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语出自于宋代名儒大家范仲淹。古代儒士与医者都有“惠民济世”的思想,认为以仁爱之心治理朝政,可平天下;以仁爱之心救助患者,则可将仁爱传播到天下的百姓中,使家庭和睦,人伦有序,从而达到国家社会长治久安。
这种对人的生存、处境和幸福的关怀,在古代医家的观念中占据着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地位,故把“医”与“相”相提并论,更使人深感医者责任重大。
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范仲淹还未显达时,曾经去神祠求签卜算,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然后又再次求签祈祷:“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
于是他长叹道:“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理所当然,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说:“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就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治病、救人、济世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
元代戴良亦云:“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
来源:神州智慧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