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谈中国通货膨胀原因

发表:2010-07-07 13:0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国官方新华社在自己的网站首页上,引人注目地开始讨论中国经济今年是否能承受5-6% 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各方关于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也展开激烈争论。

国内大部分经济媒体都把目光集中在囤积居奇的投机商身上,"蒜你狠"说得是投机大蒜,"豆你玩"说得是投机绿豆,等等。但即便是新华社也承认:这些商品在投机高烧退后,价格也会以30%的速度暴跌。很显然,它们很难对中长期通胀构成大的威胁。

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经济问题专家马库斯-陶伯教授(Markus Taube)看来,对物价构成推力的,更多在于和物价相对的工资上:

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经济问题专家马库斯-陶伯教授(Markus Taube)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经济问题专家马库斯-陶伯教授(Markus Taube)

"我们最近可以看到,中国的工资水平在有一定技术水准领域里,因为缺乏熟练工种人员,普遍上扬。而在非熟练工种领域里,工资水平停滞不前。而在中国政府宏观政策上,你可以看到它在致力于经济方式的转轨,向着高投资高技术的方向发展,而逐渐摈弃劳动密集型的领域。这势必会造成这些领域里劳动力过剩和失业。"

就是说:高级技术领域里劳动报酬上扬,推动物价水涨船高;而其他领域里失业趋势加剧,导致社会购买力下降。考虑到中国政府高度警惕社会冲突,可以理解现在各大官方媒体都在突出报道各地提高最低工资的"民生举措",力图从心理上,减低人们对政府通过经济转型接受一定程度物价上涨的不满。

中国国债危机与物价的关系

但购买力下降,通常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导致通货紧缩,为什么中国反而出现如此令人担心的通货膨胀呢?马库斯-陶伯教授(Markus Taube)提出第二个很少见诸中国媒体的理由:

"地方政府负债,是整个中国宏观经济中未知数里最危险的一条导火索。从目前可以掌握的情况上看,地方政府财政状况要比预想得糟糕许多。从来自官方,首先是来自地方财政方面的涨价压力,显然越来越大。一旦中央政府不得不为地方负债承担最终责任的时候,特别是当北京要背负起越来越不堪重负的地方财政的时候,它最终就会无法承受。"

西方经济学界如此看待中国公共财政对物价影响的,还在少数。倒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前不久发起地方债务的学者讨论,少数学者委婉警告中国也有可能出现希腊国债危机的情况。在中国目前物价中可以见到的来自政府方面的影响,是大部分由政府支付或补贴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水电气,价格在一路上扬。

徘徊在两难之间

但事实上,中国政府对通胀一直非常警惕。中国央行就在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在马库斯-陶伯教授看来,这样的"政治善举"在中国银行业那里,却未必好心有好报,他指出:

"银行业核心的保障是它们的存款,有存款才能保障放贷安全。而现在央行试图从流通领域里回收尽可能多的货币,对商业银行来说,只能通过稳定自己存款的进项,来保障自己贷出款不至于形成呆账,导致流转困难。现在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额度,商业银行要想做大自己赚钱的业务,也不能不通过吸储和其他手段,来保证自己的业务能够运转。"

说白了:抽紧银根来控制通胀,前段时间放出天量贷款的银行受不了;放松银根,让比如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放手到股市上圈钱,在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下风险太大。现在,连官方媒体也在猜度:此次中国农行上市,会不会形成"破发",就是说上市第一天,股价跌破发行价。也许,这样的两难,才是中国通胀之所以屡屡不能控制的真正原因。

来源:德国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