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於當地時間2025年7月11日晚在例行談話中向全國民眾表示,烏方已獲得確切訊息,美國恢復對烏克蘭軍事援助。「根據各方報告,軍援運送作業已重新啟動。」(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俄羅斯日前加大對基輔空襲力道、烏克蘭防空系統承壓的同時,美國對烏克蘭軍事援助重啟,並即將派遣高級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赴基輔展開訪問。這一連串動作,不僅強化美烏軍事合作,也預告美國總統川普將於7月14日對俄羅斯發表「重大聲明」,為歐亞安全格局投下更多變數。
美國恢復軍援 烏美高層聯繫加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於當地時間7月11日晚在例行談話中向全國民眾表示,烏方已獲得確切訊息,美國恢復對烏克蘭軍事援助。「根據各方報告,軍援運送作業已重新啟動。」澤倫斯基說,烏方近日陸續接獲來自美國與歐洲盟友高層的積極政治訊號,表明西方支持未減,且正協助烏克蘭提升國產武器產能,尤其優先強化防空能力,預期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未來也會持續加重。
這次軍援重啟的過程,牽動華府與基輔高層協調。此前,美國國防部於本月2日以「確保國內彈藥庫存充足」為由,暫停部分對烏軍援,這一決定由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拍板,但未事先通報白宮,引發行政部門內部疑慮及外界關注。澤倫斯基則強調,烏方與美方將持續展開軍事層級協商,與特使凱洛格保持密切聯繫。
烏媒Novyny Live報導,凱洛格已證實將於7月14日抵達基輔,展開為期一週的訪問。這天也正是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將發表「重大聲明」的日子,外界高度關注,雙方會否在軍援與對俄政策上展現更明確共識。
川普:將透過北約軍援烏克蘭 7月14日有大動作
自回任總統以來,川普對俄烏戰爭政策逐步轉趨強硬,並開始尋找平衡國內外政治、軍事與外交利益的新路徑。10日,川普在接受NBC訪問時透露,美國、北約與烏克蘭三方已達成新型軍援協議,由美國負責運送武器給北約,北約再全額出資、轉交武器給烏克蘭。
「我們將輸出武器給北約,北約為這些武器付款,然後北約再把武器交給烏克蘭。」川普強調,這將緩解美國國內對軍費的壓力,也強化北約整體軍援責任分擔。
美國政府內部人士對路透透露,川普計畫動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PDA),從美軍現有庫存中抽調價值約3億美元的武器援烏。這是他回任以來首次運用PDA權力,代表美國將以緊急程序直接支援烏克蘭急需裝備。
PDA權限讓美國總統可於緊急狀態下,直接從現有武器庫存中撥給盟國。拜登任內曾多次啟動這一機制,提供烏克蘭急需的各式彈藥與防空系統。而川普政府自一月回任後,對PDA使用態度謹慎,這次則象徵政策轉向和更積極軍援烏克蘭的態度。據了解,這批即將運抵烏克蘭的武器包含愛國者攔截飛彈與進攻型中程火箭等重點裝備。
對於美國恢復軍援,澤倫斯基也曾在羅馬與凱洛格會晤,討論武器採購及聯合軍工合作方案,並積極參與英、法主導的「志願者聯盟」線上會議,這次美國代表首次正式加入該平台。
俄羅斯無人機飽和攻擊基輔
儘管美方恢復軍援,烏克蘭戰場壓力未減,俄羅斯近期空襲戰術明顯升級。據CNN報導,10日晚間,俄軍出動多達400架無人機及18枚飛彈,從四面八方同時襲擊基輔。這是烏克蘭連續第二晚遭遇猛烈攻擊。CNN駐基輔記者現場目擊,夜空被爆炸照亮,濃煙與燒焦味瀰漫城市,居民多數徹夜躲入地鐵及防空避難所。
據烏國防空部隊稱,光是9日晚間就攔截超過390架無人機與多枚飛彈,儘管攔截率極高,仍有部分目標穿透防線,造成多區火災及平民死傷。烏方軍事分析家指出,俄軍空襲戰術大幅升級,不再單純依靠昂貴的巡弋與彈道飛彈,而是以無人機「飽和攻擊」配合飛彈多點夾擊,目標明確在於消耗烏軍有限的防空彈藥,降低後續防禦能力。
