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被捕 德政界呼籲中止啟蒙藝術展(圖)



由德國3家著名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的"啟蒙的藝術"展覽正在北京舉行.

上週,在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啟蒙的藝術」展覽剛剛開幕,參展的有3座著名的德國博物館,展現歐洲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的重要藝術作品。德國政府也為這次展覽提供了資金。而在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被捕之後,不少德國政界人士要求立刻撤展。

18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其踐行的核心價值是自由精神、獨立人格、天賦人權、寬容理性。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和巴伐利亞國家繪畫收藏館此番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在天安門廣場邊展出啟蒙時代的藝術品。這項展覽也得到了德國聯邦外交部的大量資助。

但是啟蒙運動的核心價值離現實中的中國依然很遠,中國當局近期對異議人士採取的一系列強硬措施就是明證。藝術家艾未未週日在北京機場被警方帶走,至今音訊全無;德國政府已經就此提出抗議。而在野的綠黨人權事務發言人貝克(Volker Beck)則認為,這遠遠不夠:

「我認為目前的抗議太過謹慎,而且自相矛盾;一方面抗議,另一方面卻沒有採取明確措施。中國政府不會從中讀出清晰的信號。」

貝克現在要求,「啟蒙的藝術」必要時應撤展,因為正是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藝術創作自由代表了啟蒙運動的精神,這些理念也應該是這次展覽所應該展現的。而對艾未未及眾多異議人士的強硬做法,則是違悖了啟蒙運動的理念。貝克認為,聯邦政府應該公開要求中國當局釋放艾未未並邀請其去啟蒙藝術展發表演講:

「如果中國政府不釋放艾未為,那就應該在這個展覽上承擔後果,必要時應當撤展,德方收回展品。」

即便在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內部,也出現了對這個政府出資的展覽的反對聲音。該黨議會黨團的人權事務發言人瓦茨(Arnold Vaatz)說:

「我同意綠黨的這項要求。之前人們天真地希望這場展覽能夠觸動中國的領導層,能夠使他們接受歐洲的啟蒙理念。而事實上,中國政府將這場展覽用於展現其強勢。」

不過,瓦茨並不認為,這場展覽會因此而中斷。他還特意強調這不是執政黨或者政府的立場,只是他個人觀點。

柏林藝術學院院長史泰克(Klaus Staek)也強烈批評艾未未被捕事件,但他不認為撤展是正確的做法:

「這個展覽已經籌備多年。我認為我們不應低估藝術的力量。一個取名為‘啟蒙的藝術’的展覽可不是什麼普通的展覽,而是和啟蒙時代密切相關的,同樣密不可分的還有言論自由、人權、博愛等,我們至今仍受惠於這些理念。我贊同通過接觸促進轉變的說法。」

就在被捕前不久,艾未未剛透露他計畫在柏林置辦一間工作室。此前,他在上海的工作室已遭強拆。而艾未未究竟能否出現在柏林,現在則取決於中國當局。

「啟蒙在中國意味著什麼?」

德國媒體認為,在北京舉辦的「啟蒙的藝術」展,未能充分體現啟蒙精神,反映了策展人的過於謹慎;儘管伴隨展覽的對話項目是促進理解與交流的好主意,但是中國官方將啟蒙文化與個人自由權利完全割裂開來。

《法蘭克福匯報》(4月1日)的評論寫道:「展覽的所在位置很明顯:博物館東邊是國家安全部,西邊是天安門廣場,52年前毛在那裡宣布人民共和國成立,22年前民主運動被血腥鎮壓,今天,外國記者沒有明確的批准根本就不得入內。就在那裡,‘啟蒙的藝術’在重新啟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與一個關於中共領導下中國崛起的宣傳展唱對臺戲。這對德國的文化戰略家們來說,聽起來像是一個有價值取向的文化對話的範例。」

這篇題為「啟蒙在中國意味著什麼?」的文章說,柏林、德累斯頓和慕尼黑的三家國家藝術館長們,「從一開始就堅持,既不是政治的也不是文化史的展示,而是藝術展,通過繪畫自身的邏輯來顯示,啟蒙在哪些方面至今對歐洲如此重要。」

文章認為,「問題在於,在藝術史中,眾所周知,根本就沒有一個‘啟蒙的藝術’類別。」 「無論所圖解的是時代的何種主導思想,……這種變革幾乎從不在藝術形式本身上清晰可辨。」

作者寫道:「參觀者所獲得的深刻印象是策展人謹慎而精心安排的,即18、19世紀的新思想如何反作用於歐洲的不同生活圈子。……不要以為所有這些對中國參觀者沒有吸引力,大城市的中產階層業已產生迅速增長的藝術觀眾群,他們珍惜能夠觀賞外國原作的任何機會,並且對此已有充分的瞭解,正可以詳細深入。」

「關於啟蒙的文化史影響,所展出的直觀藝術品如此之多,可是,它們對啟蒙本身所顯露的卻顯而易見地少而又少。‘相信我們自己,一切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要勇於運用自己的才智’,這兩句名言鐫刻在門廳裡伏爾泰和康德的半身雕像基座上。 但是,相對於這些警句的革命性新意,人們看到的藝術本身並沒有獨具一格,而且在展覽中也看不到那個時代的尖銳衝突,既沒有反對羅馬教廷的論戰,也沒有反對君主專制的革命。」

中共對「啟蒙」並不陌生

該報指出,「對中共宣傳部門來說,‘啟蒙’是一個熟悉的、積極的詞彙,因為它是1919年反儒教的‘五四運動’的關鍵語匯,中共就是從這個運動中產生的。儘管這個概念在80年代成為批評共產黨的座右銘,後來具有福柯或霍克海默與阿朵諾(Foucaults, Horkheimer/Adorno)的通俗意義上的啟蒙批評,官方(對這個詞的)好感依然保留下來。」

「所以,在長達一年之久的展覽中,伴隨著討論項目,本是個好主意,德國和中國知識份子可以彼此理解不同的歷史經驗及相互期待。德方墨卡托基金會負責討論項目的一位顧問是慕尼黑的作家和漢學家史蒂曼(Tilman Spengler),中國當局現在拒絕他入境出席開幕式,顯然是因其為獄中的諾貝爾獎得主劉曉波作過一個演講。這種拒絕以荒謬的方式表明,中國官方是多麼徹底地完全將啟蒙的文化與要求個人權利和言論自由相分開,在歐洲,後者正是從前者產生的。通往普世價值的文化政治上的捷徑尚未發現。」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