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見:造假,上升為"國家利益"

作者:管見 發表:2008-08-18 14:0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美國總統布希來北京出席奧運會開幕式,他看中美籃球大戰,看游泳比賽,看沙灘排球比賽時不禁技痒,還脫下皮鞋親自上場,有報導說,這是在中國展現了美國"自由隨興"的文化,使北京人"突然覺得這小老頭挺可愛的"。

現在回過頭來看,史比爾伯格(左,右為張藝謀)辭去北京奧運會藝術顧問一職是否有些先見之明?

相比之下,主辦奧運會的中國,就大不相同,各種活動,從所謂"聖火傳遞"到視全民為敵的安全防範,似乎是不弄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就不肯罷休。這也算是在情理之中,畢竟好不容易爭取得來的主辦權利,若不"政治化"一番,若不在"形象"上下一番苦功夫,反倒是有些奇怪了。

然而,世人大概都不會想到,最是不能疏忽的開幕式,卻接二連三地傳出內幕,造假的真相逐漸地展現,讓人目瞪口呆。

較為簡單的兩項,是"假唱"和"大腳印焰火"視頻,因為不能埋沒幕後英雄,不經意間將真相透露了出來。

開幕式開場時的一曲童聲版《歌唱祖國》的革命歌曲,使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大為感動,沒想到卻是"假唱"。一般的"假唱",畢竟還是歌者自己的聲音,因顧忌音響效果而對口型,倒還情有可原,而這一曲革命歌曲的"假唱"其實是"雙簧",卻又沒有像"雙簧"演出那樣明白告訴觀眾是"雙簧"。

據說,奧運開幕式節目單上寫的是,A角楊沛宜,B角林妙可,但是全球觀眾在屏幕上看到的是"B角"以歌者身份出現,而總導演張藝謀在開幕式結束後面對媒體時稱,九歲女孩林妙可的清唱最令他感動,對真唱者楊沛宜隻字不提。B角替換了A角,就這樣輕描淡寫,而點燃主火炬也有B角熊倪,張大導演則沒有忘記感謝熊倪,這不是很耐人尋味麼?

無論總導演張藝謀是否對"雙簧"知情,開幕式的現實,是刻意為了所謂"國家利益"而欺騙全世界數十億觀眾,而且極其無恥地把兩個天真可愛的女孩子像牽線木偶一樣地耍弄。據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領導"提出"必須要改變"聲音,而決定公開上演"雙簧"卻又掩蓋"雙簧"之真相,居然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大腳印焰火"之創意令人印象深刻,它的實施據說也真有其事,但電視報導的表現力其實有限,於是退而求其次,在轉播時插入了事先製作的視頻,卻又拒絕對全球觀眾說明真相,讓人誤以為是真實拍攝,就弄巧成拙,把這一富於創意的過程弄砸了。

較為複雜的,是那個聲勢浩大的"千人缶陣"。若沒有解說,人們不會想到那是"擊缶"表演,而聽到解說,許多人會聯想到當年趙國藺相如在趙秦澠池峰會上逼迫秦王"擊缶"的故事,但多數人一時不會察覺何以"擊缶"的聲音其實如同鼓聲,不是"擊缶"的聲音。

但是,高度保密的開幕式既然公諸於世,就免不了有識之人要推敲其中的奧秘,同時,有關報導透露了內情,評論就免不了了。

報導說,導演張藝謀和執行導演張繼鋼的要求是,開幕式上的鼓樂表演,要表現《論語》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意思,要別開生面,展現出泱泱大國的好客風範,也就是,要的是和鼓相似的、能表達中國的打擊樂器,但不是鼓。那到底用什麼呢?據專家說,以往聽說過在缶上蒙皮敲擊的事例,於是編導們大喜,認為 "蒙上皮的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這當然不錯,然而問題是,《呂氏春秋•古樂篇》說,堯命質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來敲擊,是為土鼓。就是說,缶在這裡只是作為土鼓的輔助材料,"缶上蒙皮敲擊"是擊打其皮面,亦即擊打土鼓,不是擊缶。缶屬土類型樂器,而鼓是革類型樂器,土音與革音,人們不難分辨。開幕式上的"缶陣",擊打的應該是現代人製作的"缶鼓",發出的是革音,而指導"缶陣"的本來就是"鼓組"編導,表演的也是擊打"缶鼓"。現代人用汽油桶改制為鋼鼓,擊打時發出金音,已經不是傳統發出革音的鼓,但它既然名為鋼鼓,畢竟表明瞭金音的來歷,而開幕式實際用"缶鼓"千人大陣而名為"缶陣",卻未出土音而發革音,不是很有笑話的意味麼?

