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FO育兒法在低風險場景中最有效,孩子們可以安全地從自己的選擇中學習。(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5年2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如果你最近刷過MomTok或者關注了一些Instagram上的育兒賬號,可能已經聽過「FAFO育兒」這個詞。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FAFO是「f**k around and find out」(試試看就知道)的縮寫,應用到育兒中,它並不是一種放任自流的育兒方式,而是主張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自己行為的自然後果,而無需父母總是跳出來「救場」。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在30度的低溫天氣裡拒絕穿外套,他們很快就會發現冷得瑟瑟發抖一點也不好玩——下次,他們可能會主動抓起外套。
為何FAFO育兒法突然火了?
這個詞在育兒圈子裡已經流傳了一陣子,但最近因為Kylie Kelce(超級碗冠軍Jason Kelce的妻子,也是Taylor Swift男友嫂子)的提及而再次掀起熱潮。在她的播客《Not Gonna Lie》中,她分享了丈夫如何用FAFO方法應對女兒拒絕穿外套的情況:
「他打開前門,帶她出去不到一分鐘——完全沒有安全隱患。她回來後說:‘外面好冷。’我說:‘太好了,那我們穿上外套吧。’結果呢?她乖乖穿上了。」
沒有大吼大叫,沒有拉鋸戰,只是一個小小的FAFO時刻,就輕鬆搞定。
社交媒體的助推
Scary Mommy的一篇文章讓FAFO育兒正式走入大眾視野。文章指出,這種方法的核心是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然後面對相應的後果。他們還引用了TikTok用戶@HeyImJanelle的視頻,她這樣描述道:
「孩子們會遇到自然的後果,然後自己想辦法解決。」
Janelle分享了自己的FAFO育兒經歷:在一次露營中,兒子拒絕穿雨衣,她沒有多說,而是讓他自己決定什麼時候換上乾衣服。沒有嘮叨,沒有催促,全程通過體驗來學習。
父母為何青睞FAFO育兒法?
讓我們承認一個事實:孩子天生愛挑戰底線,這是他們的「本職工作」。而FAFO育兒法巧妙地將「父母嘮叨vs孩子固執」的僵局,轉化為一個即時因果的學習過程:
孩子不再被反覆叮囑,而是直接感受選擇的後果;
父母無需爭吵,只需退後一步,讓教訓自然顯現;
孩子擺脫微觀管理,逐步培養獨立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於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父母來說,這種方法尤其有吸引力。他們常常被「完美育兒」的精神壓力弄得疲憊不堪,而FAFO育兒法不僅讓孩子獲得獨立,也讓父母從無休止的瑣碎干預中解脫出來。
FAFO育兒法何時適用?何時不適用?
FAFO育兒法在低風險場景中最有效,孩子們可以安全地從自己的選擇中學習,例如:
在寒冷的天氣裡拒絕穿外套;
逃課後面對成績下滑的後果;
忘記帶午餐,餓一頓後懂得下次要記得。
但如果涉及安全問題——比如不看路就過馬路、觸摸滾燙的爐子、衝進車流——「試試看就知道」顯然行不通。FAFO育兒法的核心是教責任感,而不是讓孩子冒險。
雖然FAFO可以融入溫和育兒法,但它絕不是放手不管。正如Kylie Kelce所說:「很多人誤解了溫和育兒,以為是讓孩子毫無底線、不被拒絕。但我覺得,如果我的孩子無法適應這個世界,聽到‘不’會崩潰,那才是問題。」
核心要點
FAFO育兒不是疏忽,而是一種基於信任的培養方式。兒童發展研究表明,自然後果能幫助孩子發展執行功能、自我調節能力和獨立性。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也支持這一點:當孩子有機會從現實體驗中學習,而不是依賴父母的過度干預時,他們會成長得更好。同樣,溫和育兒專家提倡在保持堅定而溫暖的引導下,賦予孩子自主權——相信他們能做出決定、從錯誤中成長,並在安全範圍內變得獨立。
對於那些厭倦了每天重複200次「穿鞋子」「帶外套」的父母來說,FAFO無疑是一個清新的轉機。
所以,下次孩子拒絕穿鞋出門時,不妨讓他們FAFO一下。如果他們回來找創可貼,你只需淡淡地說:「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穿鞋哦。」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