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号是中国共产党前总书记赵紫阳逝世两周年纪念日。中国官方没有为赵紫阳举行任何纪念活动。有分析人士认为,赵紫阳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评论赵紫阳是敏感问题*
中国共产党前总书记赵紫阳
2005年1月17号,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逝世。赵紫阳在担任中共总书记期间,大力推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民主运动中,赵紫阳反对动用武力镇压要求实行民主改革的学生和市民,并因此被免去总书记职务,从此遭到软禁,直至逝世。
对中共当局而言,如何评价赵紫阳,始终是一个极端敏感的问题。在赵紫阳逝世两周年之际,中国官方媒体对此没有进行任何报导。观察人士指出,中共高层对有关本党前总书记的所有消息都讳莫如深,一律加以封杀,这一事实本身就展示了赵紫阳在中国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刘晓波:留下宝贵政治和人格遗产*
北京的政治评论人士刘晓波认为,纪念赵紫阳逝世对中共高层和中国政治有着三点启示:
首先,在中国能否公开纪念这位中共前总书记,意味着17年前在“六四”运动中抛洒热血的爱国人士能否得到公正的评价;第二,中共高层是否能把赵紫阳的亡灵从封杀状态解放出来,显示中国社会转型能否健康地进行下去以及中国的改革能否纳入政治经济并进的良性轨道;第三,赵紫阳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居于权力的顶峰,一旦面临必须在普世道义与自身利益之间做出选择的关头,应当何去何从?
刘晓波认为,赵紫阳当年宁愿割舍巨大的既得利益,选择与道义站在一边,这是他为后世留下的最宝贵的政治和人格遗产。
*当年是否应“留得权力在”?*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赵紫阳能够继续掌权,以他的道德风范、政治智慧以及人格魅力,他将成为改变中国政治方向的政治家。有分析人士进而提出,假如赵紫阳在1989年民主运动期间能够韬晦一些,保住总书记职位,会对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更为有利。
但是,北京政治分析人士刘晓波不同意这种观点:“有一种观点引用责任伦理,认为赵紫阳不应该为了道义理由而放弃政治责任。我觉得,是否同意开枪绝不是应付社会危机的策略之争,而是事关政治善恶的大是大非。如果赵紫阳先生在这个问题上韬晦了,他就不再是中共总书记中的异数,而是与独裁政治制度中的其他机会主义政客完全一样了。”
*刘晓波:目前看不到平反前景*
刘晓波认为,赵紫阳之所以成其为赵紫阳,就是因为他的重大关头敢于拍案而起,而他在现实政治权力斗争中的失败,恰恰为中国官场和中国政界人士提供了一种长远的荣誉和道义资源。
有分析人士说,由于赵紫阳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巨大的威信,如果中共高层为赵紫阳平反,就会增加自身的政治资本。
但是,刘晓波认为,目前还看不到中共为赵紫阳平反的前景:“平反赵紫阳这个问题对于中共现政权来讲,难度比较大,因为重新评价赵紫阳,就势必牵涉到重新评价六四,而这是可能影响中国政治全局的大问题。所以说,以现在在台上的中国政客的政治平庸化特点,这是非常难的。”
记者试图采访曾经担任过赵紫阳秘书的鲍彤,但无法与他取得联系。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