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现“人痒鱼死狗病”怪事 村民疑水源被污染

发表:2010-02-01 15: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水库边鱼塘里养的鱼,每逢雨天便大量死亡;村里的狗吃过死鱼,有的死了有的掉毛成了“秃狗”;用了半辈子的井水,打来冲凉后,竟出现皮肤瘙痒、起丘疹,而且越洗越痒……

近一个月来发生的连串怪事,使增城新塘镇公安村余家庄的村民们怀疑村里的水源被污染了,而污染源就是去年10月开始被人埋在村附近山坡上的大量疑为电池粉的黑色物质。填埋点距离当地的主要水源地余家庄水库只有100米,距离村民家用水井也仅有400米。

填埋现场令人惊心  可疑物质来源成谜

逾800平方米,藏纳万包黑色可疑物,空气酸臭树木见枯。

1月29日,在余家庄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余家庄水库东侧村道旁一处僻静的山坡上找到了可疑物质的填埋地。填埋地周围都是树林,由一条新辟的小路与村道相连,非常隐蔽。百米之外,就是附近村庄的主要水源地、蓄水面积达1000亩的余家庄水库。

记者在现场看到,填埋点的面积约800平方米,地表是一层松软的泥土,显然填埋时间不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别的酸臭味,不少村民闻后感觉恶心。填埋点地面上交错的车痕连接着三处直径10米、深约4米的大坑,可以清晰地看到30厘米厚的表土下,是胡乱堆放的8层编织袋。按如此密度计算,现场堆埋的可疑物质至少有1万袋。

据村民余德胜介绍,现场的三个大坑是村民向环保部门举报后,填埋人仓促转移填埋物后留下的,“已经运走了十几车,差不多300吨,但还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记者看到,三处坑底都有积水,大量散落的黑色物质沉积其中。

两位村民合力拉出一袋填埋物,现场打开让记者查看,并称接触过袋中物质的皮肤会感觉很痒。记者看到,该填埋物呈凝胶状,质地细腻,性状与普通1号电池锌壳内包裹的电池粉相似,而味道正是附近空气中弥漫的那种酸臭味。村民称,这些填埋物刚运来时是粉状的,下雨吸水后才变成胶状,“现在里面的有毒成分肯定已经溶解渗到地下,污染了水源”。

据记者观察,距离填埋地点最近的十几棵桉树和竹子,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枝叶干枯变黄,有的几近枯死;而稍远处的树木则均无此症状。

可疑物质来源成谜


村民及村委书记指认同一主使人,对方却称“毫不知情”。

据村民介绍,可疑物质填埋点附近的山坡,十年前已被政府征收,至今尚未开发,地表的林木仍属前承包者钟新添所有。钟新添告诉记者,去年10月初,他听闻有人挖毁山上林木,便到场阻止;后余家庄经济社社长吴海彪出面,给了他2000元林木补偿款。钟新添称此后便再未过问此事。

据悉,去年10月下旬,填埋坑挖好后,便陆续有小型农夫车趁夜间运来成包可疑物质,一直到去年12月中旬才运完,期间并未引起村民的注意。此后,钟新添在与村民闲聊时提起此事,并对他人称填埋物为电池粉,消息不胫而走,在村民中传开。

对于填埋可疑物质一事,受访村民皆指认余家庄经济社社长吴海彪为主使人,这一说法也获得公安村委书记吴海高的证实。村民称,整个填埋过程都进行得很隐秘,“可疑物质究竟有何成分,从何而来,都只有吴海彪一个人知道”。不过,当记者致电吴海彪时,他却对填埋一事矢口否认,称自己对此毫不知情。

取样化验证实有害


记者追问环保所负责人,得到答复:还需要继续化验。

村民余运清告诉记者,有村民获悉填埋“电池粉”一事后,便向村委会反映,“谁知不但没人管,几天后,原来露天存放的‘电池粉’还被人埋上了泥土;后来我直接向镇环保所投诉,两周前环保所派人来取样化验,取了‘电池粉’、鱼塘水和附近废弃物三份样品,直到1月29日上午才仅有一份检验报告送到村委会 ”。

记者尝试联系新塘镇环保所负责此事的一名组长,该组长证实已将一份废水检验报告交给村委会,记者一再追问为何三份样品只有一份化验报告,送检物质有何成分,对人体有无危害……但得到的却只有“我们还需要继续化验”一句简单的回答。

随后,记者在村委会见到了吴海高。吴海高对记者说:“环保局证实这些东西的确有害,但危险性不大,我们已经要求吴海彪把东西都运走,现在已经开始运了。不过他手机现在关机,联系不到他。”

记者刚与吴海彪通过电话,为何现在关机?后据在楼下采访车内等候记者的两位报料村民反映:“你们上了村委办公楼后,我们俩亲眼看到吴海彪从吴书记的车里下来回家了。”但事后吴海高对此矢口否认。

转运他处继续污染


近千袋可疑物露天堆放风吹雨打,记者将样品送交检验。

据村民介绍,村民向镇环保所投诉后,1月23日,吴海彪的确找车开始把可疑物质运走,30日夜间又运走一批。不过,有村民再爆猛料:这些疑似“电池粉”被运走后,并未被妥善处理,只是搬到了另外一处荒地,露天堆放着。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距离原填埋地约两公里的新塘镇塔岗村东凌工业园南侧的一处荒地找到了新堆放地。现场可谓触目惊心,近千个编织袋散乱地堆放着,与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这些可疑物质就这样任凭风吹雨打,许多编织袋已经破裂,可疑物质散落一地。在这个新堆放点南侧50米远处,有一片 10亩大小的水塘,这些可疑物质还在继续污染着水源。

目前,记者已将现场带回的部分样品送交分析检验部门检验。有关可疑黑色物质的真实成分,羊城晚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来源:羊城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