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國際歌》本來面目

發表:2011-02-13 14: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國際歌》原本是法國工人詩人、巴黎公社戰士歐仁·鮑狄埃於1871年公社失敗時創作的一首長詩。在鮑狄埃去世的第二年,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為長詩譜曲,從此,這首歌流傳開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國際歌》的原名,它的法文名字「L、Internationale」,其實是「國際工人協會」,當時簡稱「國際」(後被稱為「第一國際」)。這首歌後來被稱為《國際歌》,大抵與此有關。

中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在將《國際歌》譯為中文時,出於音樂節拍的考慮,將歌中的「Internationale」音譯為「英特納雄耐爾」,是一個重要貢獻。瞿秋白曾對曹靖華說:「‘國際(英特納雄耐爾)’這個詞,在西歐各國文字裡幾乎是同音的,現在漢語用了音譯,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時可以和各國的音一致。」此後,不同譯本也有將「英特納雄耐爾」譯為「國際共產主義」或「共產主義世界」的,但它作為「國際工人協會」的本義,人們往往不甚留意。

《國際歌》在傳播過程中曾被譯為多種文字,由於各國歷史、文化的差異,今天的《國際歌》,其用語和表達較之原文已有較大出入。比如「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在法文中「熱血」應為「理性」;「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在法文中「一無所有」應為「一錢不值」等。然而,《國際歌》發生的最大改變,並不是不同語言的翻譯問題,而是其版本是否完整的問題,這是許多歌唱者都不知道的。國人熟悉的中文版《國際歌》有3節歌詞,這其實是照搬蘇聯的結果,而鮑狄埃的原版作品,卻有6節歌詞。

1900 年12月,正在從事秘密鬥爭的列寧,將《國際歌》的第一、二、六節和副歌歌詞刊登在《火星報》上。瞿秋白在將《國際歌》譯為中文時,是參照俄文版,從法文版轉譯而來的。早期的中共組織,是共產國際的一個分支,很大程度上受蘇聯影響,因此,《國際歌》也參照了俄文版的格局。瞿秋白在其譯本說明中曾披露過這一事實:「法文原稿,本有6節,然各國通行歌唱的只有3節,中國譯文也暫限於此。」《國際歌》歌詞刪減的理由是什麼呢?這需要從原歌詞中去找答案。

2000年3月24日的《解放軍報》刊登了《人民文學》原副總編輯、著名文學翻譯家綠原先生的文章——《〈國際歌〉譯文改動真相》。為了對照,綠原先生用「公約數式的漢語」將鮑狄埃的法文原文進行了翻譯,未列入通用版本的第三、四、五節歌詞如下:

……(第三節)國家在壓迫/法律在欺騙/賦稅把倒霉人敲榨/富人不承擔任何義務/窮人的權利是句空話/仰人鼻息的苦惱受夠了/平等要講另外的法律/沒有義務就沒有權利/它說/同樣/沒有權利也沒有義務/(第四節)那些礦山和鐵道的大王們/騎在人頭上令人心驚/除了劫掠勞動果實/他們可曾幹過別的事情/眾人創造的一切都落進了/這些傢伙們堅固的保險箱/人們宣布歸還他們的一切/只希望享有他們所應享/(第五節)大王們用夢想麻醉我們/對自己人講和平/對暴君要作戰/要在軍隊中間鼓動罷工/朝空中揮舞槍托/把隊伍解散/如果他們/那些吃人野獸/堅持要我們去當兵/他們很快會明白我們的子彈/屬於我們自己的將軍……歐仁鮑狄埃,巴黎,1871年6月。

它們之所以被刪減,除了歌詞全文太長,不適合群眾演唱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呢?有人曾有這樣的擔心:這三段歌詞如果也像一、二、六節歌詞那樣廣泛傳播,是否會在少數工人中產生無政府主義、平均主義與和平主義思想?

来源:同舟共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