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新全球排名4年下跌11位 關鍵原因曝光(圖)


香港大學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香港大學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5年4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香港立法會昨天(22日)出版的《數據透視》顯示, 香港在創新方面的全球排名,已由2020年的第11位跌至去年的第18位,相關原因包括知識與技術產出的表現較為薄弱、本港研究人才嚴重短缺等。

根據光傳媒報導,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5所百強大學的城市,港府也有意將香港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不過,最新一期《數據透視》披露,香港在創新方面的全球排名,從2020年的第11位下跌至2024年的第18位,4年間下跌7位。其中一項主因,是香港的研究人才嚴重短缺。數據顯示,去年香港每百萬人口中僅有4809名研究人員,遠遠不及新加坡的7488名及南韓的9467名。

實際上,研究生面臨的挑戰還包括就業前景並不明朗。在2022至2023學年,由教資會資助的8所大學中,僅有63%研究生在畢業後的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顯然低於學士學位畢業生71.8%的比例。此外,研究生想尋找跟專業相對應的工作可謂是難上加難,尤其是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等STEM領域的相關學科。

同樣在2022至2023學年,有59.8%研究生修畢跟「工程與科技」及「理科」的相關課程,但實際上卻僅有11.6%畢業生成功取得跟學科直接相關的工作。分析認為,很大程度關乎香港工商機構的研發投資增長放緩。

研究生在相關產業求職難,想在學術界發展同樣不容易。根據過去十多年的數據,教資會資助大學的整體教職員人數大幅度增加了43.6%,但研究生往往入職的初級教學職位僅僅增長了10.1%,反倒是高級教學人員數目大幅增加了40.7%。此數字反映香港的大學更傾向招聘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及科研成果的教學人員,以進一步提升研究質素。

由於國際教職員比例是全球大學排名的關鍵指標,因此香港的大學在招聘初級教員時,比較偏好非本地研究生,導致變相減少了香港研究生的學術工作機會。

根據統計顯示,香港研究生數目在16年間大幅減少了38.2%,2024至2025學年的僅有1384人。以研究生總額比例計,香港研究生從2009至2010學年的35.4%明顯下降至2024至2025學年的12.9%。如果單看2024至2025學年,來自中國的研究生高達80.1%。

雖然香港研究生找工作難,但文章卻指出,如果中國研究生畢業後留港工作的話,將有助於壯大香港的人才庫。港府也將要在2025至2026年度推出總值30億港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 」,盼藉此招攬研究人才。

其實,港府已於2022年底放寬了「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規定,並擴大其適用範圍,並將本港大學的大灣區校園畢業生涵蓋在內。

自規定放寬後,非本地畢業生反應積極,光是2023年的獲批宗數按年急增了151.1%。倘若按照學歷分析,此次增長主要來自於碩士學位持有人,佔總增幅了88.3%,其次是博士畢業生7.9%,學士學位持有人則佔3.8%。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