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端午詩詞」欣賞

發表:2008-06-08 15: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中,吟詠端午佳節盛況的詩不少,中國歷代著名詩人幾乎都有"端午詩詞"留世。在這裡,我們採擷幾首,感受端午的獨特魅力。

唐代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反映了端午佳節最盛大的民間娛樂活動--競渡,歷來為人傳誦。詩云:"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紅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為把競渡的熱鬧場面加以襯托,詩人寫道:"兩岸羅衣扑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連婦女也梳妝打扮,出來觀看,一飽眼福。可以想見,江邊是何等熱鬧。接著詩人筆鋒一轉,由明快而變熱烈:"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挂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那緊張熱烈的競渡氣氛,頓時躍然紙上。

在端午節中,由於食粽的風俗盛行,因此在歷代詩人筆下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唐代詩人鄭谷"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的詩句,反映了當時吃粽子的普遍。

在古代吟詠端午節詩詞中,有的是反映離愁別恨、觸景生情這方面內容的。如唐代殷堯藩的《同州端午》詩:鶴髮垂肩展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充分表達了作者長期離鄉背井,而今返里歸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宋代詩人黃公紹的《端午競渡棹歌》中道:"月明中,月明中,滿湖春水望難窮;欲學楚歌歌不得,一場離恨兩眉峰。"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

明代詩人高啟在《端陽寫懷》中也寫道:"黃傘迴廊朝旭淡,玉爐當殿午熏微,今朝寂寞江邊臥,閑看遊船競渡歸。"說明詩人對"競渡"根本不感興趣,卻另有一番心事。

千百年來,這些詩歌依然能讓今人感受端午節的獨特魅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