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斑馬與驢生下罕見「斑驢」(圖)

發表:2011-08-04 17: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網路圖片)

斑馬和驢交配生下的後代是「斑驢」還是「斑騾」?廈門一座動物園生下罕見「斑驢」讓大陸網友一陣議論,有人說天下大亂,有人批違背造物物種法則,也有人搞笑地懷疑是斑馬「紅杏出牆」。

福建廈門海滄野生動物園昨天凌晨生下一隻小「斑驢」,母親是只斑馬,而它的父親則是一頭驢。福建東南早報稱,小「斑驢」是「同在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的母斑馬與公驢日久生情相愛後自然雜交的愛情結晶。」

這隻小「斑驢」身體和頭像驢、腳像斑馬。據園方介紹,斑馬跟驢子很少跨種交配,這隻像驢又像斑馬的「斑驢」為大陸首例,在全世界也屬少見。

不過海滄動物園的小林說,跟母斑馬「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的公驢其實有3只,他們也不清楚母斑馬到底是愛上哪只公驢並跨種交配,「小斑驢的驢父親是誰還是一個謎。」

這則新聞在網路上普遍流傳,網友留言也辛辣、嘲諷、溫馨兼俱。有人慨嘆「違背自然,譁眾取寵」,但更多人都在是馬是驢還是騾身上打轉。

「藍色水晶」在搜狐社區網一本正經地解釋斑馬的由來,並稱非洲南部平原地區產「擬斑馬」,只有頭部、肩部和頸背有條紋,腿和尾白色。

他毫不客氣地批評,這樣的行為「應該強烈受到道德和輿論的譴責,而不是金錢的崇拜!」

另一網友認為,馬+驢組成了騾子,所以斑馬和驢子的後代應該稱為「斑騾」才對;天津市網友說:「斑馬是驢科!」。

他說,斑馬本來就是驢科,雖然叫斑馬但卻是驢的近親!「只是我們看著像馬所以才叫斑馬,其實人家準確的名稱就應該是‘斑驢’!」

根據百度百科及維基百科的解釋,斑驢的學名是Equusquaggaquagga,又叫半身斑馬、擬斑馬,是普通斑馬的亞種,1883年在南部非洲絕種。不過這種斑驢的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不像海滄動物園的「斑驢」,頭像驢、腳像斑馬。

斑驢遭排擠 母斑馬「護犢」

昨天是小斑驢降生的第二天,但它在「動物圈」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其他動物排擠它,甚至欺負它。不過,母斑馬對其不離不棄。

海滄動物園小林說,小斑驢剛出生,還處於哺乳期,身體單薄,較為膽小,偶爾母斑馬低頭吃草,就有其他動物湊上前來。

小林說,溫順的山羊也時不時直勾勾地盯著小斑驢,趁母斑馬不注意,它會上前用角去頂,馬鹿和梅花鹿也不時上前「助威」。小斑驢經過鹿群面前,這些鹿會 「故意」低下頭,用鹿角去絆小斑驢,有一下差點就將小斑驢絆倒,幸好被母斑馬及時發現。有時候,田鹿會盯著小斑驢看很久,「一臉很不屑」的樣子。

小林說,母斑馬非常疼愛小斑驢,看到小斑驢被欺負會「著急」,顧不上吃草,會把小斑驢護到身邊來,並會上前追趕那些不友好的傢伙,甚至用後腳去踢。

飼養員發現交配現象未阻止

對小斑驢的出現,有讀者質疑:這是海滄動物園為了「炒作」而製造的「怪胎」。海滄動物園相關負責人說,動物園草食區採用散放飼養的方式,讓動物和諧相處,母斑馬和驢之間發生交配,動物園始料未及。

這名負責人說,去年五六月份,斑馬和驢等動物處於發情期,飼養員發現它們有交配現象,由於之前未發生過交配生仔的情況,因此沒有刻意阻止,沒想到母斑馬會懷上幼仔。

讀者質疑:動物園人為地將兩種動物放養在一起,才導致這種情況發生。這名負責人表示,目前,事情已經發生,動物園接下來將加強管理。

他說,動物交配過程中性情比較激烈,如果人為阻止干擾,會被咬傷甚至踢到,因此會在動物發情期,提前干預,以免類似事件發生。

同科不同屬動物 不會關在一起

記者電話連線採訪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國內大型動物園的管理人員,他們紛紛表示,不會將同科不同屬的動物關在一起,以免出現雜交現象。

南京一家大型國有動物園工作人員說,海滄動物園發生這起雜交事件,關鍵是看動物園的出發點,如果是意外,在以後管理過程中應當避免;如果是人工導致斑馬和驢交配產仔,對種群的保育是不利的,也不提倡。他說,獅虎獸的出現,當初是在嘗試、好奇和探究的基礎上,人工進行繁育的,但社會普遍反感,因此,目前不提倡。

他說,建設動物園的意義,一方面是科普教育,另一方面是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未來,動物園也許會對動物進行野外放養。如果將這些雜交「怪物」放養到野外,雖然沒有具體案例說明其危害性,但是不人道,因為它們沒辦法在自然界生存繁衍。

業內人士說,海滄野生動物園發生類似現象,也許是他們之前沒有意料到,今後應該避免。

来源:世界中文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