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艺一方面用于狩猎打仗等武事,另一方面它还承载了文化内涵。(绘图:志清/看中国)
为什么中国的射艺从夏商周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呢,因为射艺一方面用于狩猎打仗等武事,另一方面它还承载了文化内涵,作为修身养性的一项运动,所以承传千年,现在国际奥运会上还有射箭项目。
您知道国际奥运会女子射箭比赛,获奖最多的是哪个国家吗?是韩国。从一九八四年以来韩国女子射箭队,几乎包揽了这个项目个人和团体的所有金牌。
为什么韩国人这么精于射箭呢?因为射箭在韩国很普及,台湾曾做个一项调查,调查韩国人的体育水平,韩国从小学至大学,射箭是他们体育课中的一门必修课,在社会上韩国也有很多射箭馆供民众体验,他们从小就会接触射箭。
不过,为什么韩国射箭气氛这么浓厚呢?其实,这就跟中国有深厚的渊源了。朝鲜韩国之前是统一的,二战后才分开,古朝鲜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古朝鲜的历史书籍都是用汉语写的,他们传承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唐朝时射艺就从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
然而,中国到了明朝时,仍是非常注重射艺的,各地还兴建了很多“观德亭”,“观德”出自《礼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意思是:射箭之礼可以观察德行,“观德亭”的用意是希望人们通过射箭调整身心,培养高尚的文武精神。
现在在中国大陆很难看到“观德亭”了,但是在韩国济州市中心却还有一处“观德亭”。
韩国的这一个“观德亭”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建筑。这处“观德亭”建于朝鲜时代,是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三十年的时候建的,对应的西历是一四四八年,正是中国的明朝时期,可以推测当时明朝大兴“观德亭”,影响了周边很多国家。
中国到了明朝时,仍是非常注重射艺的。图为乾隆皇帝一行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内射箭。(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仁者的行为处事就像比赛射箭一样,射手先端正自己的身心然后再射箭,如果箭射不中靶心,不怨恨胜过自己的人,只是反省自己还存在什么不足之处罢了。
射箭要求射者心静,箭射出之前摒弃各种杂念,箭射出之后,如果不中,不抱怨外界。射箭老师曾强调,射箭最重要的就是:冷静、不受外界干扰,其实这有点类似高尔夫球,都是安静不断要求自我的运动。
若观看世界大师杯高尔夫球赛,就会获得深刻印象的。因为,那些大师真的很平静而专注,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非常从容淡定。而现代的我们太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了,手机电脑里各种繁杂的信息,看起来丰富实际也容易让人迷失,难以集中精力专注在自己该做的事情上。
除了外在资讯繁多,让人难以静心之外,很多人的情绪也难以活在当下,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对于未来充满憧憬或担忧,就是对于过去充满缅怀或悔恨,自己无法真正活在当下,如果对当下不带丝毫贪求,也不带任何憎恶,对一切事物无分别地接纳,“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或许我们能活得更简单轻松,射箭在这一箭发出去之前,让自己静心让心达到无求无我,无得失无荣辱,箭箭靶已浑然一体,中与不中,已不是最重要,只是在那一刻,是否达到了心净,无所求。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想要通过射箭等运动,来让自己静心,抛开外在的喧嚣,让心灵得到沉静。
射艺里除了在箭发出去之前让人静心之外,在箭发出去之后“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如果不中,不怪胜于自己的人,只是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
有人练习射箭五六年之后说,她最大的感悟就是:射艺融入了她的生活,射箭要求若不中先从自身查找原因,当她形成这个习惯后,生活中遇到一些不理想的状况或答案时,她也会先从自己开始查找原因。结果她发现,生活中很多烦恼慢慢不见了,很多让她讨厌的人和事慢慢消失了,因为她开始从关注外界到关注自己内心,从自己心里寻找答案,即是所谓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责任编辑:衍淡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