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光臨未來中國大學網路課堂。未辦理完畢入學手續的同學只能旁聽。本課堂歡迎理智、文雅探討;說話不平和、搞共產黨式的辯論者,一提醒,二提醒,三禁言。
一、主旨提出,熱身討論:
豪士:信佛是修煉,論佛是學問。
劉中正:論佛不如信佛,信佛不如修佛.修佛就想成佛。
唐子:我們已知,如今佛教在印度很少人信奉了,曾經被韓寒在高中作文裡笑談為流行感冒(傳染到中國,印度好了)。今日佛教在中國,名山佛寺都成了旅遊景點,信仰之情往往隨「哈哈」、「呵呵」淡去。可是,不管怎麼說,曾經印度和中國都是非常信佛的,而今印度不僅信者少而且談論者也少。
燕雲十八騎:信佛不知佛可,論佛未必信佛,論佛是對佛家修煉的不尊重。
李後主:信佛是修煉是內識,論佛是哲學是外識。(唐子:後主老師說的概要。)
唐子:在中共國寨,據我所知,說「我信佛」,願意討論佛的人還很多,可真心實意信佛修佛(企望成佛或進入佛的世界)的人就很少了。這是為什麼?這個過程是怎樣演變過來的?是禍是福?我們如何對待?要討論清楚這個問題,概括是不夠的,下面細分著談。下面是課堂討論,分成三個題目,三個主題,還有一些副題。
(一)、你如何評判悉達多太子修成釋迦牟尼佛的歷程?
宮常銘深:信佛是修煉的開始,也是修煉的根本。只要專心體證大道的真理,何必論佛,即所謂「佛本無法,有法亦空」。這是身負歷史使命的以身證道,普渡眾生的歷程。
唐子:這是主題,對第一節的概括評述,看你對這個歷程的評價,而非歷程本身。評判這個歷程依然用一句話概括。可以是一句主、謂(表)、賓、狀、定語都齊全的話,換主語或重複意思,就是第二句話了。
陽光普照:論佛可以憑記憶,信佛要靠悟。
李後主:他們大多是表面上的信佛,心裏追求的不是佛要求他們追求的。人們信佛大抵是為了求得現世的利益,這和佛的教導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只是表面的信,而不願去修,釋迦牟尼佛無私無我,修成正覺,為了眾生脫離苦海。
劉中正:舍已為人修出來,教化蒼生大門開!
豪士:作為一國之太子,將來王位也是他的,可以說在物質、地位、榮譽方面應有盡有。作為一個人來說,可以滿足了。可是人有「老、病、死」,世間變化無常,再有錢有地位也換不來生命的永恆。悉達多自12歲不到就全部掌握婆羅門的「四吠陀」經和「五明」學問,國內最有名的婆羅門學者跋陀羅尼竟然沒有能力教他了。這說明天質很高,無人能教。從歷史縱觀釋迦牟尼佛---他不是來修煉的,也就是說他不是一般意義上從低到高的「修煉」。而是奉天命來教化眾生、鋪墊修煉文化、為 「未來佛」真正度人打基礎。釋迦曾說過「他在多少億劫之前就修煉得道了,他還有師傅---」。還說「不要把我說的話當作絕對的真理---」。最後釋迦牟尼佛也「無奈」地走了涅盤這條路。(唐子:豪士應該看題目要求,你說的是成佛過程,而非評述,也非一句話,太多了。)
李後主:豪士,釋迦牟尼佛不是「無奈」地走了涅盤這條路,而是為了讓眾生最大限度的放棄人世的執著而專門選擇了涅盤。先不討論這個問題,跟著唐教授的思路走。
杜若:我的理解是悉達多看到眾生都苦,發誓要救度他們, 而自願自覺成佛的,也就是在一個文明的末期,當時人類社會道德敗壞了以後,為了救度世人而受盡艱辛而成佛。
