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學生究竟誰對社會貢獻大?

發表:2006-11-11 22: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首先讓我們看看中國官方媒體對美籍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獲獎人楊振寧最近一篇講話的報導。他在講話中說,中國大學對社會貢獻比美國大。他還強調中國大學生出國留學並非絕對重要。

*楊振寧為中國教育唱讚歌*

新華社在官方網站的新聞標題中,強調了「楊振寧談出國熱:大學生出國留學並非絕對必要」

報導說,2006年10月31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在東南大學演講,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他就目前出國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對於目前很多大學生都希望到美國去求學的現象,楊振寧認為,每一個求學者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出國。如果自己的學科是處於科學前沿,一旦信息不及時就會影響自己的理論研究,就應該到在這個領域處於前沿的國家去。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要求的話,就沒有必要非得跑到國外去。

*稱中國大學生對社會貢獻更大*

報導說,楊振寧對比美國和中國的高等教育後的結論說,中國除了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不如美國之外,在衡量大學成就的另外兩個因素中,遠遠超過美國。報導說:

「他認為大學的成就可以看三個方面:第一是本科教育;第二是研究生教育;最後是對社會的貢獻。在這三個方面中,中國的大學在第一個方面和第三個方面是做得相當不錯的。在本科生教育方面,中國大學訓練出來的本科生是世界上最優秀的」。

在對社會的貢獻方面,楊振寧說,中國20多年來高速發展是因為建國以來中國大學培養了很多高素質人才。在這方面看,美國任何一所高校,就算是哈佛大學也比不上。

*官方媒體紛紛叫好轉載*

楊振寧的演講在中國大陸引起了轟動,報導就像開了閘門的洪水,滾滾而出。用谷歌搜索關鍵詞竟有47萬網頁報導了這一新聞。各大報紙、新聞網站紛紛轉載。

例如:中國著名門戶網站搜狐的新聞標題是《楊振寧稱中國高校社會貢獻卓越 遠超過美國高校》。搜狐還在這一新聞前面加了提要說:

「楊振寧對於為何中國本土還沒人問鼎諾貝爾獎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並持樂觀態度,稱現在中國很多學者的科研還是很成功的。楊振寧一直堅信,中國高校對中國發展作出的貢獻遠遠要比美國最好的高校對美國作出的貢獻大」。

清華大學新聞網興奮地刊登了楊振寧博士的又一篇演講。清華新聞網的文章標題是《楊振寧評中國高校教育:清華本科生水平超過哈佛》。

親中的香港電視媒體鳳凰衛視在報導這一新聞的時候,也用了《楊振寧稱中國高校社會貢獻遠超過美國高校》的標題。中國教育在線的標題是《楊振寧稱中國高校對國家發展的貢獻比美國大》。

*薛湧反駁*

與中國教育界和官方媒體如獲至寶的狂熱報導相比,中國網際網路論壇上網民的反應以及海外媒體的觀點比較冷靜。

中國的一些網際網路論壇刊登了薛湧在東方早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對楊振寧的觀點提出不同意見。文章說:

「楊教授不提第二項,即研究生教育,大概是因為學術論文白紙黑字,比較好統計,編造謊言難度大一些。本科生教育和對社會的貢獻兩項,比較模糊,難以落實到數據。所以,他可以信口開河了。可惜,他沒有想到,如今美國對高等教育的研究非常細緻,即使在這兩個比較模糊的項目上,也有相當詳細的數據。我們不妨比一比」。

*美國市場認可大學生教育投資*

薛湧在文章中首先比較了美國和中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薛湧承認,大學生對社會的貢獻以及社會對大學生價值的認可,並非完全能夠用錢來衡量的。比如,一個理想主義的高才生,畢業後到偏遠地區教小學,他或她的貢獻也許比一個億萬富翁要大。不過,薛湧說,這樣的人,在今天的中國畢竟鳳毛麟角。難以在統計學上具有重大的意義。絕大部分本科生,畢業後進入社會,成為一般的工薪階層。他們的大學教育是否成功,必須經過市場競爭的考驗。他們掙錢的能力,就是市場對他們所受的教育的驗收報告。

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04年美國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年收入為51554美元,高中畢業生平均年收入為28645美元。也就是說,一個學士學位,一年能帶來大約23000美元的附加收入。這也應了美國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教育是最好的投資。

而中國沒有相應的完備數據。但最近媒體頻頻有新聞報告說,大學生的起薪收入,有的甚至比農民工還低。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面臨畢業就失業,甚至出現碩士找不到工作而自殺的新聞報導。

薛湧感慨地說,而這一切,竟發生在中國經濟發展強勁,已經被公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動力的時代。如果經濟增長放緩,這些大學生的就業前景和收入就更是不堪設想了。中國的大學,在本科生教育上,怎麼能和美國比?

