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政策下的十三亿人的寂寞

发表:2006-05-10 18: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女羽这次兵不血刃夺得尤伯杯,意味着从1984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首次参加尤伯杯赛以来,前后22年里,她们一共参加了12届比赛,夺得10次冠军。这就是说,除了1994年第15届和1996年第16届失利两次以外,前五次和后五次参赛都是“五连冠”。

所以媒体对此评论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在当今世界羽坛拥有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甚至赞扬说,她们已经达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目前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包揽世界单双打头两名,连队中无名新人都具备世界一流选手实力。如此梦幻队伍,欲求一败而不得,又是何等的寂寞?!

联想到上一期谈到的中国乒乓球队夺冠被认为“一家独大”,其实有些话并没有说完。乒乓球和羽毛球是我们国家最强势的运动项目,夺冠不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需要关心的问题是能否囊括所有奖牌。在这种骄人成绩的背后,作为纳税人,我也永远无法忽略一个事实:这是集中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砸”出来的金牌,是“金牌工程”的结果。

那么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去夺金呢?难道只是为了扬我国威么?体育这个概念被引进中国是相当近代的事情,因为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所以强国必先强种。拿金牌可以证明一点:中华民族这个种族并非有人种上的问题,别人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关于这种疑虑最后一丝阴云,也已经被刘翔在100米栏上的成绩所扫除,证明了黄种人一样可以在短跑这种爆发力项目中和黑人一争长短。

但是,一个种族的强壮健康与否,几个运动员的成就怕不能全面证明。哪怕是在非洲的赤贫国家,总统或者酋长吃得也不比西方发达国家的首脑差。用高端人群证明不了多数人群的平均水平,当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经济水平提高以后,我个人认为大众对体育的参与度和锻炼度的高低,要远比是否拿几块金牌重要。

投入到“金牌工程”上的钱,如果能投入到全民建身活动中去,如果能投入到体育场馆建设中去,如果能投入到地区间的比赛中去,可能对大多数民众来说更有实际意义。为什么中国公众对羽毛球、乒乓球的成绩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并不是唯一的解释,更重要的原因是公众缺乏参与感。如果一项运动是真正的全民运动,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有机会逐场杀出,最后获得全国冠军,进而打进世界杯,那么这种运动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公众乐于参与。

到现在为止,中国的竞技体育依然走的是精英路线,教练如同FBI选探员一样从场边把天才少年偷偷带走。竞技体育始终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和大众毫无任何关系。那么,如何指望竞技体育的成绩能刺激和推动全民的参与呢?冠军是你们的,荣誉是你们的,奖金还是你们的,我们有的只是电视机,永远只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比赛并长得更胖。

所以,不要说寂寞一类的话。因此那只是小寂寞,在金牌政策的指挥棒下,在这种小小寂寞背后,是13亿人的大寂寞,13亿人看着十几个人的空前大寂寞。(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