害怕被人批評"沒文化",就拚命塞進許多的"中國元素",到頭來顯現出來的,是充斥著"元素"而缺乏其靈魂,看來還是"沒文化",或者說,"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

從電影《英雄》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千人"缶陣",看來張藝謀導演真是很喜歡貌似秦軍強大陣容的兵陣。劉軍寧的評論一針見血:"可以看出,張藝謀與秦國政治 有密切聯繫"。不過,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也這樣頑強地表現對秦王朝之"文化"的迷戀,未免大煞風景。有意思的是,藺相如在澠池峰會上逼迫秦王"擊缶",否則"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秦王逼迫趙王"鼓瑟"在先,讓別人丟面子,自己的面子也沒有保住。相比之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數千人的"缶陣","擊缶"以迎世界,儘管意在笑迎"有朋自遠方來",看上去卻是在摹仿強大的古代秦軍而咄咄逼人,難怪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主持人要覺得令人生畏了。

眾多表演者的整齊劃一,以及整個北京奧運組織工作所突出的整齊劃一,看上去未免令人心生畏懼,而他們追求的據說卻是"和諧",這場開幕式突出的,也是一個"和"字。這裡面的文化涵義,是必須推敲的。

李怡在其評論中指出,明代朱熹對"和為貴"注曰:"和者,從容不迫之意",即"和為貴"的根本要義,在於自然和順與從容不迫,而《論語》關於"和"的論述,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承認和尊重'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有這種承認和尊重,就可達致人際、社會、國際之和諧。若不承認和尊重人心之不同,硬要追求表面上的統一,強要千人一面、眾口一聲,那麼表面上是'同'了,但卻是'同而不和',無法達致和諧"。在這個意義上, "開幕式宣揚'和',卻以'同'來表現'和',雖悅目,但少了讓人感動的人性,少了獨特個性,少了自然"。不是要追求有文化麼,不是要表現"中國元素" 麼,對"和"文化一推敲,就露出了中國共產黨所謂"和諧"的馬腳。

原來,中國傳統的孔子學說,並不絕對排斥現代的自由、民主之觀念,反而有許多相通之處,因為孔子以"周禮"秩序為宗旨,對制約君王之權力自然有所考慮,後代帝王尊崇孔學,則未必真的崇拜孔子。孔子學說有其內在的鋒芒,後代帝王要將它塑造為統治者的意識形態,就要磨滅其鋒芒。當代的中國人,對於古代思想家的 "和",當然要注重它的"從容不迫之意",秉持君子之"和而不同",與時俱進,即為當今自由、民主之普世價值。

然而,中國共產黨現在也竭力表現,提倡"和諧",連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也竭力表現那個"和"字,卻是"以'同'來表現'和'",終於還是小人的"同而不和",而非君子的"和而不同"──特殊利益所在,寧可作小人,也不能接受"和而不同"。

於是,人們看到,所謂"和",正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最為離譜之處。

其它的造假,儘管也很離譜,終究還算各有其道理,而這開幕式能夠不辱使命,用高超的藝術手法"以'同'來表現'和'",以小人之"同而不和"代替君子之 "和而不同",將中國古代先賢的"和"文化之魂,悄悄地代之以共產黨新型專制之魂,準確表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統治觀念及其所謂"國家利益"。這樣,傾國家之力打造出這一場華麗絢美的大戲,在眾目睽睽之下突出那個"和"字,實際背棄了"和"的文化精神,實在堪稱"造假"之登峰造極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世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