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朝代國號的由來 你知道幾個?(組圖)

發表:2021-04-03 17: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新朝建立都會有一個「國號」,作為一朝的國稱。
新朝建立都會有一個「國號」,作為一朝的國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華幾千年歷史,從夏朝開始,後續朝代更迭,新朝建立都會有一個「國號」,作為一朝的國稱,如: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那麼,你知道這些國號的來歷嗎?

大禹
大禹(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約前2070年~前1600年)

開國君主:夏啟

末代君主:夏桀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關於夏朝國號的來源,有十幾種說法。比較傳統的說法,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等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其中以「夏后」為首,夏朝開國後就以部族名為國號。

唐朝張守節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還有一說,「夏」是從「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變而來。

商王成湯
商王成湯(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約前1600年~前1046年)

開國君主:商湯

末代君主:商紂王(帝辛)

首都:朝歌(今河南鶴壁市)

帝舜時期,商朝先祖契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邑(今河南商丘),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契的後代子孫成湯遷居到亳。夏朝末年,由於夏桀逆天背道,成湯放逐夏桀,建立新的王朝,以先祖的封地稱號「商」作為王朝國號。

周武王
周武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前1046年~前256年)

開國君主:周武王(姬發)〔西周〕

末代君主:周赧王(姬延)〔東周〕

首都:鎬京(今西安)、洛邑(今洛陽)

周人先祖古公亶父(姬壇,周太王)遷到周原,率領族人建立城邑,接受商王冊封,由此繁衍為一個方國,稱為「周」或「周方」。周人首領稱為「周侯」、「周方伯」或「周王」等。

甲骨文的周字,形狀是田中有米。殷商時期,周族所在地世代都是產米的地區。在甲骨文中,有殷周互相交通的記載。商王武丁早年,曾到渭水一帶,周人向商王朝貢,並且周人的質子也前往殷商服事君主。周武王姬發滅商以後,便以「周」作為國號。

秦始皇南征百越
秦始皇南征百越(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前221~前207)

開國君主:秦始皇(嬴政)

末代君主:秦三世(子嬰)

首都: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

秦朝的國號來自於地名。據《史記》記載,秦人是顓頊帝的後裔,秦人先祖大費(也稱伯益),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後又輔佐舜帝調馴凶猛的鳥獸,舜帝賜姓嬴氏,所以秦朝皇室都是嬴姓。

到周朝時,伯益後代嬴非子善於養馬,因牧馬有功,獲得周孝王封賞,賜其封地「秦」,秦地後來成為周朝的諸侯國。秦始皇嬴政一統天下,便以「秦」為國號。由於統治者姓嬴,又有嬴秦之稱。

公元前60年西漢漢宣帝時的疆域,是漢朝最大疆域(紅色部分)。
公元前60年西漢漢宣帝時的疆域,是漢朝最大疆域(紅色部分)。(圖片來源:餃02/wiki/CC BY-SA 4.0)

(西漢 前202年~8年12月)、(東漢 公元25年~220年)

開國君主:漢高祖劉邦〔西漢〕、漢光武帝劉秀〔東漢〕

末代君主:漢獻帝

首都:長安、洛陽

秦朝末年,群雄起兵反抗暴政。項羽領兵攻入咸陽後,將中原大地分封給各路反秦將領,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四十一縣,都城為南鄭(今陝西南鄭)。後來,楚王韓信助劉邦打下漢室天下,因劉邦曾被封為漢王,,便以「漢」為國號,後世人們稱之為漢朝。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又稱「前漢」;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又稱「後漢」,史稱東漢;西漢與東漢合稱兩漢,即為漢朝。後代的三國時期漢昭烈帝劉備建立蜀漢,自稱季漢,又稱西蜀。

晉武帝——司馬炎
晉武帝——司馬炎(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266年~420年)

開國君主:晉武帝司馬炎〔西晉〕、晉元帝司馬睿〔東晉〕

末代君主:晉恭帝司馬德文

定都:洛陽〔西晉〕、建康(今南京)

晉朝又分為西晉和東晉。西晉由晉武帝司馬炎建立,東晉則由晉元帝司馬睿所建,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屬於偏安政權,北方被五胡入侵。

