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任时光匆匆离去,岁月无法掩埋人们对她的思念。(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在周而复始的生命长河中,芸芸众生普遍苦大于乐,因为生老病死,无法抗拒,悲欢离合,转眼成空。问沧海桑田,世事无常中,人心如何慰抚?世风如何教化?古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由冬而春,由春而夏,由夏而秋……”。造物主悲悯众生,赐予世间音乐。
柴可夫斯基诠释得好:“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的确,平静感抚慰人的心灵,静穆中灵魂始得升华。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有一个声音能让全世界范围最大的群体——华人的心灵安静下来,那就是邓丽君的歌声。
此曲只应天上有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劫后余生,人们暂时从一场疯狂运动中消停下来喘口气,却不知拿什么来抚平创伤。邓丽君的歌似从天外飘来:“……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自有天地来,音乐就是这般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就像孔子欣赏韶乐,叹音乐境界之高,继而“三月不知肉味”;就像伯牙鼓琴,六马仰秣;就像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封闭已久的中国人初次听到邓丽君歌声,感觉“浑身一震”、“呆住了”、“这分明是天籁”……
在那片经历了生灵涂炭,各种人性摧残的华夏大地,她的歌像一阵春风掠过冰封的不毛之地。那是怎样委婉清纯的歌喉啊,时而喃喃细语,时而如泣如诉,她的声音让无数躁动的心瞬间柔顺下来,跟着她的曲调仰望高山飞瀑,聆听潺潺溪水,跟着她的倩影享受夏花的灿烂,秋叶的静美。
可叹中华大地红魔肆虐,令天地垂怜。在那个年代,亿万颗心曾被撕心裂肺的革命口号震得麻木,在母子相斗、父子相残、夫妻互相告发、人人自危的浩劫中悲哀惊恐,邓丽君的出现仿佛是冥冥之中上苍对中国人的失落的补偿。人们从她的歌声中寻觅到慰藉,从她的歌声中重温亲情、爱情、友情、思乡情。被压抑太久的人性得到释放,被扭曲过度的美丑观念得到归正。正因为她的歌与大陆社会背景反差强烈,造成了生命的激荡,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邓丽君为中国人唱出了“我心深处”。
启蒙与教化 不朽的传奇
据统计,每隔5分钟,地球上就会响起贝多芬的音乐,而又有一说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她的歌为什么有独特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不只是为了娱乐,而是具有调心、治愈的作用,即药乐同源。孔子一生致力于复兴礼乐,以弦歌教化众生。音乐同样有承载中华文化的功能。
古人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所以“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初闻邓丽君的歌,感觉她的声音恬淡温存,声情并茂。反复聆听中,越来越被她那极富感染力的演唱风格陶醉,任凭岁月流逝,她的魅力日久弥新。她能将每一首歌化成一段心灵独白,唱法抑扬有致,丝丝入扣,比如听众最熟知的〈你怎么说〉、〈甜蜜蜜〉、〈千言万语〉、〈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每一曲都感人肺腑。她在艺术上有极致完美的追求,她的“邓氏唱法”以颤音、轻巧换气和徐缓的尾音处理等高难技巧开启人心的奥秘,使人沉浸在她的歌声中,忘了烦恼,忘了哀愁,歌者与听者隔着时空交融、互动,跟着她达到朦胧与精准、现实与梦想间切换自如的美的意境之巅。
音乐是培养人道德情操、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柏拉图曾说过:“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重要得多。”因为首先好的音乐能使人安静下来,在心灵平和的状态中,人才能返回初心,识别善与恶,美与丑。孔子在《乐记》中云:“德育为之乐”,又云“乐者,德之华也。”好的音乐胜过一切说教训诫,因为它不是生硬地强加给人什么,而是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净化人心。邓丽君的演唱就臻于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