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夢轉向 人口從郊區遷回城市(組圖)

發表:2013-08-10 06: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波士頓第二次大風雪後,住宅區一景

【看中國2013年08月10日訊】從二戰以來,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人口趨勢都是逐漸向郊區移動。一般的概念是年輕的單身貴族居於城裡,組建家庭之後多半會搬到郊區。然而在經歷了2008年歷史性的地產泡沫破滅之後,郊區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成了各種法拍房和短售房的多災區。同時,年輕父母們更傾向於在城市居住,城市生活不再與貧窮和犯罪聯繫在一起,美國開始出現了郊區向城市人口遷移的新趨勢。
  
《財富》雜誌副主編Leigh Gallagher最近發表新書《郊區的終結:美國夢轉向何方》(THE END OF THE SUBURBS, Where the American Dream is Moving),詳細介紹了正在發生的這一趨勢,並從各方面分析為什麼郊區已經不再吸引人。

郊區完全圍繞汽車打造
  
在《郊區的終結》一書中,Gallagher介紹了這麼一個家庭,在新澤西長大的艾恩‧羅斯曼(Iane Roseman)曾經在南加州、耶路撒冷居住過,直到2002年做電腦工程師的先生工作調動到波士頓,夫婦倆帶著三個不滿5歲的孩子舉家搬回到美國。「我想有一個大房子,一部麵包車,實現一個完整的美國夢!」 羅斯曼興致勃勃地說。
  
羅斯曼和先生起初看中了波士頓西郊10英里以外的老城牛頓市(Newton),但那裡的房價太貴了,他們於是找到更遠的小城,波士頓西郊30英里開外的Westborough,在那裡他們花了不到50萬美金買到一棟1985年建造的3,000平方英尺(279平米)的別墅,學區也很不錯,鄰居都是30歲到50歲的父母們。
  
剛搬進去三個星期,羅斯曼的第四個孩子出生了。羅斯曼很快發現生活並非她想像的那麼美好。差不多每個週末,先生都把時間花在鏟雪或整理草坪上;而羅斯曼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汽車上,每天下午3時到6時,她就忙著接送孩子,游泳、像棋、芭蕾、希伯來語、爵士樂、足球、音樂課,等等,「從一大早到傍晚,我都是在方向盤前。」
  
Gallagher 在書中指出,二戰後的美國郊區完全是圍繞著汽車打造的,其整體設計是成百上千的獨立屋蔓延開去,住宅密度很低,各地點之間距離相當遠,通常無法步行達到。
  
也許正因為路程遙遠,美國郊區居民很少步行。據研究,美國人平均每天步行5,100步,遠低於平均每天行走9,700步的澳大利亞人,以及7,200步的日本人,或者9,650步的瑞士人。
  
研究還發現,美國一半以上的車程都不到3英里。哈佛大學經濟學家Edward Glaeser更發現,在郊區,即使步行1英里(1.6公里)即可到達的地方,78%的美國人也都會跳進車裡開過去。

郊區生活相當封閉
  
羅斯曼原以為,住在Westborough安全的小區裡,她的四個孩子們可以無拘無束的玩耍,串門或逛商店。但她隨即發現,郊區封閉的設計使得這一夢想成空。
  
羅斯曼的房屋在一個封閉的小區裡,這是郊區最典型的道路設計,如同樹的枝幹一般,繁忙的交通幹道兩邊延伸出支流道路,由支流道路再延展出若干小道,每一個支流道路自成一個小區,裡面全是住宅,沒有任何消費、娛樂、購物等處。要想喝咖啡、買食品、上圖書館、逛商店,就必須走出這個小區。
  
「一出小區,就是交通幹道,那裡的車速都很快,我都不敢讓孩子們騎自行車出去。」 羅斯曼說,結果她的孩子們就封閉在這個小區裡,哪裡也去不了。

城市蓬勃發展
  
人口普查發現,美國許多大城市在2000∼2010年間人口都呈兩位數增長,並在過去90年裡城市人口增幅首次超過郊區;2011年∼2012年,城市的增幅更加顯著。專家分析說,這是2008年房市危機前大量擴建郊區的逆轉,當時進行了太多的建設,房屋延伸到郊區甚至遠郊。
  
這幾年中,美國的城市也開始了復興,很多原本破敗的地塊已經被改建的煥然一新,出現了許多河畔人行道、民商兩用建築、新式公寓樓、多層排樓、會展中心、街邊咖啡店等等。不少曾經衰敗的城市,如華盛頓DC,波士頓,聖路易市,都呈現出市區蓬勃發展的跡象。
  
同時,大的零售商,如Walmart,Target都選擇在城市開設分店,並提出適合市區的小型靈活的新店面。美聯航(United)的總部2007年從郊區Elk Grove遷到芝加哥市區、食品巨頭Hillshire Brands也將於今年從Downers Grove搬到芝加哥市,Motorola Mobility被Google 收購後,計畫於2014年從Schaumburg搬到芝加哥市。網上鞋業零售巨頭Zappos也於今年從內華達州Henderson市搬到拉斯維加斯市區。


據房地產信息公司DataQuick最新報導,2013年6月份南加房屋中價比上年同期暴漲超過28%。圖為南加聖地亞哥拉荷亞地區一處海景住宅區。

美國郊區「城鎮化」

對於35歲到45歲的Y 世代來說,傳統的郊區生活已經不再被青睞。建商們也紛紛抓住這一變化,在郊區建設更加「城鎮化」的社區,既有小型的可步行的村落,也有大型的集公寓、零售、餐館為一體的綜合生活中心。
  
在芝加哥北郊的Glenview,建商Pulte Homes開發了一個700個聯排屋(townhouse)的社區,排屋圍繞一個社區中心而建,中間是電影院、俱樂部、酒吧、咖啡館等。其網站上吹噓說:「你可以把車鑰匙留在家中。」


在芝加哥北郊的Glenview,建商Pulte Homes開發了一個700個聯排屋(townhouse)的社區。

在芝加哥北郊35英里以外的Libertyville,一個本來計畫建設31個聯排屋的項目只建了5套就在2010年破產了。接手的開發商抓住了人們希望享受郊區生活,又嚮往城市便利的心理,設計了一整片民商兼有的社區:新建的26套雅緻的小平房,每棟房屋都有寬敞的前門廊,方便人們走出來,和鄰居互動;一個古典的老教學樓被改建成15個閣樓風格的公寓。並且,所有商業娛樂設施都在500英尺(152米)的步行距離之內。
  
建商僅僅提供設計草圖,就收到了6個願意支付20%首付的正式合約;一年半之內,所有房屋全部售出,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經濟危機的這幾年裡。
  
在體驗了6年的郊區生活後,羅斯曼和先生最終決定於2008年搬到波士頓市的劍橋區,雖然他們必須跌價賣出在Westborough的大房子。孩子們高興壞了,終於可以步行上學,也可以穿過街道到公園去玩;先生走10分鐘路,或者騎3分鐘自行車到附近的Google上班;坐公共汽車就可以去購物;後院只有「一張郵票大小」,但再也不用每星期打理了。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