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祖仁皇帝朝服全身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康熙大帝一生,勤政審慎,勵精圖治,以其超群的智慧和遠見,執掌朝政64年之久。在位期間廣施仁政,布恩德於四海,使得天下出現了「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盛世景象。而作為中國帝制後期最為聖明的君主,康熙對後代的教育亦是歷代帝王中最為勤謹的一位,故其後代皇子王孫多文武全才,實為中國歷史上極為成功的教育家。
而其子雍正為「益圖繼述」,將康熙的日常教誨萃會成編(《庭訓格言》),使得我們今天得以窺見其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道,也使得後世能有幸領略這位聖主仁皇的教子「心法」。
正其身
康熙非常重視規範皇子們的言行舉止和行為規範,反對家長對子女過度的寵愛,因而告誡「若小兒過於嬌養,不但飲食之失節,亦且不耐寒暑之相侵,即長大成人非愚則癡。」
康熙禁菸戒酒,無嗜無慾,「然朕非不會吃煙,幼時在養母家,頗善於吃煙。今禁人而己用之,將何以服人?因而永不用也。」
「原夫酒之為用,所以祀神也,所以養老也,所以獻賓也,所以合歡也,其用固不可少。然而瀋酣湎溺,不時不節則不可。」,「如朕之能飲而不飲,始為誠不飲者。大抵嗜酒則心志為其所亂而昏昧,或致病疾,實非有益於人之物。」,「是故朕諄諄教飭爾等,斷不可耽於酒者,正為傷身亂行,莫此為甚也。」康熙點明瞭酒的作用在於祭祀神明、敬奉老人、宴請賓朋,所以喝酒需要有節制和場合。一旦嗜酒成癮,便會傷害自己的身體,禍亂自己的言行。這與現代中國盛行的「酒桌文化」的內涵截然相反,值得深思。
在吃穿用度的問題上,康熙指明應「恆知知足」,並告訴子女自己「雖貴為天子,而衣服不過適體;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賞賜外,所用肴饌,從不兼味。」
不難發現,康熙在教育子女時常常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並非那種空洞的理論家。
康熙還告誡皇子們,不能說污言穢語,因話一出口,即會損德,「污穢之言輕出自口,所損大矣」。
在儀容儀錶的問題上,康熙要求子孫做到,「凡人行住坐臥,不可回顧斜視。」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時常斜視會給人感覺行事猥瑣、不端莊。
康熙在對待子女的教導上事無鉅細,「大凡殘疾之人不可取笑」,「大雨雷霆之際,決毋立於大樹下」,「爾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潔淨」讀之則眼前會不自覺地浮現出一位諄諄教導的慈祥長者之形象。
治其學
康熙對皇子們的學業非常之重視,他親自挑選「老成謹慎」、「學問優長」或「縱無淵博通儒,或滿洲、漢人內有人品端方,可資輔導者亦好」者為師傅教皇子們讀書,開蒙讀書之處就選在自己理政的乾清宮東南側廡房,便於自己親自檢查督促課業。
他認為「為人上者,教子必自幼嚴飭之始善。」皇子們天還沒有亮便起床一直要學習到夜深,一年中「無間寒暑」沒有曠日,學習的內容涉及廣泛,除漢文經典外,還要學習書畫、音樂、幾何、天文、騎射、游泳、火器等等。
康熙認為人在小時候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因此提倡早教,「人在幼稚,精神專一通利;長成以後,則思慮散逸外馳。」並指明「讀書以明理為要。理既明,則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讀書並非為了灌輸,而是為了明白書中的道理,道理明白了,對於是非正邪自然能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了。
這和現代普遍被採用的教育方式大相逕庭,許多西方國家的教育已背離了傳統,越來越「簡單化、弱智化」。而在中共控制下的學校,則成了對學生灌輸黨文化的工廠。這使得學生們只能被塑造成一個個不會獨立思考的機器人,做事自我、偏激,喪失了對是非善惡最基本的判斷力。
康熙指出讀古詩和經史的重要性,並教導子孫不要看閑雜的小說,「幼學斷不可令看小說,小說之事,皆敷演而成,無實在之處,令人觀之,或信以為真,而不肖之徒,竟有效法行之者。」這和現代社會小孩瀋迷漫畫、動畫、電子遊戲的情形何其相似。
對於技藝的磨煉,康熙勉勵子孫要有勇猛精進之心,「人茍能有決定不移之志,勇猛精進,而又貞常永固,毫不退轉,則凡技藝焉有不成者哉?」
實踐證明,康熙的教育非常之成功,不但教育出像雍正和乾隆這樣傑出的皇帝,使得盛世延續百餘年之久,其皇子皇孫中亦不乏藝術家、科學家、將軍和能臣。
修其心
做人最重要的是善,康熙認為只要行善道,必會受上天護佑,「人生於世,最要者惟行善。聖人經書所遺如許言語,惟欲人之善。神佛之教,亦惟以善引人」,「凡人最要者,惟力行善道。能盡五倫,而一心篤於行善,則天必眷佑,報之以祥」。
康熙還提倡忍耐,「天下未有過不去之事,忍耐一時,便覺無事」。而他本人忍耐的功夫也不一般,康熙可以於六月大暑之時「不用扇,不除冠」。這樣的定力,在現代的社會中已經不常見了。
康熙教育皇子們要隨時歸正自己的心念,他認為「人心一念之微,不在天理,便在人欲」故要「防於念之初生,情之未起」,隨時剔除不好的私心慾念,起念必與道相合,「惟心不為耳目口鼻所役,始得泰然。」如果內心去掉了多餘的慾念、妄念,內心自然能得到真正的安泰和舒適。
「人惟一心,起為念慮。念慮之正與不正,只在頃刻之間。若一念之不正,頃刻而知之,即從而正之,自不至離道之遠。」康熙對於修心的論述,和正法正道的心性修煉非常相似,不免讓人感慨其來歷之不凡。
正其信
現代社會中許多人拜佛似乎只為求佛保佑、避禍消災、考學、發財和生兒子。很多人更是為了在寺廟中爭得燒頭香的機會不惜一擲千金,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真心崇信神佛之人。可如此的「敬佛」方式和常人中拉關係走後門又有何不同?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無惡不作的殺人犯拿出億萬財產捐給寺廟,難道佛就會使他圓滿得正果嗎?
在歷史的發展中,人們已經漸漸的忘記了敬佛的內涵。對於這種情況,康熙告誡子孫們「然敬鬼神之心,非為禍福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氣也。」,「朕自幼登極,凡祀壇廟,禮神佛,必以誠敬存心。」
「凡人存善念,天必綏之福祿,以善報之。今人日持念珠念佛,欲行善之故也。茍惡念不除,即持念珠何益?」,「敬重神佛,惟在我心而已」。
康熙待神佛存至真至誠之心,非為趨禍求福,為正其身也,如果心存惡念,即使手持念珠口念佛號又有什麼用呢?這種敬佛不為求佛而為修身的念頭,唯真修之人才具備的境界。
結語
康熙大帝內聖而外王,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對後代啟之以朦昧,教之以規矩,正之以心志,精之以學藝,強之以體魄,親身實踐了中華正統的教育之道。其為後世所留下的教育之「心法」與中華神傳文化貫通融合,實為現代人尋回傳統教育之金匱要旨。
(資料來源:《庭訓格言》)
責任編輯:張雲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