夠身心輕鬆,現在卻成了別人每天監督你的工具,快樂的運動變成了沈重的枷鎖。」
國人為了完成任務,每天繁忙的工作之後還得去完成步數要求,不堪重負的人們只能靠外挂完成任務。知道真相後,筆者表示慶幸自己生活在美國,不需要弄虛作假,不會褻瀆運動的真正意義。
步行越多越好嗎?
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報導,一週步行三小時以上,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美國《自然》雜誌也有報導稱,60歲以上的人,一週三天,每次步行45分鐘以上,可以預防老年痴呆。一週步行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對II型糖尿病有50%的療效。
《三甲醫院網》也發表一篇文章指出,「健步走」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晒步數」也成了朋友圈的一種潮流。為了拼排行,很多小夥伴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在大家概念裡,走路是最好的長壽藥!多走走路肯定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嘛!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骨科專家指出,走路運動雖然有利於健康,但運動要掌握適當方法,一味大量走路或會損傷腿部!
走路走出的「病」
1、走出來的滑膜炎
前不久,杭州的劉先生想通過暴走減肥,每天走的步數都在15000以上,沒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關節滑膜炎!醫生說,劉先生是走得太多了!屬於過度運動,已經傷害到了身體!
2、日行2萬步,膝關節積液
張阿姨今年50多歲,平時愛好鍛練身體的她,經常到附近公園散步,基本上每天兩萬步打底。沒想到,這種追求健康的方式給她帶來大麻煩。正是因為走路太多,對膝蓋產生了損傷,時間長了,原本應該起到潤滑關節作用的關節腔液越來越多,這才形成了積液。
3、日走3萬步,傷了大腿骨
一位60多歲的病人,這位病人體重60公斤,身高一米六,從一個半個月前開始,這位病人每天暴走15公里。剛開始鍛練有點腰酸背痛也正常,但走了半個月以後,一站起來就覺得右邊大腿根部疼痛,當時還可以走路,就以為是扭傷了,撐著沒到醫院去。後來,越來越疼,病人才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大腿的骨頭損傷了......
其實,每個人承受的運動量不一樣。如果平時有運動習慣,每天一萬步兩萬步並不困難。但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突然一天內走上兩萬步,可能會對心血管系統和運動系統造成太大負擔。如果持續這麼做,可能出現關節、韌帶、骨骼損傷。
責任編輯:張海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