釵飾:古代女子做頭多用釵(圖)

發表:2013-03-10 21: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釵是一種頂端有裝飾雕紋、底部有兩股插針的插髮飾物,它最初的形制由兩股簪子組成,後來又變化出豐富多樣的造型,古代女子把釵插於頭部,既有實用功能,又有很強的裝飾效果。」

釵在古代曾被叫做「笄」和「簪」,是女子束髮盤髻的工具,而其最大的作用是裝飾,「釵光鬢影」、「玉釵橫斜」一直是中國古代仕女的經典意象。隨著時代的發展,釵飾的形制、質地也不斷發生變化,無論是金釵、銀釵、玉釵還是荊釵,都是女子們的心中最愛。而在古人心中,釵的分與合也與愛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詩人陸游的一闋《釵頭鳳》千古流傳。而在唐詩宋詞中,還有大量對釵飾的描寫,可見古人對這種飾品的熱衷。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教師曹麗芳將從釵飾的歷史起源入手,講述這種裝飾品在古人審美品位中的重要地位。

釵飾之{演變}

起源結髮需用簪釵固定

簪的本名叫做「笄」,是中國古代束髮盤髻的工具。在古代,漢族的結髮方式,無論是辮髮盤髻還是束髮著冠,都要用簪釵約束固定。曹麗芳介紹說,依據禮制,女子年十五,如已許婚,則結髮上笄,古稱「及笄」,須行「笄禮」,以示成年,可以婚嫁。

在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曾經發現過陶笄。笄是簪的一種,先秦文獻中,因其有特殊的禮儀用意,所以常常與簪並稱。秦漢以後,則混同於簪了。在這些文化遺址中,還發現有錐形、丁字形和圓柱形的骨笄和骨簪。商代,簪的首部開始有了漂亮的彫刻裝飾,如殷墟出土的簪首刻有獸頭、鳥頭等。西周時期,在骨簪上鑲有綠松石,顯得更加精緻美觀,另外也逐漸出現了玉製的髮簪。春秋時代,出現了骨釵,現存最早的骨釵實物出土於山西侯馬春秋墓。秦漢以後,笄改稱「簪,而釵是髮簪的一種變體。漢代劉熙所著的《釋名·釋首飾》中說:「釵,叉也,像叉之形因名之也。」是說釵的形狀像「叉」,所以名「釵」。

中國傳統美學認為平直多滯板,橫斜生姿態,所以釵的插戴多橫斜側,以營造搖搖欲墜、溫婉可憐的柔媚之態,所謂「寶釵長欲墜香肩,此時模樣不禁憐」,因此「釵光鬢影」、「玉釵橫斜」一直是中國古代仕女的經典意象。

流行唐代婦女多戴花釵

釵依其功能可分為素釵與花釵。東漢婦女流行花釵制,常於發間斜插六釵,或再另加步搖。曹麗芳介紹,當時貴族婦女的髮式以高大為美,「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在真發中摻入假髮,梳成濃密高聳的髮髻,是當時貴婦的流行髮式。此種髮髻須插入數根髮簪方能固定,也有直接以假髮做成的髮髻,戴時則須以較長的髮簪固定。假髻的流行使得漢代婦女髮簪使用數量增多,形制增大,出土的漢簪長度多在20厘米左右,如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玳瑁髮簪就長達24厘米。兩漢經魏晉一直到隋唐,盛行雙股素釵的形制,這與高髻的持續風行密不可分。

唐代婦女的髮飾極為豐富,常見的有簪、釵、梳、篦、步搖、翠翹、珠翠、金銀寶鈿、搔頭等。曹麗芳說:「唐代婦女髮飾不僅品種繁多,而且插戴數目也極多,而花釵禮衣制的實行更將髮飾推向極致,從傳世的繪畫中可略見當時花釵禮衣的絢麗多姿:盛裝的貴婦們掃黛眉、描面靨,抹胭脂、施鵝黃,戴瓔珞、著華服,梳高髻,配以滿頭的金銀花釵、梳篦寶鈿,讓人不由得感嘆盛世衣粧的繁複與奢華。」