專家預計,隨著俄羅斯無人機產能提升,到今年秋季,每次空襲烏克蘭都可能動用上千架無人機,烏防空系統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極限挑戰。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則評論,這一新型戰術加劇澤倫斯基對西方的援助呼籲,尤其是愛國者等先進防空系統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軍援「賽跑」 歐洲防空產能拉警報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日前受訪時直言,西方國家國防生產力都在極限邊緣,烏克蘭需要更多愛國者飛彈,但多數歐洲國家即使擁有這類武器,卻遲遲不願釋出,「我希望這種情況能夠改變」。魯比歐強調,如果烏克蘭真的受到歐洲各國重視,「理應願意分享他們目前用不到的飛彈。」
他同時指出,美方正試圖說服北約盟國調度愛國者等防空武器給烏克蘭,並協調生產線加速,務求縮短軍援週期。在俄軍戰術不斷進化、無人機攻擊成為常態的情況下,歐洲軍援資源的分配與協調成為未來關鍵。
川普對俄政策轉強硬 美歐加碼制裁
川普政府近來對俄政策顯著轉趨強硬。總統本人不僅公開批評普京「言行虛偽」,更在就任以來首次明確承諾對烏軍事支援,並拋出14日將對俄羅斯發表「重大聲明」的震撼彈。雖然聲明內容尚未揭曉,外界普遍預期,美方或將宣布新一輪對俄制裁、軍援計畫或是對俄外交威懾新措施。
同時,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也加緊推動新一波制裁立法。參議員葛理漢(Lindsey Graham)和布魯曼索(Richard Blumenthal)共同支持的新法案,將要求美國對繼續購買俄國石油、天然氣、鈾與其他產品的國家(主要鎖定中國和印度)徵收500%高額關稅。這些國家佔俄羅斯能源貿易量七成,資助莫斯科大部分的軍費。該法案一旦通過,勢必重創俄羅斯對外出口收入。
烏克蘭重建會議啟動 歐盟承諾力挺
戰火未息,烏克蘭重建議題已成國際新焦點。10日至11日,烏克蘭重建會議(Ukraine Recovery Conference)於羅馬舉行,澤倫斯基、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等多國政要與約100個官方代表團、數千家企業參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宣布,各方共籌至少100億歐元(約117億美元)協助烏克蘭重建,歐盟並成立「烏克蘭基金」,軍事、金融、政治三方面全力相挺。
歐盟領袖強調,「現在基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可以依靠歐盟。」烏方表示,國際夥伴的堅定承諾,是烏克蘭人民抵抗與重生的最大動力。
烏克蘭戰局劇變背景下,歐洲大國也在外交與軍事上強化協作。10日,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倫敦舉行第37屆英法峰會,會後共同發表「諾斯伍德宣言」,首次確認兩國將在核威懾政策、能力及行動上建立聯合指揮協調,成立「核領導小組」。法新社指出,這是英法史上首次在核政策層級展開合作,意在向俄國發出強烈警告。
戰場轉折與外交博弈交織
隨著美國恢復軍援、川普即將發表對俄重大聲明,俄烏戰局正進入又一個高度不確定的轉折點。
基輔上空無人機、飛彈交織的夜晚,提醒國際社會和平之路依然漫長。
歐美盟友的加碼援助、制裁新政、軍工合作與重建規劃,和莫斯科不斷進化的軍事壓力、外交謀略交織在一起,全球正密切關注7月14日美國的「大動作」將如何影響戰局與世界格局。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