周朝時期,因晉文公帶兵協助周襄王恢復王位,周襄王將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土地,包括溫縣在內賜給晉國。司馬家族所在地就是在河內溫縣。司馬懿之子司馬昭受封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繼承他的晉王爵位,於265年自立為帝,承襲了爵位名稱,定國號為「晉」。

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581年~619年)

開國君主:隋文帝楊堅

末代君主:隋煬帝楊廣

首都:洛陽

隋文帝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隨」本是古國名,姬姓,戰國末年屬於楚國,西魏大統元年置隨州。大象二年(580年)12月,楊堅晉封「隨王」。北周靜帝禪位,楊堅稱帝,定國號「隋」。

據元初胡三省《資治通鑒音注》,楊堅承襲父爵,為「隨國公」。但楊堅認為「隨」字有帶「走」之意,頗為不吉利,所以楊堅稱帝後,將「隨」改為「隋」字,定國號為「隋」。

唐太宗
唐太宗(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618年~907年)

開國君主:唐高祖李淵

末代君主:唐哀帝李柷

首都:長安、洛陽

唐朝的國號為「唐」,因國君姓李,故稱李唐,尊稱為「大唐」。

關於「唐」的來歷,也有不同說法。一說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出生於長安,七歲時繼承唐國公爵位。李淵開國後,就以爵位定名國號。

另一說,上古時期,帝嚳之子堯帝,十三歲時封於陶,十五歲改封於唐地(今山西臨汾),二十歲時,堯登帝位,定都平陽(今山西),號稱為陶唐氏。堯帝後裔仍然封在山西,成為一個諸侯國。據《漢書‧地理志》所述,晉陽古時稱為唐國。李淵擔任山西太原留守,李淵父子於晉陽起兵,所以國號「唐」帶有發祥地的涵義。

宋朝疆域圖
宋朝疆域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960年~1279年)

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胤〔北宋〕、宋高宗趙構〔南宋〕

末代君主:宋末帝趙昺

首都:汴京(今開封)、臨安(今杭州)

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尊稱為大宋。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由於疆域相對南宋而言到達黃河以北,所以被後世稱之為北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東京,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繼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趙構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紹興八年(1138年),以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為行都,稱為行在。

元世祖出獵圖
元世祖出獵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大元(1271年~1368年)

開國君主:元世祖忽必烈

末代君主:元惠帝妥懽帖睦爾

首都:大都(今北京)

元朝由忽必烈於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元朝的正式國號叫大元,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頒布《建國號詔》,向天下詔示,他所建立的王朝是繼堯、舜、禹、成湯以來的正統王朝,並取《易經‧乾篇》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由此開啟在國號前加「大」字的先例。

永樂時期明朝版圖
永樂時期明朝版圖(圖片來源:玖巧仔/wiki/CC BY 3.0)

大明(1368年~1644年)

開國君主:明太祖朱元璋

末代君主:明思宗朱由檢

首都:應天府(南京)、順天府(北京)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1328年—1398年)平定陳友諒、張士誠和方國珍等群雄,建立大明朝。

關於明朝國號的來歷,說法不一。根據明臣柯仲炯所說,明太祖朱元璋定鼎金陵,傳說此地是火神祝融的故墟,而祝融大明,容光必照,所以建國也必是以大明光耀天下,安定黎民,所以建國號大明。而根據五德終始說,大元是金德,明是火德,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又因皇室姓朱,稱朱明。

康熙帝在太和殿內登基稱帝。圖為清《萬國來朝圖》局部,前為太和門,後為太和殿。
康熙帝在太和殿內登基稱帝。圖為清《萬國來朝圖》局部,前為太和門,後為太和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清(1616年~1912年)

開國君主:清太宗努爾哈赤‧皇太極

末代君主: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

首都:北京

明朝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金」為「大清」。清朝國號同大元、大明一樣,都是雙字。

有學者推測,在《欽定滿洲源流考卷一》中,乾隆皇帝御製韻詩有「天造皇清,發祥大東」之句。如果按照漢文釋義,《說文解字》認為「皇,大也」,《釋名‧釋言語》說:「清,青也。去濁遠穢,色如青也。」王先謙《釋名疏證補》:「葉德炯曰:『清、青古通。』」因此有學者認為,「皇清」就是「大青(清)」的意思。也有人認為,無論「清」字還是「滿洲」,都帶有水,很符合五行學說的水克火,寓意大清之水滅大明之火。

北京護城河
北京護城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責任編輯:清樂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