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墉:想起了“甲申祭”(图)

作者:刘振墉 发表:2022-01-09 07: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952年郭沫若领取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
1952年郭沫若领取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图片来源:公用领域)

【看中国2022年1月9日讯】一九四五年秋天,我正在江苏靖江西来镇小学读五年级。有一天,老师宣布停课放假两天,同学们都很困惑,猜不出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老师们(环庆武、毛熙龄、环一鸣等),是专程到如皋城看话剧“甲申祭”去的。他们要在乡间步行七十多里路,当晚看完话剧,第二天再走七十多里回来。为了看一场话剧如此辛苦,现在的人就很难理解了。他们当时正是二十几到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还处在抗战胜利的兴奋中,也就不觉艰苦了。

老师回来后,差不多每堂课都要提到话剧甲申祭,又教唱两首插曲。一只歌是“战潼关”,还记得两句歌词:“潼关夜色正苍茫,黄河流水声悲壮”,曲调沉重而又激昂,大概是表现李自成经过苦战才攻占潼关的。另一首歌是民歌改编的:“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曲调轻松欢快。

我从老师的零星介绍中得知,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北方的饥民造反,于甲申年(1644年)打到了北京,推翻了明王朝。但李自成等人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了,腐败了,也就很快失败了。共产党认为,要从李自成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所以某个文工团才编排了这部话剧。新四军经过激战,从伪军手中收复如皋县城还没有多少天,就演出了这部话剧。

一九四七年秋天,如皋师范举行作文比赛,我参加的是初中与简师组,得了个第三名,奖品是两本书,其一是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这本书我没能留下丝毫印象,也许根本看不懂,更不知道它与话剧甲申祭有什么关系。直到五十年代我才知道,"中国之命运"在一九四三年发表后,曾在大后方引起论战。郭沫若写出“甲申三百年祭”,一方面论证了李自成造反的合理性,同时又指出了其失败的原因。郭是用历史考据为政治服务的高手,所以新华日报上连载四天,而且被共产党收入到“整风文献”中。话剧甲申祭就是根据郭沫若的文章改编的。

后来又有陈伯达的文章“评中国之命运”发表,狠批了蒋氏的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独裁理论。接着黄炎培、冷遹等人访问延安,毛泽东在窑洞中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

在庆祝重庆的国共谈判成功,双十协定签字的时候,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游行欢呼,反复喊两句口号:“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我以为,这十个字的口号,正是围绕“命运”一书的论战结出的硕果,也反映了当年共产党领导人的“初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华夏文摘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