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二十年」只是表象 這是中國人的誤解(圖)

發表:2020-10-06 07: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日本 經濟 GDP
日本在失去的同時也有收穫。(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0月6日訊】談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時候,不少中國人都喜歡拿日本GDP被中國(2010年)超過、GDP增長率停滯來定義,但這種想法未必過於簡單。誠然,房地產業衰退給日本經濟帶來了深遠的負面影響,但日本在失去的同時也有收穫。

由於上世紀80年代與美國在貿易上存在巨大的矛盾,日本調整了國家發展政策,從「貿易立國」轉向為「投資立國」,積極鼓勵企業到海外投資,比如到中國、東南亞、美國和歐洲等地,並將資產分散到世界各地,然後通過各地向以美國為主的發達國家出口商品,或者開拓當地市場。

在此期間,日本企業通過不斷海外投資和並購在全球攫取了大量利潤,打造了海外日本。根據日本財務省的數據,日本2019年的外部資產總額為1098萬億日元,相當於日本GDP總量的2倍。也就是說,日本在海外還有2個日本。

如果減去負債,同期日本整體的對外淨資產餘額達到365萬億日元的歷史最高記錄,日本連續29年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按照日本的說法,日本的對外淨資產約是德國的1.2倍,是中國的約1.5倍。

擁有大量海外資產以及資產收益,這確保了日本仍然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而日本的國民也成為國家的受益者。在上世紀90年代後,日本家庭不包括房產在內金融資產仍然在積累。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家庭的平均金融資產是1810萬日元,比1990年增加了34%。

日本的GDP並沒有將海外資產創造的收入計算在內,這使很多人忽視了海外日本的實力。如果聚焦於海外資產的積累和家庭財富增長這些變數,就不難理解,為何在「失去的二十年」情況下,日本的經濟實力和富裕程度還在發達國家位居前列。

供應全球7成AI感測器,日本「失落」的20年在創新!

日本能保持國家繁榮的優勢地位,得益於日本在國家發展戰略上的調整,更離不開日本企業在產業和技術領域不斷開拓創新。

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消費終端市場,日本企業積極轉型,開拓上游高附加值核心部件的藍海,並在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領域裡的話語權得到提升。比如索尼的攝像頭,旭硝子的面板玻璃,松下的鋰離子電池,夏普、JDI的面板玻璃等大量的零配件被廣泛應用在對應的手機、電視、電腦和電動汽車等不同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掌握的上游供應優勢隨著新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很容易就會轉化為在大眾消費市場的競爭力。

日本創新還體現在進入更高價值的新行業。日本傳統企業進軍新興的行業,尋求在新興行業獲得突破。比如日本NEC公司是一家半導體企業,是日本電腦行業的舊霸主,12年前這家企業選擇賣掉電腦業務,並研發人工智慧。如今,日本的本田、豐田日產的全自動駕駛系統都採用了NEC的人工智慧系統。從國際市場來看,日本供應著世界人工智慧領域的70%的感測器。

這也是很多日本企業的縮影,經營方向從服務大眾、傳統行業,主要轉向服務企業、新興行業,比如松下從家電,拓展至商務解決方案、汽車電子、住宅能源等領域;夏普轉向健康醫療、機器人、智能住宅、空氣安全和教育等產業。

無論是企業邁向上游環節、還是新行業來看,日本都並未喪失創新力。從更狹義的科技角度來看,日本也沒有止步不前,反而大步向前,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日本基礎研究大幅進步。截至2019年,日本在19年時間拿下了19個諾貝爾獎,而且都是自然科學獎,整體表現遠比20世紀令人刮目相看(僅獲得5次諾貝爾獎)。

總的來說,日本所謂失去的二十年,失去的是之前相對靚麗的GDP增長數字而已,整體實力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在某些行業領域的表現甚至更為突出。從某種意義來說,日本過去二十年既是經濟失去的二十年,也是在歷練中創新的二十年。

責任編輯:辛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