陽光普照:釋迦牟尼佛為了引領世人回歸,以自身的經歷做了一個典範。身為太子,這樣似乎更能讓世人頓悟。
劉中正:我說說:天下蒼生,可悲可憫,生老病死,難以逃避。榮華富貴,太子舍去。修成佛陀,擺脫輪迴。
李後主:擺脫人類的各種執著和找到了真正的修煉法門,最後修成正果。
仁勇:悉達多靠放棄世俗中的一切執著,吃苦修行,終成佛陀。
燕雲十八騎:舍棄世俗富貴出家修行證得「戒、定、慧」修煉法門,初轉法輪,傳羅漢道。(唐子:燕雲把過程說了出來,還不夠細。)
陽光普照:悉達多太子看透了人世間的苦難,悟出脫離苦海才能獲得永生的道理,於是下決心修行成佛。
勞工同盟:試著將蟲變成龍的過程。
揮灑:見生、老、病、死而思超脫之法,見一位比丘(和尚)持缽執杖走來,覺的這是此生行的路。遠離國家進入深山之後,先行苦修,突然體悟到:苦修使修行者追求折磨身體的形式,而並不關心內在的寧靜。他想起曾經坐在閻浮樹下進行沉思而達到的寂靜的然後,菩提樹下七七四十九天靜坐,魔王之怨恨得到降伏之際,悉達多正確真實的得大道,覺悟成佛。(唐子:揮灑沒說出過程。)
李後主:我覺得就是兩點:1是舍棄了人世的一切執著,2是找到了真正可以得道的修煉方法,就是正確的修煉方法。
宮常銘深:悉達多經歷四次遊覽城門的特殊境遇後,促使他內心深處的感悟,於是他為了普渡眾生毅然出家,經歷六年的苦修和磨難得到覺悟,於是在菩提樹下發誓打坐進入禪定而得大智大慧,覺悟得道。(唐子:宮常的概括比較好,這是一個思路和方法,值得學習。)
李後主:很好,同學們的回答值得我學習,我們都需要這樣的訓練,這樣的話,和別人說話就能提高效率,能盡快知道別人的意思,也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唐子:我的概括如下——前六世紀,迦毗羅衛國、文武全才的王子喬答摩,19歲舍妻兒別王宮入深山,論辯思索五年,苦修六年,30歲時行中道修行,於菩提樹下禪定頓悟成佛。
宮常銘深:我個人認為這些敘述應該都是史實。為什麼釋迦牟尼能夠舍棄世間的榮華富貴、快樂享受,甚至是世間的責任呢?我覺得除了釋迦牟尼本身與生俱來的深厚修煉基礎(即慧根)之外,還有歷史要安排他完成那個階段的神聖使命更是起到決定的作用,他自身的慧根使他在機緣成熟時獲得大智大慧、大徹大悟,使他不得不舍棄世間種種的挂礙,以期求初轉法輪,弘揚佛法於世間。
豪士:是真實的史實。釋迦認為世間一切都不能長久,即所說「無常」。再榮華富貴、地位顯赫也不能擺脫「老、病、死」。唯有修煉能擺脫「三界」輪迴之苦,超脫「老、病、死」的掌控。再之如果釋迦所說的「大梵天」向馬列的「共產主義天堂」那樣虛無飄渺,發財爭地位來的更實惠、實現自我價值更直觀,那還是當太子,爭王位奪天下的好。
麻生:應該是史時,至於他為何能舍去,這個問題太大了,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他不是人,是佛陀所以能舍去。
劉中正:要我用證據證明這些是不是史實,是很困難的。他能夠舍棄人世間最令人追逐的一切榮華富貴和地位名利,這在我看來才是最重要的!想一想社會的一些人,為了幾個錢,男盜女娼的,都是因為沒有能夠看清人在 「三界無快樂」的緣故啊!悉達多他能舍去一切在人間以為寶貴的事物,得道成佛,固然是由於歷史的某種安排,我想,其中他的神智超群看得清和他有一顆拯救蒼生的心也應該是其中的原因吧?!