*中國大學生就業難*

還有一些網民在評論中也不約而同地談到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根據中國媒體的報導,看看中國大學生就業難,難到什麼程度。

由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聯合主辦的 「200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學術報告會」,日前在北京大學舉行,聯合課題組向社會發布了新近完成的對全國近百所高校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2006屆本科畢業生中,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還沒有簽約的佔49.81%(新浪網調查數據為41.99%),不想馬上就業的佔15.02%(新浪網調查數據為7.27%),而沒有找到工作的比例為27.25%(新浪網調查數據為36.50%)」。這是對中國目前大學生就業狀況的基本描述。

報告說,「在大學生就業預期方面,特別是薪酬預期方面,研究發現,有6成以上(66.10%)的大學生將月收入定位在1000至2000元之間(新浪網的調查數據為66.03%)。但‘零工資’的出現(佔1.58%)(新浪網的調查數據為1.63%)卻折射出大學生對個人發展機會的極度渴望,對個人能力和職業前途的複雜心態以及對就業窘境的無奈」。

*腦體工資倒掛*

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也引發一些專家學者對中國目前重新出現腦體工資倒掛現象的討論。

中國大學生在線10月27刊登了羊城晚報的一篇文章說「廣州本科畢業生的預期工資水平比農民工的平均預期工資水平低100元」。

廣東白雲學院副院長、高級職業指導師何小雄,早在10多年前,就曾在南風窗雜誌上發表過一篇關於「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等「腦體倒掛」現象的評論。時隔多年,這一觀點重出江湖。

*三百多法學碩士六人找到工作*

中國教育科研和計算機網援引光明日報的一篇報導,也報導了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情況。報導說,「武漢大學法學院300多名碩士畢業生差不多全部報考了公務員,最後被錄取的只有5、6個人,這幾位‘成功人士’成為年級裡的傳奇人物」。

就業難並非僅表現在這些名牌大學的法學碩士身上,全國各地的高校畢業生許多人都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窘境。據中國媒體報導,有的大學生為了找工作長期住在「10元店」裡,有的人為了應聘「盲流」於各城市之間,這些都無不透露著大學生們就業難的辛酸。

中國大學生太多了嗎?一些專家指出,從大學生佔人口比例看,中國的大學生不但沒有過剩,比例還十分低。中國目前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僅佔總人口的5%左右,而美國是35%,日本是23%,中國遠遠落在發達國家的後面。

*社會人才配置協調出現問題*

大學生就業難反映出的高等教育「過剩」,顯然是一種虛假現象,實質是社會人才配置協調出現了問題。

有些媒體批評現在的大學生心高手低,缺乏實踐經驗,提倡大學生就業要轉變觀念。一些專家評論道,這當然很對,但大學生到街頭擦皮鞋、賣糖葫蘆,大肆宣傳北大畢業生也能到農貿市場賣肉,這也太誇張了。如果那樣,中國也不必辦高等教育了,大家也不需要上大學了。

其實,對中國普通老百姓來說,舉家借貸,傾家蕩產培養一個大學生,一個十分現實的目的就是為了「低不就」,就是要找一份體面的工作。要求大學生去從事一些有中學學歷、小學學歷就能幹的工作,顯然誤解了高等教育,也是在浪費社會寶貴資源。

*沒後門難找好工作*

有些專家的分析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大學生找工作難的關鍵之所在。通往高薪工作的大門朝「後」開,有才能沒有後門和關係的人才進不來。

光明日報的一篇文章對比了入學和畢業求職的二者不同。文章說:

「高考入學時較好地體現了公平、精英原則。參加高考時,由於有嚴格的原則保證,你只要才華出眾,就能上好學校好專業;但就業時卻不一定講這個,各行各業、各個單位,都有自己的所謂的‘原則’,因此在沒有公正保證的‘原則’面前,大學生的就業優勢銳減,大學生同常人一樣體驗就業難也就不奇怪了。人才選拔、培養、使用缺乏公正,社會人才配置就會出現不協調」。

換句話說,參加高考,只要能考高分,就能夠被一所好大學錄取,分數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畢業之後,要找到一個好工作,在目前中國這樣的社會裏,沒有門道,沒有後門,沒有人脈,再有才能,恐怕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許多人才被工作單位浪費*

值得指出的是,中國的很多單位掌握在庸才手裡。很多中國學者討論過中國逆淘汰率。在中國的一些單位,往往實行的是人才的逆淘汰制度,越是精英越是早早被淘汰。很多單位是小人當道,好人受氣。

中國大陸流傳的一個順口溜,形象地諷刺了中國大陸社會和官場的現狀。「富了投機倒把的,提了吹牛拍馬的,樹了弄虛作假的,苦了奉公守法的。表揚了指鹿為馬的,提拔了溜須拍馬的,苦了當牛做馬的, 整了單槍匹馬的」。

新畢業的大學生,空懷一腔豪情壯志,到了這樣的單位,過不了多長時間,或者被淘汰,或者同流合污。

*學生:功利加腐敗加道德敗壞*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大學生本身怎麼看中國高等教育的成敗。海南大學學聯刊登該校的校學聯記者團寫的一篇文章,題目是《深度剖析中國大學教育失敗》。文章說,功利化的教學是中國高校的通病之一。文章指出:

