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藏品秘聞

發表:2010-05-08 23: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故宮臨摹畫家及鑑賞家張瑞根日前在一次講座中,講述了故宮藏品很多鮮為人知的秘聞,比如唐代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圖》原本曾被人當廢紙等。

宮廷畫家須為進士 

張瑞根說,由於書畫較難保存,加上戰亂,中國宋代以前的名畫,很多都是臨摹品。如要鑑賞唐代畫作,可從絹本質地鑑賞,因為宋代以前的絹本質地較粗糙,畫在「帛」上,很難畫到很精細的線條。

他又指出,歷代宮廷畫家,都必須是進士級,考全國三十六名之內為進士,因此,宮廷畫家都是很有學識的文人畫家。而宋徽宗自己更組織一個畫家團隊,很多畫作都是這些畫家畫的,然後由他題字,因此,今天看到有宋徽宗題字的畫,不一定是他本人畫的。他並說,今人能夠看到古畫真跡,最大功勞是宋徽宗創造了宋裱,這些畫在裱好後並一直藏在宮廷中,因而可保存得較好。 

張瑞根還分享了一些名畫的有趣故事,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原作應是貼在床邊的裝飾品。他說,唐代橫幅的畫,多是張貼在床邊,並分成三段,因當時的床都是分成三部分。而直幅的山水畫,多是用作屏風,因此,當時的山水畫正反兩面都能看到有山水。 

  
《韓熙載夜宴圖》 局部

又如《韓熙載夜宴圖》,是南唐時期李後主派畫家顧閎中畫的,原因是當時韓熙載無心作官,夜夜笙歌,於是李後主派顧閎中到韓熙載家中,如偵探般觀看韓熙載的生活,要顧閎中在三個月內把實況畫出來。張瑞根在多次摹臨此畫時,發覺這幅畫單是臨摹最快也要五個月,不可能在三個月內可創作並畫好,他認為畫中很多仕女的部分,是畫家根據太師父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作者)的仕女畫來畫,以求能趕快在三個月內完成畫作給李後主看。

《神仙圖》曾當廢紙 

張瑞根在故宮臨摹名畫三十多年,對每幅畫的背景、流傳故事、所畫內容,都經過深入的研究,他並研究各家各派的筆法,才能運用不同的筆法去臨摹作品。每每在臨摹的過程中,發現古畫中有時也有錯處,例如畫家在畫前朝的典故時,卻在畫中出現不是該朝代的產物等。

    
《八十七神仙圖》局部

他又指出,唐代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圖》,應是有殘缺的作品,因為在道家中,八是最高的數字,因此,畫作應是八十八或一百零八,而不會是八十七。而且,自古以來,都會畫五嶽代表中華,但這神仙圖只畫了三岳,故應是有些部分缺失了。他說,這張畫作應是吳道子繪於永樂宮壁畫的草稿,但單看稿子已看到其白描線條很精彩。 

張瑞根又往往從臨摹名畫的題字中,瞭解到畫作的流傳故事。如《八十七神仙圖》在宋代流入民間,被宮廷畫家李公麟在民間看到,原本被人當廢紙,李公麟出價兩條金條買,貪婪的老闆見狀便不肯賣,要五條金條才肯賣,令李公麟要用官威才能成功買下來。到近代,該畫又流入民間,被畫家徐悲鴻在琉璃廠發現,徐悲鴻幾乎又借又賒地籌措金錢把畫作買下來,放在家中其後卻失竊了,後來這幅畫被發現在香港市場出現,徐悲鴻再幾乎傾家蕩產把畫買下來,因此該畫可說是徐悲鴻的命根子。他還邀請了張大千、齊白石等在畫作上題字。 

各朝畫作色調不同 

張瑞根在臨摹宋代山水時,更是深深感受到宋代山水大家那種寄情山水的情懷。他說:「真的是從山水看出眼淚來。」宋代很多山水大家,官場上不如意,便把個人的痛苦經歷融入山水中,把心事也抒發出來,他說:「你會看到他們畫的枯草,都融入了感情,但畫的遠處仍有亮點,反映他們仍希望國家太平,思想內容很是豐富。」 

此外,在臨摹古畫時,對各朝代的顏色也需仔細研究,他指出,唐代的綠帶紅,宋代的綠帶黃,元代的綠帶藍,各種色彩都是慢慢研究,調校出來的。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