造型宋代髮釵出現彫花

曹麗芳介紹,宋代發展出一種造型新異的髮釵,「是在金釵或銀釵的釵腳上部浮雕出一串折枝花,釵梁則如帽釘一般扣搭在頂端,帽釘通常也做成一朵單獨的花,或者是梅花,或者是菊花,而兩隻釵腳則幾乎貼在一處。」元代又流行在釵腳上部做出盤旋扭結的花式,或者把兩隻釵腳做成盤曲的雙龍形狀,釵梁則常是並蒂花或並結的果兒。

明朝以後,高髻之風日漸式微,當時典型的高髻名為「牡丹頭」,其高度已明顯收斂。江南一帶開始時興垂式低髻,如「桃心扁髻」、「墮馬髻」等。據楊用晦《冠約》記載,「婦人之髻,時樣屢易,有金髻、銀髻、珠髻、玉髻、髮髻、翠髻、字髻」,「婦人之髻,越變越新,或曰松頭,又為精頭,又有重發,頭有一歲而三易新樣者」。可見當時婦女髮式種類繁多,複雜多變,隨之而來的是簪釵在使用上的細分。簪釵有長短,使用時,用於髮髻正面的簪釵稱為「挑心」,用於側面的稱為「掩鬢」,用於頂部的稱為「頂簪」,用於髮髻後部的稱為「分心」。

釵飾之{質地}

美人最愛昂貴金釵

據曹麗芳介紹,釵飾的精品出自唐代和宋代較多。唐代的釵飾,依質地而分,主要有金屬釵與玉釵兩大類。金屬釵中,金釵是最為昂貴的一種,其天然的華美之質特別適合佩戴在風情萬種的美人之首,韓愈《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中寫道:「銀燭未銷窗送曙,金釵半醉座添春。」杜牧《倡樓戲贈》也說:「無端有寄閑消息,背插金釵笑向人。」

銀釵品質上雖次於金釵,但因其價廉物美,所以在普通人家最為普及,這在唐詩中也有不少描寫,如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扑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詩中再現了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盛況,出來觀賞的大多是普通人家的女兒,所以在日光的照射之下,看上去一片銀光閃閃,非常耀眼。

次於銀釵的就是銅釵了,多為一般貧寒人家女兒的飾物,如王建《失釵怨》中寫道:「貧女銅釵惜於玉,失卻來尋一日哭。嫁時女伴與作粧,頭戴此釵如鳳凰。」家境的貧寒阻擋不住女子對美的愛戀,何況這支銅釵是她出嫁時女伴們作為嫁粧贈給她的,上面寄寓著她們之間純真的友情,所以在她看來彌足珍貴。

貧寒女子荊枝插發

除了金屬釵飾,在唐代同樣流行玉釵,如瀋期《李員外秦掾齋觀妓》:「玉釵翠羽飾,羅袖鬱金香。」高適《聽張立本女吟》:「危冠廣袖楚宮粧,獨步閑庭逐夜涼。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玉釵中的翡翠釵在詩中出現更多,如上官儀《和太尉戲贈高陽公》:「翠釵照耀銜雲發,玉步逶迤動羅襪。」白居易《與牛家妓樂雨後合宴》:「玉管清弦聲旖旎,翠釵紅袖坐參差。」

唐代釵飾也常常會由兩種材料合成,如溫庭筠《菩薩蠻》:「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說的是金玉合成的釵飾。另外,還有以珊瑚、琥珀等材料製成的釵飾,如薛逢《醉春風》:「坐客爭吟雲碧句,美人醉贈珊瑚釵。」羅虯《比紅兒詩》:「琥珀釵成恩正深,玉兒妖惑蕩君心。」

至於家境貧寒到無錢購買釵飾的女子,她們只能以荊枝插發,稱為「荊釵」,如李山甫《貧女》:「平生不識繡衣裳,閑把荊釵亦自傷。」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議婚》:「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餘。荊釵不值錢,衣上無真珠。」

(文章有刪節)

来源:半島晨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