仁勇:悉達多少年時代的種種神跡肯定的說都是史實,在古代大德之士顯神跡德事例很多。通過幾次郊遊和看到妃子睡覺的醜態,所感所悟。人生太苦!最後舍棄這些世俗中的才智富貴,決定出家修行。以解脫人生之苦。這一切也許士他使命的所需吧。
杜若:是史實,悉達多從王子到佛陀是歷史的安排,他的歷史使命就是度人和教化世人的。這種大愛就是慈悲心出來了,看眾生都苦。
陽光普照:這是史實。悉達多太子所以能舍棄一切榮華富貴,是因為他悟到了人類精神家園比塵世中的一切都更加美好。
吉祥如意:是史實,遠古時期行神跡,是當時歷史的要求。釋迦經過向內思辨,探尋真理,而不是苦行修為找到的修行正道,故最終成佛。
唐子:看來我們再「為什麼」上思考比較多。
李後主:我相信這些都是史實,釋迦牟尼佛看到了人世的一切都太痛苦,為了得到讓人解脫的法門,他放棄了自己的一切。因為他有大愛之心,他愛的是天下眾生,所以,自我的一切都可以放下。
揮灑:是史實。為什麼釋迦牟尼能夠舍棄世間的榮華富貴、快樂享受,甚至是世間的責任呢?我覺得除了釋迦牟尼本身與生俱來的深厚修煉基礎(即慧根),這些慧根在外面的環境的啟迪下自然讓他去明悟去尋得解脫之法!
紫薇秀士:榮華、享受、權勢等只是人生的表象---色。也許只有盡享色的人才能領悟到這些東西實質上的「空」,才會進一步有所參悟吧。
唐子:我的回答,僅供參考:神奇的降生,獅子吼,仙人看相後嚎哭等可能屬於後來信徒的說法,但摩耶夫人早逝,淨飯王的阻撓,喬達摩青少年時的聰慧和娶妻生子和可繼王位,應是史實,信徒傳播他的事跡才有感染力。各種阻撓對喬達摩可謂安排的魔關,考驗他是否堅定。他能闖過能大舍,因為他有特別的使命和被點化,悟性好,有大根基等。
下面轉題了:注意,問題在最後,前面是引題
比較古希臘,赫拉克里特也舍去了王位,說了很多「神話」或「魔語」,卻似乎沒有能夠成聖成佛(好像也沒成魔),可為什麼悉達多太子修成了佛陀?
勞工同盟:古希臘人沒有修煉根基。
劉中正:赫拉克利特是位孤傲的隱修者,起初靜悄悄的在愛菲斯王宮裡修行(修道、修佛、修魔尚待考證),當世系要他繼承王位時,便藏到阿爾迪美斯女神廟附近繼續他的苦修。赫拉克利特約60歲時死,修成了什麼,沒人知道。可為什麼悉達多太子卻修成了佛陀呢?我覺得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修煉方法是否正確——赫拉克利特只修身,而悉達多太子修心。「形體雖然端好,但心志不正,不過是一個皮囊盛著一堆臭穢罷了!」一堆臭穢如何成佛呢?
