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个特征符合“桃花源”在湖南黄桑坪?(图)

发表:2011-01-05 21: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初夏的黄桑坪一派生机。(图/长沙晚报)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撰写《桃花源记》,描述一名渔夫误入“桃花源”,后来“太守”及“高尚士”刘子骥前往,却怎么也找不到。不过,湖南一名男子近日声称,经过多年研究,他找到真正的“桃花源”,那里有20多个特征符合陶渊明笔下所描述。

1600多年前,陶渊明撰写《桃花源记》,描述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当“渔人”回到“郡下”,将新的发现报告“太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后来,南阳“高尚士”刘子骥闻之欣然前往。“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最终以一句“后遂无问津者”,结束了不足400字的全文。

湖南省安化县68岁男子张贻明3日接受《长沙晚报》访问时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寻找,他找到了真正的“桃花源”,就是益阳市安化县奎溪镇达坳村黄桑坪。他带着记者从怀化市溆浦县水隘乡炉厂坪村出发,指着流经的小溪说,“渔人”就是从这里舍舟上岸,沿着山路进入“桃花源”。

最先进入“桃花源”的“渔人”,“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记者翻过山坳口,见到在万山丛中,有一片村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山坳口上,有一清朝康熙年间所立的茶亭。据考证,山坳是武陵郡与长沙郡的分界点,按照张贻明的说法,“桃花源”当属长沙郡,由于“渔人”是武陵人士,“桃花源”才被误传在武陵郡内。

下到黄桑坪,“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俨然一个安然恬静、质朴和谐的“桃花源”。这里住了38户人家,共280多人,房屋几乎都是以木头青瓦建造。50岁的村民张忠良说,他们是500年前溆浦迁移过来的张轼后裔。“以前,我们这里就被称为‘秦汉桃源’。”

张忠良指出,村里有户人家在几年前打井,打到6至7公尺深的时候,竟然发现类似灶屋的泥土和树木烧过后的灰尘。他认为,黄桑坪很早就有人住居,“周围山上的泥沙经雨水长年累月冲击,都集中到了坪里,使得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地势抬升了。”

奇特的是,坪里的狗见到陌生人不仅不叫,反而还一股劲地摇着尾巴。同时,湘西北这几天下了一场雪,就在记者进入黄桑坪的山路上,还残存着尚未融化的雪迹,可是村民却说“我们这里根本没落雪”。

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的张贻明,一直在长沙从事电脑的开发和应用工作。2002年,常德市桃源县在“桃花源”景区举办桃花节,沉寂多年的“桃花源”归属地之争再起,张贻明找来《桃花源记》,逐字逐句将原文进行逻辑分析,得出20多个特征资讯,采用数学命题证明上的逼近法,将《桃花源记》原型地锁定在古武陵郡和长沙郡的交界线上。

2003年,张贻明开始寻访“桃花源”。经过上千公里行程,2007年9月2日,他从溆浦县水隘乡炉厂坪村一条山路走进安化县奎溪镇达坳村黄桑坪。“那一刻我真的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里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吗?”随后,他又花了一年时间走访新化县、隆回县与溆浦县交界的村庄,最终认定黄桑坪是真正的“桃花源”。

历史上“桃花源”究竟在何处,一直争论不休,而且似乎地点越争越多,包括云南省广南县坝美村、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等30多处,甚至不长桃树的北方某地也声称找到了“桃花源”。不过,《桃花源记》原型地并无最后定论,还有观点认为一切只是陶渊明的梦幻追求,这个地方现实中并不存在。



来源:NOWnews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