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部外貿港口、江蘇連雲港。(圖片來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日前預告將在3至4週內完成與多個貿易夥伴的協議,並多次強調美中仍在進行談判,儘管中共公開否認。而在表面強硬的姿態下,中國政府卻已悄悄對部分美國商品啟動關稅豁免,被外界解讀為在貿易衝突中試圖降低內部經濟衝擊。
川普預告「談判即將完成」
川普在週五(4月25日)發表的《時代》雜誌專訪中表示,他預計將在未來三到四周內,完成包括與中國在內的多個貿易協議,並堅稱這是基於其「豐富的知識」所做出的部署。
川普也提到,「當然有些國家可能回來要求調整,我也會考慮,但基本上,我就完成了。」
採訪中,川普力挺其貿易強硬政策,儘管這已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及外國政府的頻繁遊說。他強調,美國與中國「正在會談」,但也表示自己不會主動致電習近平,除非對方先聯繫。
他說:「不過他打過電話,我不認為這是他軟弱的表現。」
本月早些時候,川普宣布對大約60個國家大幅提高關稅,但隨後迅速將這些措施延後了三個月,以便給貿易夥伴留出談判時間。在談判期間,維持了10%的基準稅率。這一舉措引發了外國代表團爭相訪美以求達成協議,但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共政府則表現出更強硬的態度。
川普還在採訪中駁斥了有關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商務部長霍華德.拉特尼克(Howard Lutnick)說服他推遲對等關稅的報導,並表示他對高關稅所引發的債券和股票市場動盪「並不擔心」。
中共否認談判 美國反駁
儘管川普強調談判正在進行,中共卻予以否認。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4月24日稱,「中美雙方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任何磋商或談判,更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並稱有關報導「毫無根據」。
對此,川普在會見挪威首相斯托爾(Jonas Gahr Stoere)後反駁說:「他們今天早上有開會。」當被問及具體與會人員時,他回答:「他們是誰並不重要,我們之後可能會透露。」
彭博社指出,美國此舉意在穩定市場信心,但雙方對「談判」的定義顯然存在分歧。
根據路透社消息,一名白宮官員透露,美中本週確實進行了低層級的接觸,包括電話會議。
中國政府低調豁免關稅
在言語交鋒背後,中國政府則在實際層面進行策略調整。
CNN援引深圳3家進口商消息稱,部分美國製造的半導體產品自4月10日起已獲得關稅豁免,關稅從125%降為僅收13%的增值稅,相關企業還能申請退稅。該消息雖未被官方公開宣布,但已在業界流傳。
《財經》報導稱,根據多名科技公司消息人士說法,目前至少有8種與半導體相關的產品稅號已被豁免,不包括儲存晶元。
上海晶元產業人士透露,自家公司在4月24日下午收到了官方通知,證實已免除部分美國半導體關稅,僅徵收13%的增值稅,且從本月10日至24日之間曾溢繳的關稅也能獲得退稅待遇。
此外,據彭博社報導,在中國產業界人士證實,北京當局正在考慮擴大豁免清單,可能涵蓋醫療器材、化學原料乃至中國航空業所租賃的外籍飛機等項目。藉此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避免貿易戰衝擊波進一步轉嫁至消費者身上。
全球企業紛紛調降預期 尋求應對策略
與此同時,受到川普政府高額關稅政策的影響,多國企業紛紛調降盈利預期,並轉移產能或調整價格。
根據4月24日多家企業發布的新財報,包括寶潔、百事、美航與賽默飛世爾科技等都下調年度展望,部分企業甚至撤回原先財測。
寶潔公司財務官舒爾滕表示,公司將提高產品售價,以抵消成本壓力,並警告在政策反覆下難以有效規劃生產。百事公司高層也指出,消費者信心已有明顯下滑,企業必須重新評估銷售預期。
在韓國,現代汽車已將Tucson車型部分產能從墨西哥轉移至美國,並設立應對關稅的專責小組。
在中國,京東宣布設立2000億元人民幣基金,協助出口導向企業轉向國內銷售,自4月11日起已有近3000家企業申請該計畫,反映內外需轉型的緊迫性。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