「在慾望和金錢的刺激下,一切都是功利化的行為。在整個大學的學習過程當中,不知道是受了就業壓力的刺激還是物慾的享受,一切都是為了明日的財富。所謂理想、信仰,在這個人性荒漠化的時代,已經一文不值了。如果你在大學和人家談信仰、談理想,會被人家斥為落伍的另類。很少有人做學問,而是如何賺錢,如何掌握最能賺錢的技能。這樣的惡果,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沒有真正的形成,取而代之的是拜金主義,這樣的一個群體,卻要承擔一個國家的未來,我們不能不深憂啊」。

海南大學學聯的校學聯記者團寫的文章還談到了中國大學的學術腐敗和道德淪喪現象。文章說:

「中國的大學校園,已經成了人格分裂的溫床。教授嫖娼,在中國慢慢地不是新聞了,學生墮胎更不是新聞了,自殺現象已經在中國的大學裡面成了不是新聞的新聞了。男學生嫖妓、女學生被包養,我們就生存和學習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是的,這是少數,但是這樣的少數,我們卻並不感到奇怪,你可以說這是例外,可是我們對這樣的例外並不麻木,情殺、自殺、暴力,我們的象牙塔,在間或的上演著悲劇。

「而我們的媒體,卻在掩蓋,我們的學校,卻在封殺,沒有人敢去直面這樣的事情,怕誤了自己的晉升。我們看到了馬加爵的悲劇,我們只知道他是個殺人犯,可是誰知道那事件背後的心酸和鮮為人知的經歷呢。我們該深思了,大學究竟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文章最後的結論是:「教育最本質的問題是育人。可惜我們的整個教育,卻反其道而行之。我們一開始不是在教學生如何做人,最終也不曾教學生如何待人,僵化的教育體制,根本無法讓學生得到人性的關懷」。

談到教育對大學生人性的關懷和學生對社會的貢獻,讓我們來對比看看美國學生通過無償參加社區服務和自願活動奉獻社會的有關情況。

*美國鼓勵學生做義工*

美國從中小學開始,就鼓勵學生服務社區。很多美國高中硬性規定,學生必須有多少小時社區服務時間,才能夠拿到畢業證書。所以,在美國的公共圖書館,老人院等等,到處都可以看到高中學生在那裡做自願人員,無償地為社區提供服務。

到了大學畢業,服務社會的現象就更加普遍。美國高等教育界非常自豪地把對社會的服務當作美國大學別於歐洲大學的一個特點。在2004-2005學年,美國有330萬16到24歲的大學生作義工。這相當於所有1080萬適齡大學生的30.2%。打義工的行為幾乎成為是否受過大學教育的標誌。

薛湧在《精英的階梯:美國教育考查》一書中寫道:

「美國的大學沒有圍牆,為當地社會提供一系列服務。比如,老年人常常可以到大學來免費旁聽。哈佛這樣的名校,也開辦校外課程,為那些年輕時錯過上大學機會的大齡學生服務,學費僅收七分之一,授予哈佛的文憑,甚至諾貝爾獎得主也會前往授課。當地的優秀高中生,也可以經過適當途徑到大學裡旁聽,甚至有修學分者。當地中小學,經常可以利用大學的設施。

「再對比我們的大學,豪華校門蓋得多麼森嚴!名校要限制校外遊客,更不用說讓社會人員進教室旁聽了。我們的大學,流行的是圈地、蓋樓、編外高價招生,拿了人家的錢又不給人家正當的學位」。薛湧問道:請問楊大教授,這叫什麼社會貢獻?

*喜鵲和烏鴉*

一名網名叫雪裡埋的網友,在網際網路上發表文章,對楊振寧博士的演講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迫切需要進行體制改革,為學術自由和科技創新提供製度土壤,迎頭趕上突飛猛進的社會需求。令人遺憾的是,楊老卻三番五次地發驚人之語,為我國的高教體制叫好,讓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因為住著清華的別墅,在現有體制下安享晚年,就屁股決定了腦袋」。

這位網友說:「我們並不需要為現有高教體制大唱讚歌的‘喜鵲’,有教育部就足夠了。我們缺少的恰是對著現有體制不留情面、鴰噪不已的‘烏鴉’。顯然,作為德高望重的大師級人物,楊振寧最有資格做這樣一隻‘烏鴉’。因此,楊振寧先生,收拾起你的‘喜鵲音’吧,我們需要你的‘烏鴉嘴’」。

這裡我們想指出的是,「烏鴉嘴」不是作者對楊振寧先生進行的貶義的諷刺,而是對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厚望。中國宋代有個大文學家叫范仲淹。范仲淹中進士後初任職事,就表現出不顧個人得失的淑世情懷和直言勇諫的人文正氣。他作《靈鳥賦》以自勵,呼籲全天下的政治知識份子要作一隻"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的烏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