杜若:因為悉達多注重的是心法,他是實修,就是真正的修煉。
燕雲十八騎: 因為赫拉克里特的東西是哲學,其用也是為了訓練騎兵海盜過來的古希臘人。而悉達多走的就是一條。因為赫拉克里特的東西是哲學,其用也是為了訓練騎兵海盜過來的古希臘人。而悉達多走的就是一條身體例行「戒、定、慧」的修煉之路,赫拉克里特沒有修煉,又如何成佛。(宮常銘深:贊成燕雲的觀點,簡而言之:慧根、使命和因緣所定,或是說「神」的安排。)
唐子:我們這裡的討論,對大法弟子講真相,有一定的幫助,對我們自由民運的追求者而言,也是今日媒體撰文和議會討論發言素養的準備。
陽光普照:舍棄王位並不是修成佛陀的關鍵因素,只能襯托出這種行為更加難得。關鍵的是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慈悲心,在悉達多太子身上最主要的就是這一點,所以他可以修成佛陀。赫拉克里特可能就缺乏這一點。(唐子:陽光說得很陽光。)(李後主:贊成陽光普照說的)。
豪士:釋迦牟尼能成佛是歷史的安排,單從哲學看古希臘哲學和佛教哲學中有許多相近的思想。(唐子:豪士進入狀態了,好。)
唐子:有些同學可能沒有準備,那麼就看看,也不錯,下次最好準備,來一次不容易。
李後主:慈悲心及修佛的願望是根基,其次是要有正確的法門,釋迦牟尼的修煉首先符合了這兩點,我想,赫拉克里特可能沒有這兩點。如果慈悲心不大,那就流於智慧的形式,而不能進入明慧的境界。
杜若:道修真,佛修善就是指這個慈悲心啊,所以赫王子修了半天還是常人,悉王子卻可以成佛。
紫薇秀士:釋尊看到人間的種種悲苦、不幸,才有慈悲感,進而盡力磨難終成正果。這是歷史是有規律可尋的也就是歷史的必然。(唐子:秀士只回答了一半。)
吉祥如意:佛是一個層次的標準,釋迦的內尋參悟,不像外求的修煉方式是正法大道。這是他答道我的層級的原因。赫的修煉層次可能不在佛的層次(李後主:吉祥如意,是不向外求。你剛才這個錯字可容易讓人誤會啊。)
唐子:我的參考回答——兩個人的歷史使命不同,赫王子是傳辯證法的鬥爭性哲學思想的,是個哲學家就可以了;而悉王子是要傳羅漢法和菩薩法的,所以須修成也能修成佛。
杜若:兩句話:凡某種文明的末世幾乎都會出現富而失德、社會腐化的狀況。而往往也是這時候,會出現一些具有特殊使命的神奇人物(神人或聖人),釋迦牟尼就是印度婆羅門吠陀教末世特地來為修煉出家佛和佛教文化奠定基礎的。
麻生:又是一句話概括:早法末新法生,宇宙這法生生不息,如現今的釋迦佛法末宇宙大法生一樣,同時也是神意所行。
燕雲十八騎:神利用古印度的種姓隔離制度和婆羅門教的腐敗魔變給佛教修煉文化的登場起到了催產的作用。。(唐子:燕雲的很精煉)
揮灑:婆、剎兩階層就因為特權而跟以前的達羅毗荼人的高階層一樣腐化奢侈起來,宣揚的佛,神化中完全邪魔化,殺生供牲,人心魔變,往往也是這時候,會出現一些具有特殊使命的神奇人物(神人或聖人)(唐子:揮灑開始進入狀態)
李後主:這和老子在中國的降世的意義是一樣,人心敗壞,需要心法約束,另一方面,也是為修煉文化奠基。
紫薇秀士:凡是皆有因果,度和婆羅門教的腐敗魔變就是因,佛教的普度眾生就是果。沒有道德敗壞、人心不古,又何來聖人匡正世道、人心呢?
劉中正:人世間垃圾污穢多了,就有聖人出來掃一掃。
唐子:大家的思維比較抽象,燕雲的具體。我的參考——古印度種姓隔離歧視型的階級鬥爭及特權,所致古印度婆羅門教文明的末世腐敗,歷史需要釋迦牟尼似的神聖者來刷新古印度文化,過程中度人及振興道德。
杜若:在神看來,人類社會是最骯髒的,人惟有修煉才能解脫
李後主:這些現象都給悉達多王子不同的啟示,使他對自己要走的路逐漸明朗起來。這些現象出現在太子面前,就是上天在啟發他要他走修煉的道路。
麻生:這些事讓喬達摩想到了人的生老病死的規律,生命的無常在人的層次,人的境界的表現讓他沉思著如何超越這一切,對與生命的真諦的尋找,啟發了他先天本性的真念,促使他走向了一條超越世俗,常人的佛陀之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