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投毒案應反思當今中國教育本質(組圖)

作者:賈也 發表:2013-04-20 1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導語:罪惡其來自,只因埋得太深

復旦大學醫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洋慘遭室友投毒,於4月16日下午,經搶救無效在上海中山醫院不幸去世。面對這樣一個風華正茂的醫學准博士,不是死在學校實驗室裡,也不是死於醫院手術台上,而是死於如兄弟姐妹的同學之手,悲憤填膺,卻深感吐槽無力。人的嫉妒心真是可怕,原來,毒藥的毒不是最毒,最毒是貪婪找不到底線;罪惡的惡不是最惡,而在於人性失去最後的防線。

逝者已逝,逝者安息;生者余悲,生者珍重。特別是黃洋之父母,白髮送黑髮,情又何以堪?


復旦大學黃洋慘遭投毒,不幸去世!(看中國配圖)

層出不窮的校園投毒案

如今復旦投毒案的調查進入公安機關調查取證階段,話說黃洋中毒的物質N-二甲基亞硝胺,該物質普通醫院並無庫存,一般由課題組購買,使用者非常專業。如此一來,可以鎖定罪犯嫌疑,目前黃洋的室友林某已經刑拘。我們現在等待的是真相,望公安機關及早破案,尊重事實,不冤枉好人,不放過凶手,千萬不要重演94年清華女生朱令鉈中毒事件,無真相、無結果的。真相不僅是我們需要的,而且是也是對死者黃洋最大的安慰,對此我們要拭目以待。

悲劇已鑄,意義在於反思:反思我們的大學,反思我們的教育,反思我們這個社會。


層出不窮的校園投毒事件引發教育思考(看中國配圖)

如今我們的大學生怎麼啦?大學——人們心目中純潔的象牙塔——已然不是學術之地,被我們不良的社會空氣所污濁,成為是非之地,甚至殺人場了!校園投毒案時有發生:

1995年,清華大學化學系女生朱令被用鉈鹽投毒;1997年,北京大學化學系王小龍用鉈鹽向同學投毒;2007年,中國礦業大學常某用鉈鹽向三同學投毒;2012年,鳳岡一學生將高效氟氯氰菊酯農藥投放到桶裝水內……2013年,復旦大學醫學院黃洋被投毒。無論是出於嫉妒,還是仇恨,投毒去危害自己的同學,這無疑是社會的責任,是我們教育的失敗。

筆者總是以最大的善意進入人們的內心,試圖去分析他們的內心。平常人想來,要去謀人性命,那得要有多大的仇恨、多扭曲的內心,才能下此毒手?黃洋與犯罪嫌疑犯林某共為同窗,同為室友,一起求知,更何況,校方稱兩人並非同一專業,已否認室友因妒忌其讀博投毒,那還有多大的利益衝突?林某再自我為中心,也不至於因為一點利益或者一絲不快,便草率地謀殺室友。對於案件的真相,我們必須去關注。

現在是黃洋同學是被毒死了,在全社會的關注下,相信作惡者終將被繩之以法。但是,我們想想也後怕:若是這等心有歹念的投毒者走向社會,按照他這種不健全的人格,一定會做出更惡劣的反人類的事來。因此,這這個意義上講,黃洋是犧牲了,以烈士的形式!

教育的缺陷:重功利輕人格

教育的本質,不僅在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心智的健全、人格的豐滿。中國作為曾經的一個文明之邦,也曾有過這樣的見識——「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將傳道放在了教育的首位。

中國教育為人垢病久矣,暴露出來種種問題,深刻地告訴我們:教育不應該視為簡單的技能培訓,切不能忽略人品而重於技能;培養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思想是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一切都是舍本逐末。因為品德不全而技能超眾的所謂人才,一旦誤入歧途,高學歷高智商的罪,更惡更毒,所以,幹起壞事來危害性就越大。


中國教育的缺失:因功利而罔顧靈魂(看中國配圖)

錢理群先生也曾厲詞批判現行的教育制度:「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事實上正是如此,雖然中國人受教育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但是這些受教育者們並沒有去推動社會的公平與正義,而是鐵桿的利己主義者,千方百計地想在社會中佔據一個相對自己有利的位置。一旦佔據有利位置後,又會千方百計地維護這些既得利益。正因為如此,社會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進步,相反,越來越墮落了。

正因為如此,校園頻發投毒事件就不足為奇了。這些經過「培養」的學生走向社會,惡的基因將充分展現,完全可以這麼說:他們絕對是奸商的好苗子、貪官的後備隊……甚至可能無惡不作,而且覺得作了惡是一種高人一等的技能。

復旦投毒事件中,林某不擇手段地清理掉品學兼優的黃洋,「廉價」地使用卑鄙手段來清理掉自己的對手,其實,恰恰影射我們社會的現實。比如我們社會中的「逆淘汰」現象,說明人們不再顧忌手段的卑鄙了,讓自己撈到實際好處才是王道,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小人得勢、惡人當道」的社會。

教育的陷阱:意義無多的競爭

著名的「路西法效應」告訴我們:人們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作惡。即一個惡的環境,再好的種子也受之影響,最終開出惡之花來。

事實上,我們認為象牙塔般純潔的大學已經嚴重變質了。中國的大學校園,理想主義色彩全無。大學生們沒有經過人格的培養,自然就沒有多少人品,他們過早地與社會同流合污,紛紛追逐自己的私利,確立的人生目標就是:要麼衝進體制中去,抱到鐵飯碗;要麼成為億萬富翁,抱得美人歸……面對利益的誘惑,不管自己有肉沒肉,都上去咬上一口,爭取讓自己吃上更多的肉。

作為國人,都爭名奪利,樂此不疲:爭著發財,爭著買房、爭著出國、甚至要爭自己的墓地……其實,這些人們要爭的,正是權力者制定並拋出來的,就像拋出肉骨頭一樣,給大家來爭,互吠互咬,大家一嘴狗毛才好,爭著爭著,就只顧這個爭的動作了,已然不顧為何而爭了。

競爭就這樣激烈並白熱化起來的!

作為校園也概莫能外,學生也要面對各種競爭:入黨要爭、獎學金要爭、貧困生名額要爭、榮譽要爭、選調生要爭、先進份子要爭、連當個班級小小幹部也要爭,學校推薦工作的名額也要爭……學生們就是在為爭這些榮譽,弄得耳紅面赤。


當今中國大學,還有多少「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看中國配圖)

而這些各種競爭的名目,也是學校拋出來的,美其名曰是「激勵」。許多競爭的名目,實則無關人品,甚至無關學術,只是有利於學生們將來的就業與升遷。所以,這種機制根本沒法培養出什麼大師級的人物。相反,培養出一大批思想有問題的人,他們非常功利,又喜歡萬事都做絕,以確保自己在競爭中處於優勢。

黃洋與林某之間的恩怨,可能緣於兩人之間的競爭:兩人成績很好。可惜的是,林某不生惺惺相惜之感,反生既生瑜何生亮之嘆!他很有可能是為了能夠出一口被黃洋蓋住「光輝」的惡氣,選擇的方法並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超越競爭者,而是通過違法的不正常手段幹掉競爭者。

如果林某投毒屬實的話,那麼這一事件毀滅的,將是兩個風華正茂的高學歷人才,以及他們背後原本滿懷期待的父母家人,爭來爭去,競爭得一場空。

結語:教育的本質,不僅在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心智的健全、人格的豐滿。從當年的朱令到今天的黃洋,頻頻上演室友相殘,我們該反思的不僅是校園!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天涯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