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明專欄】金針花飄香在花蓮六十石山(組圖)

【寶島紀行】系列文章之二

作者:貫明 發表:2023-09-18 10: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特大

金針花飄香在花蓮六十石山
金針花飄香在花蓮六十石山。(攝影:貫明/看中國)

每年8月至10月是臺灣東部金針花盛開的季節,其三大金針花海分為「花蓮赤柯山」、「花蓮六十石山」與「臺東太麻里金針山」,其中「花蓮六十石山」種植的金針花面積最大,也是最熱門的賞花地點,有「天使的花毯」之美譽。由於7年前我已經與三位臺灣朋友去過臺東太麻里的金針山,因此十分懷念那流雲飛舞、紫氣環繞的壯觀花海,在盛夏8月中旬決定前往花蓮的六十石山一遊。

位於花蓮富里鄉的「六十石山(阿美語:Talampo)」,海拔約700~900公尺,屬於海岸山脈的山系,以每年8~10月的金針花季聞名。山間美景除了有大約800公頃的金黃色花海外,午後從雲隙中落下的耶穌光,揮灑在花東縱谷平原上,美麗的風貌就像歐洲的瑞士一般,因此花蓮六十石山又有「臺灣小瑞士」的美名。金針花總在清晨綻放開花、黃昏枯萎凋零,因為花期只有一天,所以在歐美更有「一日美人」的雅稱,別名又叫「一日花」、「忘憂草」或「萱草」。在六十石山有一句話叫做「一日不辛勤,隔日即成花」,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金針花別名又稱為「一日美人」,成熟的花苞到了隔日,只有開一天的時間,而我們平常喝到的金針湯,就是金針的花苞。

六十石山與赤柯山的由來

關於六十石山的由來,在臺灣聽到了許多種說法。將其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傳說:

一、日據時期,在平埔族東遷數十年後,臺灣西部地區的漢人也陸續遷徙到東部地區謀生。有一部分人來到現今的六十石山山腰下開墾,種植稻作。當時耕作的技術較為原始,一般地區水田的收成大約每甲地僅有四、五十石(ㄉㄢˋ,1臺石約183.4公斤,1公石約100公斤),但六十石山附近由於具有豐沛的泉水,可充分供應灌溉所需,加上土地肥沃,因此開墾的水稻田每甲地約可生產六十石稻米,當地人便以「六十石(ㄉㄢˋ)山」做為此地的地名。

盛開的金針花之一。
盛開的金針花之一。(攝影:貫明/看中國)

二、臺灣低海拔的原始林主要以樟科植物組成,樟樹更是低海拔地區最主要的樹種,樟樹被大量砍伐後製造成樟腦。日據時期,臺灣地區的樟腦產量冠居世界第一,為當時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因此有「樟腦王國」之譽。在當時日本政府「製腦」的政策下,臺灣地區的樟樹均被砍伐殆盡,在西部地區的樟樹資源減少之際,製腦業也延伸到東部地區,六十石山的原始森林在砍樟製腦下,不消幾年光景便將山區的樟樹砍伐一空,留下光禿禿的景象,山上的巨石在缺乏樹木遮掩下顯得特別醒目,當時山區的大石頭約有六十塊,因此把此地叫做「六十石(ㄕˊ)山」。

三、民國48年間,臺灣西部地區發生「八七水災」,造成嚴重的水患,農田、家園均被流失、淹沒,在失去賴以維生的土地之後,西部地區的災民大批遷徙到東部地區開墾,但當時花東縱谷平野大多已被早期移民墾植,他們只能到海岸山脈山區中從事農作,種植甘藷、玉米等雜糧作物,其中部分就在六十石山山區定居,成為他們的第二故鄉。本地的土質大多是黃色或略帶紅色的壤土,地利不肥,因此農作物的產量有限。由於山勢陡峭,加上交通不便,農作物只能以肩挑步行的方式運送下山販售。當時整座山所能生產的農產品大約為六十擔左右,因此把這座山叫做「六十擔(石,ㄉㄢˋ)山」。

盛開的金針花遠景
盛開的金針花遠景。(攝影:貫明/看中國)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