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說踏青

發表:2010-03-31 00:1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這話說的在理,春天萬物甦醒滿目蔥蘢,正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踏青不僅可以鍛練身體,還可以在青山綠水間陶冶自己的心情。所以,歷代文人墨客更是與踏青結下了不解之緣,吟詩作賦,為春遊大抒雅懷。

踏青,古時也叫行青、探春、尋春等,古人在春季裡都有踏青遊樂的習俗,人們聚親約友,趁大好春光到郊外遊玩,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踏青之俗早在漢代已經形成,到了唐代更為盛行。杜甫的「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即是當時踏青盛況的真實寫照。人們踏青歸來,個個簪楊戴柳,家家楊柳滿檐,故有「滿街楊柳綠如煙,劃出清明三月天」的詩句。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新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語言樸素,情景交融,錢塘湖早春的美景讀之如見,呼之欲出,彷彿人身臨其境了。

宋代吳惟信的《蘇真堤清明即事》卻是一幅因戀春而留連忘返,以至日暮而歸的春遊畫卷:「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真可謂文情並茂,膾炙人口。像徐元傑的「花開紅樹亂鶯啼,草上平湖白鷺飛。風和日麗人意好,夕陽瀟鼓幾船歸。」孟郊的「日日出兩園,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蘇軾的「踏青游,拾翠惜,襪羅弓小。蓮步裊。腰支佩蘭輕妙。行過上林春好。」也都是妙筆生花,各具特色。

自唐後,宋代的踏青春遊愈加盛行。詩人王令就以《春遊》為題,賦詩一首:「春城兒女縱春遊,醉倚樓臺笑上樓。滿眼落花多少意,若何無個解春愁。」通篇詩文在盛與衰、熱鬧與孤獨、歡樂與悲愁的對比中,把由春遊而產生的獨特感受意味深長地寫了出來。詩人陸游春天到郊外踏青,也寫下了令人心曠神怡的《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廓,水漲江流近驛亭。客鬢不如堤上柳,數枝春動又青青。」短短四句,詩人踏青時的所見所聞便躍然紙上。

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有一年踏青,看到蝶飛鳥鳴,隨口吟出一首《春詞》:「春風、春暖、春日、春長。春天蒼蒼,春水漾漾。春蔭蔭,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門庭春柳碧翠,階前春草芬芳,春鳥啼遍春堂……」全文46句,內卻嵌入了54個「春」字,自然流暢,回味無窮,可謂描盡踏青時的美好風光。清代吳友如的《清明節放風箏》「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就是清明民間體育娛樂活動的寫照。

来源:中國經濟網-華夏文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