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的故事】四十五:大司農回京覆命 三苗國陰謀叛亂(圖)

作者:紫君 發表:2022-05-15 1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是炎火之山,晝夜在哪裡焚燒。
這是炎火之山,晝夜在哪裡焚燒。(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接上集:【帝堯的故事】四十四:西王母宴請大司農

上次我們講到王母宴請大司農。次日,大司農到王母處辭行。王母又叮囑道:「尊使歸去,務請聖天子不要憂慮。且待天時一到,我一定派人來幫助。」大司農唯唯道謝。王母又取出許多蟠桃、黃中李來贈別;另外又贈沙棠果十大簍,說道:「這沙堂果帶回去,不要吃,放好了將來有用。」大司農不知何用,但知道王母自有道理,也不多問。於是重重拜謝了。

回到寓所收拾行李,三青鳥使亦各有所贈,最有用的是一種姜草,其狀如葵,其味如蔥,吃了之後能治勞倦。其餘玗琪、文玉之類,大司農卻不在意。臨行時,那只三足鳥又飛來,大鵹將所有行李叫三足鳥件件銜到三危山等候。三足鳥果然一件件銜去,極小之鳥,銜極大之物,凌空迅速,真是奇極。

當下大司農隨了三青鳥使,仍循原路下山。路上又遇到一種異獸,其狀如羊而四角,名叫土螻。它的角非常銳利,觸物即死,並能噬人,是個猛獸。

一日,又走到那株琅玕樹地方,忽見有一個三頭人在那裡修剪整治,且在地上收拾琅玕樹結的籽兒。原來那琅玕樹高約一百二十仞,粗大約三十圍,所結之子圓而似珠,名叫琅玕。據少鵹說:「這個三頭人,是專門伺候琅玕的。」

一日,已到山下海邊,只見東方遠遠一座大山,山上面其光熊熊,彷彿火燒。大鵹道:「這是炎火之山,晝夜在那裡焚燒,就是有暴風猛雨,其火不滅。據說這炎火山所以能永遠不滅,因為山中生一種不燼之木的原故。還有一種大鼠,重約百斤,毛長二尺多,其細如絲,顏色純白,時時跑到山外。如果用水趕去澆它,它立刻就死;取了它的毛織成布匹,可做衣服。那衣服要是髒了,只須用火焚燒,立刻光潔如新,所以叫作火浣布。某等所穿的是鳥羽,最怕的是火,不曾到那邊去過,究竟有沒有這種白鼠,不敢確定,傳聞而已。」

當下大眾仍上皮船,大司農看那弱水,清而且淺,心想,都傳說這弱水無力不能負芥,我卻不信。剛好手裡有一塊已經破了的手巾,就抽了兩縷線投下去,果然立刻就沉到底,方知此說可信。那皮船這時已經啟航,大鵹問大司農道:「現在貴使者還想到玉山去遊玩嗎?」大司農道:「某離京都已久,恐天子懸念,急于歸去覆命,不到玉山去了。將來如果有機緣,再來奉訪,那時再同游玉山吧。」大鵹道:「那玉山山上,百物皆有,珍奇亦多。雖則亦是仙山,但比到崑崙山,竟有天淵之別。即如敝主人所住的,卻是一間土窟。」

大司農聽到此處,又感詫異,忙問什麼原故。大鵹道:「崑崙山的玉宇瓊樓,旋宮傾室,是敝主人修成神仙之後所享有的。玉山的土窟是敝主人未成神仙時修煉所居住的。君子不忘其初,所以敝主人年年總來玉山居住幾時。」大司農聽了,慨嘆佩服不已。

大鵹道:「那玉山上有兩種異物:一種是獸,名字叫狡,長的形狀像狗,身上有如豹子的花紋,頭上又像牛角一樣的角,叫的聲音也像狗叫。如果這個狡在哪個國家出現,那這個國家那年一定是豐收年,它是個祥瑞之物。還有一種是鳥,名字叫勝,長的像文雉,赤色,其鳴音像鹿,專喜吃魚,它在哪裡出現那個地方就會發大水,是個不祥之物。近兒年來,這兩種異物一齊出現,所以下界年年大熟,而又到處鬧水,就是這個原故。」

