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聽從的四條理財建議

發表:2007-07-03 04: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如果你現在二十多歲,雖然或許還沒到發財的時候,但在理財方面肯定已經獲得了許多諄諄教導。

比如說,你肯定被告知要勤於儲蓄,不要拖延向401(k)計畫繳款,避免揹負信用卡債務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建議。

但也有些並不那麼好,比如下面四則廣受歡迎的建議:


1.多攢現金


如果你剛出校門,心中很可能充斥著各種理財、消費計畫,比如買輛車,置一所房子,或者到股票市場一試身手。但一些財務專家卻建議說,你在理財方面的當務之急是攢下一筆相當於你六個月生活費的應急儲蓄,這筆錢應保守投資,比如用來購買貨幣市場基金或存成定期儲蓄。

恕我直言,這種做法既不聰明又不現實,一點也不明智。即使你每月都將稅後收入的10%積攢起來,要攢夠六個月的生活費可能也要四年左右的時間。你將這筆錢攢夠後可能就會將其用於低風險投資,聽任其在你餘生中只換得微薄回報。

聽上去不大美妙吧?情況還會變得更糟呢。因為要積攢這筆應急儲蓄,你可能無暇顧及向401(k)計畫繳款和積攢購房首付款等重要事項,而不向401(k)計畫繳款就得不到顧主為你繳付的那筆同額資金。

我的建議是:別去攢什麼應急儲蓄。首先要保證向401(k)計畫足額繳款,以確保公司能為你出那筆同額款項。其次,建一個Roth個人退休金賬戶並向其足額繳款。如果除此之外你每年還有富餘錢,那就將其存入一個常規應稅帳戶,進行保守型投資。

如果你急需用錢,就先用這一常規應稅帳戶內的資金。但你也可以向自己的401(k)計畫借錢。此外,你可隨時動用自己向Roth個人退休金賬戶的繳款,而且不必繳稅和支付罰款。不過這一帳戶內資金的投資收益你是不能動用的。

你還可以用自己應稅帳戶內和Roth個人退休金賬戶內的資金支付購房首付款。一旦買了房,就開立一個物業套現貸款帳戶,它也可以成為你應急資金的來源。


2.買大房子


說到這裡,讓我想起另一條人們常向二十多歲的人建議的傳統理財名言:買儘可能大的房子。

我對這一建議表示理解。如果你事業剛剛起步,並且預計未來歲月中自己的薪酬會大幅增加,你很可能想要買一所儘可能大的房子。

畢竟,如果你對自己所買的房子很快便不再滿意,那就很難不動心去買一所更好的房子。而這將意味著要支付相當於售房款5%或6%的佣金,還有一大筆按揭貸款申請費、律師費以及搬家費等。

但請別誤解我的意思。我並不讚同房地產是最佳投資的說法,也不認為你應該買儘可能大的房子或借儘可能多的按揭貸款。

借一大筆錢去買一所非生活所需的大房子從理財的角度看是愚蠢的。你會為自己背上沈重的按揭還款負擔,還要終生繳納大筆的公用事業費、維修費、物業稅以及房屋保險費。正確的做法是,當購買平生第一所住宅時,所買房屋夠自己和家人長期居住就行了。


3.購買人壽保險


保險公司業務員經常敦促那些20多歲的人購買終身壽險,稱年青時購買可以少繳保費。

別聽他們的。誠然,如果選擇的保險公司、險種以及購買時機都合適,購買終身壽險應該是一項不錯的投資。但對二十多歲的人來說,這類保險未必能起多大作用。

請記住,購買人壽保險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你的家庭提供保障,而二十多歲的你可能還沒結婚呢,更不要說有孩子了。如果你已婚並有仍在幼年的孩子,你當然需要使自己的家人獲得充分保障。達到這一目的的最省錢方式是購買定期壽險,這一險種只在人死後一次性賠付一次,再無其他回報。

而終身壽險不僅有死後賠付,還能給投保人帶來投資收益。由於終身壽險的保費很高,你可能會要求縮小一些保險覆蓋範圍,而這意味著你的家人得不到充分保障。此外,如果你購買了終身壽險,那你可能就沒有餘錢進行更好的投資了,如向Roth個人退休金賬戶和401(k)帳戶繳款。


4.購買增長型股票


人們常鼓勵那些二十多歲的人大量投資股市,因為他們幾十年後才會退休,有充足的時間可以等待股市觸底反彈。從理論上說這是一個好建議。

但實際做起來可就沒有那麼輕鬆了。你肯定不想為自己在股市的大量投資整日擔驚受怕,在股市下次暴跌時割肉清倉。但對股市新手以及從未經歷過股市暴跌的人來說,這種危險是真實存在的。

我的建議是:用60%的資金買股票,40%的資金買債券。如果你發現自己承受市場波動的能力很強,那麼在一到兩年後可以將85%或90%的資金投資股市。

年輕投資者還常被告知要購買漲勢凌厲的增長型股票。這類股票很可能短期內表現良好,但你的投資初衷是獲得良好的長期回報。

不幸的是,這一期望很可能無法如願。學術研究顯示,創造最高投資回報的往往不是增長型股票,而是那些逢低買進的價值型股票。

我並不是建議你只買價值型股票。你建倉時應使自己的投資組合多樣化,既買增長型也買價值型股票,既買美國股票也買外國股票。如果你日後想偏重投資價值型股票,那時候你可以放手去做。但投資多樣化是你的當務之急。


(編者按:本文作者Jonathan Clements是《華爾街日報》個人理財專欄「Getting Going」的專欄作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WSJ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