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2025年4月17日在乌克兰基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与媒体发表讲话。在宣布与美国达成矿产协议之际,泽连斯基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Viktor Kovalchuk/Global Images Ukraine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4月19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综合报导)俄乌战争已超3年,目前力促和谈的美国总统川普似乎已经对乌克兰失去耐心,多次呼吁乌克兰应该进行大选,英国媒体“经济学人”日期发表重磅文章称,泽伦斯基总统权力益发膨胀且频出错,乌克兰最大问题恐在政治而非军事。
经济学人:泽伦斯基渐垄断权力 乌克兰最大隐患恐在政治非军事
英国“经济学人”4月16日发表名为《乌克兰的权力被垄断》的文章认为,自俄国入侵以来,许多自由派与温和派乌克兰人面临两难困境——揭露政府无能、腐败或管理不善恐殃及国际对基辅支持,但默不作声却等于接受总统泽伦斯基逐渐垄断权力,这有时反会削弱乌国效率,甚至抵销为战争的努力。
乌克兰独立线上日报ZN.UA主编莫斯托瓦亚(Yulia Mostovaya)说:“当西方媒体和欧洲领袖们将泽伦斯基捧为英雄让他成名时,我们感觉像被绑住了。”
乌克兰另一重要网媒“乌克兰真理报”(Ukrainska Pravda)主编穆萨耶娃(Sevgil Musaeva)表示:总统办公室不去处理引来调查报导的问题根源,代之以限制采访、打压广告商,甚至把跟记者接触视为叛国。
一位不具名的乌克兰官员表示“若泽伦斯基觉得没有对手时,就代表大选近了”。
“经济学人”认为,泽伦斯基当局似乎也正为此而加紧控制。
乌克兰最大在野党党魁、前总统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今年2月仅因“空泛的国安威胁”指控而挨罚,资产被冻还被控叛国罪,批评者认为叛国罪官司犹如法律手段的整肃,种种作为等于实质禁止波洛申科参选。
民间社运人士也受害。致力反腐的沙布宁(Vitaly Shabunin)在战争之初就从军,但仍持续揭露乌克兰国防部的贪腐,使他成为被打压对象。他最近又因一项调查被派往最前线,且他每天大小事都会被通报当局。
“经济学人”指出,基辅目前以效能为名,将本属机关或国会的权力集中于总统身边少数非民选官员手上,像是幕僚长叶尔马克(Andriy Yermak)、泽伦斯基的文胆利特温(Dmytro Lytvyn)及负责监督国安单位的塔塔洛夫(Oleh Tatarov)等人。
泽伦斯基的忠心者会获得任职国营企业董事会等酬庸,而太有主见、有高民意支持率或与西方有直接沟通管道者,纷遭解职或被边缘化,包括极具人望的前乌军总司令扎卢兹尼(Valery Zaluzhny),于2024年2月被解职并被派往伦敦担任驻英大使。
此前美国《国会山庄报》(The Hill)报导,乌克兰当局禁止多个反对党,封锁部分媒体,这让外界开始怀疑,这个自称民主的国家是否还维持着基本的民主运作。
乌克兰原定于2024年举行总统选举,但由于戒严令仍持续,选举被推迟至未定日期。泽伦斯基政府的解释是:“战时无法进行民主投票”,但批评者质疑,这是否意味着民众的政治权利被无限期剥夺?
美媒:泽伦斯基的血腥赌局 一条被权力蒙蔽双眼的道路 直至国家耗尽最后一滴鲜血
自俄乌战争以来,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一直被西方媒体塑造成“基辅的邱吉尔”,是坚守阵地、拒绝投降的英雄人物。然而,随着战事进入第三年,前线局势恶化,战争带来的破坏愈发严重,外界开始质疑,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了乌克兰的生存,还是泽伦斯基个人的政治生涯?
美国《国会山庄报》(The Hill)今年2月刊登一篇由格里恩(John Mac Ghlionn)撰写的评论文章,探讨泽伦斯基在俄乌战争中的角色。
作者直言,乌克兰战争是泽伦斯基保住权力的唯一途径,并批评泽伦斯基选择一条被权力蒙蔽双眼的道路,在面对国家崩溃之下,仍紧抓权力不放。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泽伦斯基从一名喜剧演员转变为战时总统,迅速成为国际象征,但在战争初期获得的广泛支持,已随着战场上的挫败与国内动荡而逐渐消退。
近来,乌克兰政府不仅加强征兵力度,甚至开始在街头强行抓捕适龄男子入伍,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男子在街头被强行带走的影片,引起国际舆论关注,也引发人权争议。
此外,泽伦斯基再度延长戒严令,推迟选举,意味着乌克兰民众在战争期间没有选择新领导人的机会。文章指出,许多分析认为,战争的延续不仅关乎国家存亡,更关系到泽伦斯基的政治生涯,一旦战争结束,他的统治可能无以为继。
美国拜登政府及欧洲盟友虽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但对于乌克兰的政治情势则多保持沉默。
乌克兰目前面临兵源短缺的危机,俄罗斯则在东部前线持续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内部的政治与社会压力与日俱增。部分官员开始质疑战争的可持续性,一些乌克兰民众则对战争前景感到悲观。乌克兰政府面临两难,若继续战争,将需要更严格的征兵与资源动员,但若寻求停火或谈判,则可能动摇政府的合法性与稳定性。
作者指出,历史上,许多领导人在战争情势不利时仍选择坚持作战,以维持个人权力。例如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在俄罗斯战役失利后,仍选择继续投入战争,最终导致法国的进一步崩溃。萨达姆(Saddam Hussein)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前仍试图维持政权,最终以悲剧收场。格达费(Muammar Gaddafi)在利比亚内战中拒绝让步,最终在动乱中被杀。
作者认为,这些领导人的共通点,是他们在权力面临威胁时,选择让战争继续,而不是寻求妥协。
文章提到,尽管西方媒体仍将泽伦斯基描绘为民主与自由的象征,但乌克兰的现实已无法掩盖。乌克兰的军事战略在2023年未能成功收复失土,2024年则进一步面临后援不足的挑战。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已减少,而欧洲国家在能源危机与内部问题的压力下,也难以无限度地支持乌克兰。
目前唯一可能的出路是谈判。然而,泽伦斯基政府对此始终持强硬立场,要求俄罗斯全面撤军,并强调不会接受任何领土割让。另一方面,俄罗斯则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并承认俄方在战争中夺取的领土。这使得谈判陷入僵局,也让战争看不到尽头。
如果泽伦斯基选择继续战争,那么乌克兰将需要投入更多人力与资源,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强征兵与战争动员。然而,若他选择停战,将可能面临政治上的挑战,甚至可能导致政权更迭。这场战争的未来,似乎并不仅仅取决于战场上的胜败,更关乎政治计算与国际局势的变化。
乌克兰战争将迈入第三年,然而和平仍然遥遥无期。
作者最后提到:“一位理性的领导者必须认清局势,直面不可避免的现实,做出艰难但必要的抉择,选择坐到谈判桌,以保全国家仅存的一切,而非让整个国家化为焦土。”
他指出:“但泽伦斯基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一条被权力蒙蔽双眼的道路,他无视后果,无视人民的痛苦,直至国家耗尽最后一滴鲜血”。
“经济学人”原文: Power is being monopolised in Ukraine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