這次大司農奉使出遊,早預備一冊日記,凡沿途所見所聞的都記在上面,當下聽大鵹所說,又立刻記上。大鵹遙指道:「前面已是三危山了。」大司農訝異道:「何以這樣快?」大鵹道:「舟行純是仙法,可以日行幾萬里。至於陸行,因為貴使者還是凡骨,某等無法使快,所以遲緩。其實崑崙東岸到此地之路,比從崑崙東岸到西北隅之路,不知道要遠多少倍呢。」說時,舟已攏岸,三足鳥所銜來的行李,統統都已堆在岸邊了。

大司農登岸之後,再三向三青鳥使道謝,歸心似箭,不再耽擱,即叫眾從人將行李搬入僱船之中。三青鳥送大司農上船之後,說聲:「再會。」轉眼之間,化為三隻青鳥,翩然而去,那只皮船也不知去向。眾人至此,無不稱羨仙家妙術。於是啟碇,逕到西海,由西海登岸,再歸平陽。

且說這年已是帝堯在位的第二十五載。前一年亦出外巡守一次,但無事可記。回都之後,無日不盼望大司農歸來,但是音信全無,死生莫卜,屈指計算,已有幾年了,不覺於憂民之外,又添了一重心事。這日毫邑的玄元有奏報到來,內中大意說:「臣訪得臣的太傅驩兜與其子三苗,朋比為奸。自得知司衡羿離世後,他們就酌酒稱慶,又聯合育唐國,有密謀侵擾上國之意。臣已搜到確實證據,本應即將驩兜正法,但念其為先朝舊臣,從寬處理,加以拘禁。不料他黨羽甚多,竟被其破壁逃逸,現已逃往南方,與其子三苗會合。陰謀既已顯露,難保其不倒行逆施,請帝作速預備」等語。帝堯看了,更為心焦,忙與群臣商議,秘密防禦。

過了兩月,大司農回來了,帝堯大喜,即忙宣召入朝。大司農見帝,行過禮後,便將奉使情形詳細的說了一遍。帝堯見西王母不允立即援助,不免失望,然亦無可如何。談了一會,便和大司農說道:「你風塵勞苦,先歸家稍息,一切事務,明天再談吧。」大司農就將西王母所贈的各物獻上,帝堯除取幾個桃李之類,命大司農、大司徒分獻姜嫄、簡狄外,其餘都頒賜群臣。只有沙棠果,依著西王母之言,特別存儲,概不分賜,留待後用。

到了次日,帝堯視朝,大司農奏道:「臣昨聞三苗國謀叛,意欲北侵,不知帝何以御之?」帝堯道:「朕對於用兵,本來甚不贊成。況現在老將既亡,逢蒙亦死,就使要用兵,亦苦無人統率。只好密令鄰近各國,嚴加守備而已。」大司農道:「以臣愚見,驩兜父子謀亂已久,遲早必有發作之一日。但是遲則醞釀深而為禍大,不如趁此刻已有作亂行徑,從速討伐。即使不能絕其根本,亦可加以懲罰,使有戒懼,以制止其凶暴之心。老將雖亡,臣知所有六師都系老將多年所訓練,其間智謀之人及忠勇之士不少,未始不可以一戰。所以依臣愚見,是應該討伐。」帝堯道:「汝之所見,甚是有理。不過古人有言『兵者凶器,戰者危事』。就使戰勝,那些戰地的百姓,愁苦損失,何可勝言!所以朕不至最後,是不願輕易動兵的。」

正在討論時,忽見玄元又有奏報到來,說道:「驩兜、三苗,已經出兵北犯,現在已過雲夢大澤,將到漢水之濱。他的計畫,不是攻豫州,就是攻雍州,請帝作速下令討伐。」

帝堯看了之後,知道這次戰事已不可避免,遂叫大司農兼大司馬之職,統率師旅,前往征討。羲仲、和仲兄弟四人副之,大司徒在內籌劃軍餉糧草等。大司農等皆頓首受命,一齊到司馬府中商議出兵之法,一面又發兵符,召集師旅。

一切預備妥貼,正要誓師出發,忽然伊邑侯又有奏報到來,大致說:「驩兜之兵已到丹水,不日就要逼近伊水,請帝速遣六師救援。」帝堯看了,嘆口氣道:「既然如此,朕親征吧。」於是京城之外集聚六師,第一師歸大司馬統帶,第二師歸羲仲統帶,第三師歸羲叔統帶,第四師歸和仲統帶,第五師歸和叔統帶,第六師留守京畿,歸大司徒節制。一隊一隊的次第出發,真個是旌旗蔽日,兵甲連雲,浩浩蕩蕩,直向豫州而來。

 

主要參考文獻:鐘毓龍《上古神話演義》

(待續)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