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凌杰逝世五周年 香港市民雨中悼念(图)

发表:2024-06-15 19: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19年的6月15日梁凌杰穿着背上写有“林郑杀港 黑警冷血”的黄色雨衣以死明志,终年35岁,成为反送中运动中首名死者。(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2019年的6月15日梁凌杰穿着背上写有“林郑杀港 黑警冷血”的黄色雨衣以死明志,终年35岁,成为反送中运动中首名死者。(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4年6月15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怀橘综合报导)今年6月15日是香港义士梁凌杰逝世五周年。2019年当日他穿着背上写有“林郑杀港 黑警冷血”的黄色雨衣以死明志,终年35岁,成为反送中运动中首名死者。之后每年的6月15日,都有香港市民带上一束白花来到金钟悼念他。今年亦不例外。

图为2019年12月15日,梁凌杰去世半周年时,市民在他去世的地方留下字句。(摄影:庞大卫/看中国)
图为2019年12月15日,梁凌杰去世半周年时,市民在他去世的地方留下字句。(摄影:庞大卫/看中国)

2020年《国安法》实施后,每逢梁凌杰忌日,警方都派员驻守,现场气氛紧张。有市民感叹,如今在香港,悼念都成为一种罪。

今年6月15日,金钟太古广场外有大批警员驻守,仍然有市民到场以自己的方式悼念

据ReNews报导,其中一名市民杜先生,在“祭坛”前默站并三鞠躬。他说,近年警方的处理方式都是一放下鲜花就会发告票,或由食环清走,“很影响心情”,所以今年选择这个方式表达哀思。

另有一对情侣,在警察注视下在“祭坛”放下两枝白玫瑰,随即被警员要求带走鲜花并抄身份证,但没有向他们发告票指控他们乱扔垃圾。他们表示对警方做法有心理准备,“他们怎么做是他们的事,我悼念是我的事。”

也有人带着鲜花,在附近踱步或默站,在太古广场对开的行人天桥上,有人在栏杆上放上电子蜡烛和挂一个小灯箱,灯箱上画了一件黄雨衣,写上“没忘记”。

夜晚大雨滂沱之下,陆续有市民到场悼念,在太古广场花槽附近,手持鲜花默站致哀。

一名身穿黄色雨衣的女士特别引人注目,她去年也有到场。今年,她手持黄色雨伞默站,并为旁边一名手持白花默站悼念的男子遮挡雨水。

有港人留言说,今晚雷鸣大雨,老天爷都记得当年。

网民Wah Kong Wong感触表示:“燃点星火,却是微不足道”,此心、彼心皆为陷于牢狱受苦难的一群的期盼,沉重无力感每天纠缠忐忑难奈,在人海,双方看似素未谋面但又似曾相识,他们无私挺身揭露了当权者违背民意的丑态,敢于逆向浊流而游走,守护宪制法律,并承受当权者对他们自身造成的伤害……感激每位旁听师、探监师、追车师、写信师,寂寂无名默默肩负起鼓励激励在囚人士的承担,虽则姓氏各异但信念坚决不忘贯彻初心,懂得刻苦才会领略别人的痛楚,能聆听被伤害的遭遇,良善的心越发宽厚,重光之日聚首之时不离不弃!

还有港人留言感叹:“正是风雨同路见真心,月缺一样星星衬。高洁情操,雨中更亮。”“烈士激起千重浪!天地为愁,景物皆悲。”“五年了,我们没有忘记!五年后,我们仍然心痛!”

五年前的6月15日,下午4时许,梁凌杰穿着背上写有“林郑杀港 黑警冷血”的黄色雨衣,在金钟太古广场的临时工作平台上示威,他还在棚架外挂上“全面撤回送中,我们不是暴动,释放学生伤者,林郑下台,Help Hong Kong”的横额。

在晚上9时,梁凌杰突然爬出棚架堕下,被送往律敦治医院抢救后证实不治,享年35岁,成为反送中运动中首名死者。警方在梁凌杰遗物中发现两封遗书,其中一封为控诉书,内容阐述寻死原因是与诉求反对修例有关,另一封遗书则交待身后事。

事件引发翌日(6月16日)的二百万人大游行,港人对政府的冷血表示愤慨:已经有人以死明志,但政府仍不肯正式宣布撤回修例。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