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奉告的幸福

作者:張閎 發表:2012-10-20 07: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幸福大致相似,不幸各有不同。

最近,中央電視臺《走基層·百姓心聲》節目突發奇想,派出小組四處出擊,深入基層,瞭解公眾生活的「幸福」狀況。長期以來,央視都是幸福生活的鼓吹者,在他們的節目裡,人民群眾總是喜笑顏開,就像童話中所說的那樣——百姓幸福快樂地生活著,直至白髮千古。雖然有時也能聽到悲泣和哀嚎之聲,但央視也總是耐心地解釋,讓人們相信這只是個別的倒霉蛋的不幸遭遇,並不能改變整體「幸福生活」這一鐵的事實。人們也更願意相信這一說法是千真萬確、毋庸置疑的。而現在,央視又似乎仍放心不下,決定要親自深入群眾,實地調查,也免得那些對我們幸福生活持有懷疑態度的人說三道四。於是,央視派出的採訪小組沿途攔截路人,詢問「你幸福嗎?」

料必央視的諮詢專家們讀過幾頁心理學著作,也道聽途說過若干新興的文化理念,他們開始關注所謂「幸福指數」,試圖用採訪調查和指數計算的方式,來設計和建構一個國民幸福體系。據說,專家們不僅要打造「幸福中國」,而且要創造「幸福國際」。撇開「大忽悠式」的花裡胡哨的言辭,這些說法也透露出官方的政經理念的微妙變化。社會發展並非經濟數據的攀升,也不是物質性的積累,而是「幸福感」的提升,將提升國民的幸福感作為政府的一項涉及民生的重要工作,看作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這顯然是對以往相當長時間裏對所謂「GDP」的過度崇拜的一種糾偏。因此,央視這個最重要的官方媒體也開始試圖更新觀念。不論央視的動機如何,但它所得到的回答可以說是如願以償——90%以上的受訪者回答說:幸福。至於個別人士答非所問,不得要領,亦無關宏旨,只能歸咎於他們自己沒有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不過,一個出人意料的回答,微妙地揭示了央視「幸福」採訪的荒謬性。記者與一位打工者之間的問答——「你幸福嗎?」「我姓曾。」——多麼奇妙的一場對話!簡直就是柏拉圖對話的荒誕版,也可以說是「何不食肉糜」的現代版。在這裡,我們無須引經據典地討論「幸福」的哲學,也無須言之鑿鑿地展示「幸福」的經濟學。它是如此直截了當地反映了央視的「幸福觀」跟普通民眾之間的關係狀況——他們根本就不是一類人。他們之間語言不通,根本無法交流。對於一位底層的勞工來說,「幸福」離他是何等的遙遠,以致在他心中根本沒有「幸福」概念,更無法提供記者所期待的關於「幸福」的答案。他只記得自己的姓氏,這是來證明自己的身份的,這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事實上,這幾乎就是他唯一擁有的東西。然而,央視記者根本不關心他是什麼人,他們只需要受訪者配合做一道沒有難度、非此即彼的「填空題」。另一位聽力不好的拾垃圾老人的回答,也證明了這一點。「你幸福嗎?」——這是灰太狼在向喜羊羊發問。喜羊羊已經夠幸福的了,如果灰太狼從它面前離開的話,它會更加幸福。正像一位排隊買票的受訪者所說的那樣:在我回答你們問題的時候,前面有人插隊了。

面對橡皮棍似的印有「CCTV」標識的話筒和突如其來的發問,普通民眾又能說什麼呢?選擇「幸福」,這無須解釋,也無須證明。幸福,至少從表面上看是一樣的和可以溝通的。但選擇回答「不幸」,則純屬個人的特殊際遇,非得陳明不幸的具體性而不能為他人所理解。可是,又有誰願意在電視鏡頭前,對著眾多陌生的眾人來訴說自己的不幸呢?所以,這種既不是深度訪談,又不是問卷調查的,非驢非馬的電視採訪,除了給央視重塑一個虛幻的親民的外觀形象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然而,「我幸福嗎?」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這卻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幸福是不可以設計的,尤其是不可以有他人來設計。幸福乃是個人此時此地的內心感受,既不可讓渡,也不可剝奪。他人和外部力量所能做的,並非增加幸福,而是儘可能避免造成不幸。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的回答意味深長——「你幸福嗎?」「我不知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