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撞擊」撞出四大發現一大擔心 塵埃何時落定

發表:2005-07-06 06: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7月4日,「度撞擊」使命成功點起了太空焰火,開啟了科學家研究彗星的第一步,許多真正的科學研究將從這裡開始。那麼,撞擊後的最新發現有哪些?美國噴氣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從四方面介紹了此次撞擊撞出的驚人發現,同時不少科學家和普通大眾也坦言,擔心撞擊有可能引發惡性效應。

  ■ 四大發現

  ★彗星模樣跟想像有些出入

  就在「深度撞擊」號的撞擊艙以每小時23000英里的速度衝向「坦普爾一號」、準備「舍生取義」之前的3秒鐘,撞擊艙拍下了一些彌足珍貴的照片,使科學家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離,看到了窺視已久的「坦普爾一號」彗星的「花容」。

  從地面控制中心收到的照片可以看出,慧星的樣貌與科學家原先設想的有些出入,但出入不大,不過是「泡菜」換成了「土豆」。科學家原來設想「坦普爾一號」 彗星是一個像泡菜一樣的皺皺巴巴的星體,而照片顯示它實際上更像一個馬鈴薯,表面凹凸不平,還長著很多麻點。「深度撞擊」項目的首席研究員、美國馬里蘭大學的邁克爾-哈恩博士還「戲」說道:「看著它這坑坑窪窪的樣子,就不禁令人想到一個大鬆餅或是一條長棍麵包。」

  除此之外,照片還顯示彗星的表面分了很多層,其上佈滿了「彈坑」、小亮點,還有一些看似很光滑的區域,這與科學家根據傳統物理學推測出來的結果也多少有些相悖。

  ★塵埃還需幾週才能落定

  三次點火調整方向之後,伴隨著一聲巨響、一片光芒,撞擊艙在眾人的期盼中激情「吻」上了「坦普爾一號」彗星。剎那間,大片氣體、冰和塵埃噴出彗星腹部,迅速游離開來,雲霧般地飄散在空中,遮住了彗星一端的面孔。而在撞擊的瞬間,「坦普爾一號」彗星發出了高於平常6倍的光亮,灼熱了地球人的眼睛,也擋住了科學家本打算一窺究竟的視線。

  所以科學家表示,目前暫時還不能確定撞擊所產生的彈坑有多大,要想完全看清彈坑大小、構造並深入到彈坑內研究,必須等到塵埃完全散去之後才能進行。而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持續幾週之久。雖然如此,控制中心的科學家仍胸有成竹地表示此次任務異常成功,其完美程度大大超過預期,因為在圖片上至少可以看見撞擊彈坑的影子及形狀。

  ★慧星外軟多層 裡硬厚實

  科學家表示,在撞擊艙撞擊彗星之時,前後兩次噴出了煙塵羽狀物:第一次彗星表面噴出了一條由塵埃匯成的狹窄柱體,在彗星外拋出了一條長長的影子;第二次發生在數秒後的爆炸尾期,彗星表面散出了大團的星狀煙塵。兩次噴射都伸展到數千里以外。

  科學家解釋,從這種現象看來,撞擊艙在撞擊「坦普爾一號」彗星時,首先遇到的是一層又一層的柔軟物質,然後碰到了厚而堅硬的殼;從碎片飛出的範圍來看,在撞擊之時有不同的物質從彗星中釋放出來,所以科學家懷疑在彗星柔軟的表面下可能覆蓋著被束縛了億萬年的冰。這些冰很可能包含了太陽系最初形成的原始成分。科學家希望氣體和塵埃散去之後能夠深入到這個堅固而多冰的核,進而研究太陽系的起源。

  ★想救地球得用更大的「炮彈」

  此次史無前例的「驚天大衝撞」,除了使科學家獲得了研究太陽繫起源的參考資料,還讓他們對日後「拯救」地球有了更為直觀、可靠的「方案」。如果有朝一日真的有彗星要「親吻」地球,科學家可以借鑒今天的經驗,用「炮彈」去撞擊這顆彗星使其停止或改變「航向」。但是,這次經驗也告訴科學家:要想改變彗星的軌道拯救地球,必須要用更大的「炮彈」來完成使命。

  ■一大擔心:「深度撞擊」會不會為地球帶來超級微生物?

  在人們特別是那些親身經歷了此次任務的科學家為「深度撞擊」使命的成功歡呼之時,大家也不可避免地從心底升起一股不安,一來擔心這樣一撞會為地球帶來潛在的挨撞危險,二來也擔心這樣一撞,會為地球帶來可拍的超級細菌。

  過去就曾有不少科學家大膽推論,地球的許多病毒,包括SARS,都是從外層空間來的,甚至彗星的內部也可能孕育著微生物或者人類短期內奈何不了的超級細菌。英國曾有兩位天文學家提出,流行性感冒病毒很可能是由於彗星塵埃被衝到地球後引發的,而彗星內部的液態核心,也極有可能孕育著細菌。所以這次撞擊可能引發外層空間微生物入侵地球的擔心,也在人類的想像中不斷發酵。

  儘管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個星球「攜帶」致病微生物。但是由於撞擊彗星是人類史無前例的創舉,撞擊之後可能引發的效應,也讓不少人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