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水稻不怕淹水基因

作者:湯佳玲 發表:2009-10-10 14: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超完美水稻"可望誕生!繼抗寒、抗旱等水稻基因之謎一一解開後,臺灣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團隊也找到了水稻抗淹水基因"蛋白激(CIPK15)",論文刊登在隸屬"科學"集團的國際期刊"科學訊息傳遞"(Science Signaling),未來若透過基因改造,將有助於不耐淹水的穀類作物生長,有利全球糧食增長。

可透過蛋白激?發展基改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指出,全球三大糧食作物水稻、玉米與大麥中,唯有水稻是可以耐得住淹水的,其餘兩種遇上豪雨或颱風,就無法收成,產量暴跌。

余淑美率領的團隊,瞭解糖如何透過訊息傳達控制水稻發芽與生長,如今更進一步發現了在糖之上還有一個"蛋白激?"的基因,與水稻耐淹水和根部的發展息息相關。

研究團隊發現,當水稻種子在淹水狀態下,將缺氧訊息傳遞到蛋白激?,調控後透過糖訊息傳遞途徑製造澱粉水解?(amylase),然後將澱粉轉化成糖,同時大量製造酒精脫氫 (alcohol dehydrogenase)而將糖發酵產生能量,讓種子得以在水中發芽。待小苗快速生長至水面可以呼吸更多空氣後,根部以同樣原理製造碳水化合物及能量,水稻因此可以在半淹水狀態下成長。其他穀類作物及雜草並沒有這些能力,因此無法在水中發芽及生長。

如果未來通過水稻基因改造食品安全評估,將能增加其他穀類作物耐淹水的能力,併進而增加人類糧食的產量。另一方面,"蛋白激 ?"基因下游的其他基因作用,也將改變農夫育種模式,現行水稻插秧方式,可改成直接播種,減少對植物根部的傷害,也可節省人力。

臺灣需求不高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菲律賓已成功育種不怕淹水的水稻,東南亞國家由於雨季長,水患特別嚴重,因此特別需要此一品種,而過境臺灣的颱風帶來的水災,通常很短,需求性恐不像東南亞國家那麼強。

臺灣農糧署副署長游勝鋒說,水稻本來就是種在水裡,要實際應用,要看到底耐水程度如何?是全淹?還是只能淹一半?能淹幾天?不過,該研究對於減少水稻的水災災害,應有正面的幫助。

来源: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