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會帶來通脹

作者:葉檀 發表:2010-07-07 15: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從7月1日開始,河南、深圳、陝西、安徽、海南等地開始上調最低工資標準。除了深圳,其餘各地增幅都在20%以上,其中海南一類地區的工資增幅是31.7%,位列全國之首。

一場分配制度的大改革已經到來。此次分配體制改革的完成過程,將伴隨著城市化進程、工業化進程的大致完成,而收入分配體制有望逐漸轉向激勵機制主導。

經濟結構調整已到關鍵時刻,以往的低薪與低資源價格對應的是出口主導的經濟模式,而目前內需與投資主導的經濟模式需要收入分配機制、資源分配方式的大變革,需要建立完善基本的社會保障體制與全民信用體制。

無論是國際市場遭遇的貿易壁壘還是2萬億美元以上的外匯儲備,都在印證,就外部環境而言,低價品出口主導的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持續。硬幣的另一面是,國內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產能過剩壓力,中低收入者對提高生活質量的期待。

完善分配體制絕不等同於均貧富。一個健康的經濟體靠合法的稅收體制支撐,我國收入分配差距與基尼係數顯示收入分配過於懸殊。政府與企業存款上升而居民所佔比例每況愈下,說明我國的稅收體制存在漏洞,高收入者並未盡到應盡的社會責任,低收入者未能享受隨經濟發展而來的成果,導致社會運轉成本增加。

收入分配懸殊的影響已體現出來,比如在初期工業時代過早培育了一批食利階層,打擊了實體從業者。在產能過剩沒有成為主要矛盾的時代,實體經濟從業者還能維持一定的利潤率,隨著產能過剩日益突出、行業壁壘有增無減,從2007年開始有大量民間資金從產業資金變身為投資資金,所謂的溫州炒房團事實上是進入投資品市場的民間資金。從事專業投資並不是錯誤,但這對於尚處於工業化、城市化中期、投資率仍在35%以上的現狀來說,並非幸事。

另一個問題是,收入分配改革是否會帶來可怕的通脹?日本與俄羅斯的例子可以給我們帶來些許安慰,不改革分配體制、不對貨幣發行負責的國民收入倍增計畫是通脹的同義詞,反之,負責任的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則是勞動生產率提升、民富時代的標誌。

始於上世紀60年代的日本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奠定了日本從1960年到1990年的經濟二次騰飛基礎。到1968年,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在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實行的1960年到1973年,日本人均實際國民收入甚至增加了兩倍,失業率也保持在1.1%-1.3%的超低水平,日本經濟迎來黃金期卻沒有迎來通脹惡化期,讓所有痛斥國民收入倍增計畫的人啞口無言。其中並無訣竅,日本政府不是通過濫發貨幣,而是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民間投資實現國民收入倍增。從1952年到1970年,日本私人投資的數字增長超過10倍。

另據2007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俄羅斯國民收入增加並未引發惡性通脹。1999年至2006年,俄羅斯的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約6%,經濟總量增加了70%。期間俄羅斯人的工資和人均收入增加500%,扣除通脹後,人均收入實際增長超過200%。8年間,俄羅斯的人均實際工資和人均實際收入的增長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長速度高出兩倍。

回顧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高通脹時代,均經歷了數年的高貨幣發行與高投資期,而後才是收入小幅上升,最後物價上漲或者資產品價格狂漲。所謂的收入推高通脹是倒果為因,通脹是貨幣濫發下的蛋,在一個勞動力供應充分、博弈平臺不充分的國家,勞動力收入從來不是通脹的主因。

最讓人擔心的不是國民收入倍增計畫,而是在國民收入倍增計畫實施期間,貨幣發行失控、行業壁壘無法打破、企業效率下降。如果我們不改革分配體制,所謂國民收入倍增不過是壟斷企業、權貴企業高管百萬年薪、千萬年薪翻番的藉口,是一場資本與既得利益者的盛宴。

来源:中國證券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