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热潮是如何形成的

发表:2004-08-06 08: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967年,顾立清以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到《甘肃日报》担任军管会组长。1968年9月,甘肃全省各级全部成立了革委会。顾立清想到应加大对城里人到农村去的宣传。因为早在“大跃进”结束时,许多工业项目下马,中央就动员城市的人到农村去。

1968年9月底,他让《甘肃日报》记者马占海了解定西地区城镇居民上山下乡的情况。马占海当时30多岁,到会宁县等地采访,其中一个是王秀兰。王秀兰50多岁,儿子在外当工人,家里只有她和儿媳妇,当马占海问王秀兰对上山下乡有何感想时,王秀兰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作为一名记者,王秀兰这句话正好切中他此次采访的关键词。马占海采访回来,迅速赶写出稿子,把王秀兰作为重点人物,并突出了她这句豪言壮语。

顾立清审查稿件时,感到王秀兰说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既朴实,又深刻,很有感召力,于是,精心修改稿子,加上编者按,放在报纸的头版。稿子登出来的第三天晚上,新华社同志来电话,说毛主席看了这篇稿子,认为很好,就此核实稿件是否属实。顾立清肯定地回答:“绝对真实!”

一篇看似极为普通的消息稿,为何引起主席的高度重视呢?据说,上山下乡工作开展以来,毛泽东一直苦于找不到可以用来引路的典型。当刊登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甘肃日报》放到毛主席的案头后,毛主席立刻让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派记者到甘肃会宁县实地核查稿件真实性,然后转发全国。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原文刊登了由新华社转发的《甘肃日报》这篇《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加了编者按,还发表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上下沸腾了,各城市半夜三更敲锣打鼓,游行庆祝。上山下乡工作一下子掀起了高潮。

这篇文章在全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而顾立清只是觉得完成了一件本职工作。可后来却因为这篇稿子,有人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归记到他们的头上,说他们执行了极“左”路线。

受到冲击的首先是马占海。不久,报社也要动员一半的人上山下乡。马占海完成这篇稿子后因病回兰州休息,他被定在上山下乡的名单里。马占海托人向顾立清说明情况,顾立清表态说:“马占海身体不好,就不要下了,如果因为那篇文章,那是我的想法,是我派他去采写的,责任在我。”后来,马占海被安排到离兰州只有30多公里的阿干镇煤矿,顾立清还亲自给阿干镇煤矿的领导打电话,他才被安排当上矿上的报道组长。

因这则消息,顾立清十几年没再提拔,而且在批判极“左”思潮时,成了批判对象。但顾立清没作过申辩。


摘自《党史纵横》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