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大量釋放的流動性並未助經濟,甚至出現流動性黑洞。(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7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7月1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最新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在內的經濟數據,通縮徵兆已經很明顯。而中國央行大量釋放的流動性並未助經濟,甚至出現流動性黑洞。
今年年初,中國經濟出現短暫的復甦之後很快呈現出疲態,官方公布的許多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出現了四十年來罕見的全面疲軟的狀態。實際上,中國今年上半年失業率持續上漲、海外訂單不斷減少、企業大批倒閉、房地產等主要行業持續低迷,社會消費疲軟,通縮跡象越來越多。曾經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所謂三大引擎--投資、出口和消費全部熄火。
7月1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在內的經濟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持平(即同比增長為0%)。其中,城市持平,農村下降0.1%;食品價格上漲2.3%,非食品價格下降0.6%;消費品價格下降0.5%,服務價格上漲0.7%。1--6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0.7%。
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農村下降0.2%;食品價格下降0.5%,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下降0.3%,服務價格上漲0.1%。
6月份,PPI環比、同比均繼續下降。
PPI同比下降5.4%,連降九個月,且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已經連續第六個月擴大;降幅也高於預期,更創2015年12月份以後的新低。需求疲軟給放緩的製造業帶來壓力,並給脆弱的經濟復甦蒙上陰影。
6月份PPI環比下降0.8%,連降三個月;此前5月份環比下降0.9%、4月份環比下降0.5%;3月份環比連續第二個月持平。
彭博社報導認為,上述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正在降溫。
據報導,中國生產商已經不得不應對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國內外需求疲軟的問題。如果在預期價格將下跌的心理下,消費者和企業繼續抑制支出或投資,可能會導致價格出現螺旋式下降。
儘管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北京當局採取行動支持經濟復甦,但迄今為止大多數措施的範圍都很有限。中國央行上個月小幅下調了關鍵政策利率,政府還延長了對電動汽車購買者的稅收減免政策。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此前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通貨緊縮風險仍在拖累經濟」,他補充說,「最近的經濟指標發出了一致的信號,表明經濟正在降溫」。
經濟界認為,經濟增長和通脹本質上是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及其流轉速度(即貨幣轉手次數)。而它們眼下的運行軌跡,正在指向經濟衰退。北京當局需要提出更多支持政策,才有可能帶動經濟走出通縮。
通貨緊縮(通縮,deflation),本意為貨幣流通數量減少,但也指整體物價水平持續下跌的經濟現象,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概念。通貨緊縮時,會使無急迫需求與耐用品的消費延後,造成消費支出收縮,影響商家與企業的營收,並反過來造成消費力持續下降,形成惡性循環、經濟衰退。
時評人士唐新元撰文《中共極力否認經濟通縮是在掩蓋什麼?》指出,對於中國經濟現狀的分析,各界眾說紛紜。在全球通脹(通貨膨脹)高企的情況下,中國通脹數據處於低位甚至還在下降,因此有分析認為中國經濟通縮(通貨緊縮)。但是,中共官方和官媒接連否認。
文章指出,中國不是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共控制下的變異經濟體系,因此很難用西方經濟學理論的通縮和通脹特徵來判斷目前中國經濟的狀態。通縮在貨幣方面也可體現在人們傾向於持有貨幣,而非投資或消費,人們需求不足、收入降低影響消費意願。所以,可以理解為中國經濟「非典型通縮」。實際上,中共極力否認經濟通縮是在掩蓋經濟衰退這個事實。
中國知名官方經濟學家樊綱也提出了流動性黑洞的說法,意思是無論投入多少錢,都不能對經濟復甦產生明顯的作用。
6月24日,中國官媒《經濟日報》發布署名文章稱,「過去5年我國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年均增速均在10%左右.....」。
雖然官媒披露過去5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年均增速在10%左右,但中國央行大量釋放的流動性並未對經濟有更多的幫助。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