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經濟利益忽視人權對話」(圖)

發表:2011-06-04 09: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本週六是「六·四」22週年紀念日。而今年以來,中國當局顯著加強了對維權人士及知識份子的壓制。德國政界對此如何看待?如何平衡德國企業在華經濟利益與中國的人權事業?德國之聲就此電話專訪了德國聯邦議會人權事務委員會主席Tom Koenigs。

德國之聲:六四22週年紀念日到了。許多維權人士仍被中國政府軟禁,藝術家艾未未被拘捕已經兩個月了。您如何看人權和這些事件的關係?

Koenigs:我很遺憾,中國政府在過去的22年曆一直拒絕對當年的事件進行調查。相反,他們還監控、壓制遇難者的家人和呼籲澄清真相的人,甚至將有些人投入監獄。自今年2月以來當局的管控更加嚴格。受到壓制的人僅包括艾未未、劉曉波,還有許多其他人,博客作者、維權人士、也包括天安門母親。我聽說,現在政府在和她們談經濟補償的問題,但這是對受害者尊嚴的侮辱。因為她們要的並不是錢,而是真相。中國的人權狀況很讓人憂慮。

對於當局向天安門母親提供賠償的事,有人認為同之前的情況相比,這是個進步。您怎麼看?

我並不把這看作進步。我看到的是,中國政府完全沒有理解問題的根本所在,即受害者的尊嚴。他們沒有被當做受害者,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承認過那場屠殺,沒有做過調查,遇難者的家人一直無法得知,當時發生了什麼,自己的親人是怎麼死的或失蹤的。對他們來說,真相比賠償更重要。如果真的要談補償,那不是一個錢的問題,而是一個尊嚴的問題。

讓我們換個話題。德國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十分密切,但我們看到的是本應發揮「以交流促轉變」作用的經濟界,其實感興趣的只是經濟利益。對此您怎麼看?在經濟利益和改善人權之間能找到平衡嗎?

德國和中國之間有深厚的經濟利益,這是相互的。但人們不能因此忽視有關人權的對話。我認為雙方在公民社會層面的接觸,大學生和學者的交流,以及所有嚮往民主的人士的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對於人權事業來說,這比經濟來往更重要。在獨裁政權下,也可以有經濟往來。但知識份子之間、民主機構間的交流、對話和思想的交流是關鍵和不可取代的,或許這能夠給中國帶來更多自由。

您作為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的主席,會為此作些什麼?


德國聯邦議會人權事務委員會主席Tom Koenigs

當有人權活動人士在中國被捕獲受到不公正待遇時,我們一再向中國駐德國大使提出抗議。我們還努力促進德中知識界的對話。我們也試圖通過關注和傳播有關信息對人權活動者提供支持。當然這很不夠,我希望那些促進兩國經濟來往的人也能加強在後一領域的交流,因為自由是通過多種途徑實現的,也必須多方尋求。我希望人們對人權問題的關注能超過對經濟利益的關注。

您是否認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應該對德國經濟界或其代表施加一些壓力?

施加壓力是很重要的,但壓力必須能起到作用。至今我很少看到這方面的壓力帶來的效果。我認為德國政治家到中國訪問時談到人權問題是正確的,這會讓那些身陷囹圄或受迫害的人不至於被遺忘,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同這些爭取人權的人士及組織進行並保持接觸,這是能夠起到長期效果的。僅僅施加壓力是很困難的,也很難起到作用。有效的是多層面的對話和接觸。我的願望是,在未來幾年,天安門事件受害者的家人能得到一個公正的說法,他們的訴求能得到傾聽,歷史性的調查能確認誰應該為這一事件負責任。

Koenigs先生,感謝您接受德國之聲的專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