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一词怎么来的?为什么说“吹牛皮”?(图)

发表:2025-05-26 10: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夸口
久而久之,“吹牛皮”就逐渐成了“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图片来源:志清/看中国)

吹牛”或者“吹牛皮”,我们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夸大其词,说大话、跟实际不符合。据传,“吹牛皮”一词起源于我国黄河上游一带。古代交通不便,生活在黄河上游沿岸的人们为了解决渡河的难题,就想出一个办法:以皮筏代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渡河工具。

既然都叫皮筏了,那肯定是用动物的皮做成的。先设法剥下羊或牛的整张毛皮,然后用盐水将整张毛皮脱毛,再以植物油涂抹其四肢和脖颈处,并将其浸水、暴晒,使之变得松软后用细绳将其缝扎成袋状,只留一小孔,待吹足气后将小孔封紧,然后再用木板将数个皮袋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

在古代,要想给皮筏充气,那就只有用嘴吹。但即便是羊皮袋,一般也只有体格非常健壮、肺活量很大的人才能吹得起。而牛皮袋子又厚又大,吹起气来十分费劲,需要数个肺活量大的人轮流来吹。因此,在黄河上游一带,如果有人说他能一个人吹起牛皮袋子,就会被人们认为是在夸口、说大话。久而久之,“吹牛皮”就逐渐成了“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逐渐流传开来。通过历代口口相传,慢慢地演变成如今的“吹牛”或者“吹牛皮”

另外,“王八蛋”就王八下的蛋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王八蛋”一词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其中,“王八”指的是乌龟,而“蛋”则是指蛋卵。将这两个词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这个用来辱骂人的粗口词语。然而,“王八蛋”的含义并不仅限于此,还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不端、道德败坏、行为下流等等。

有一种非常正儿八经的说法认为,“王八蛋”是“忘八德”(又叫“忘八端”)的谐音。“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视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这八种品德,既是我们做人的基石,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动的必要条件。忘记了这“八德”,就是忘记了基本的做人根本,这样的人,自然会被社会所不齿。

古人云:“德者,本也。”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了道德,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无法生长存活。“王八蛋”这个词语背后的含义,成为了对不道德行为的严厉谴责。



责任编辑:家惠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