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過年要「加班」: 抓緊祭祀 照常辦公(圖)

發表:2014-02-14 10: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4年02月14日訊】新年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普天同慶的傳統佳節,清代也不例外。帝王的年節活動如同其生活中的其他部分一樣,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據資料記載,清宮中的新年一般從臘月二十三日的小年開始到正月二十日左右方告結束。古代帝王家過年雖有特定的一套禮數和排場,但是宗旨和平民百姓是一樣的,過年圖的也是團圓、喜慶和吉祥。

乾隆初一寫福字賞賜王公大臣

祭祀是我國傳統新年慶祝活動的重要內容,而皇帝作為「天子」,代表著天下的臣民,其要承擔的祭祀任務自然也是最重的。他們經常是凌晨2時起來,要在30處殿堂前拈香行禮,然後接受各種朝拜,直到下午4時,皇帝才能和皇后、妃嬪等人舉行家宴,享受一下「私人空間」。清代《國朝宮史續編》記載,乾隆皇帝每年正月初一上午都要去北海闡福寺祭祀,登上大佛樓進香斂福,然後回到他當皇帝之前住過的重華宮,用刻有「賜福蒼生」、號稱「萬年青管」的黑漆桿毛筆,蘸著硃砂書寫「福」字。他每年書寫的頭一張「福」字都要鄭重封存,永不開啟,以示留住福氣;接下來書寫的「福」字,則賞賜給王公大臣。

勤政的雍正帝過年天天加班

過年期間,皇帝除了忙祭祀的事情外,公務也非常繁重。皇帝一般在臘月二十六日「封筆」「封璽」,在正月二十日的大典上重新「開筆」「開璽」。雖有「封筆」一說,但要想成為一位有為的君主,皇帝們過年期間斷然不能有絲毫的放鬆。康熙皇帝從14歲親政以來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節、重大變故外,幾乎是沒有一天不聽政的。即使在康熙十八年發生北京大地震,康熙皇帝照常早朝,御門聽政。

雍正皇帝即位後,始創新年明窗開筆大典:正月初一子夜,在皇帝寢殿的養心殿,開筆濡染翰墨,先用硃筆書字再用墨筆,寫吉祥賀語,祈求一歲政通人和,風調雨順。雍正元年(1723年)臨近新年,距離康熙皇帝去世時間很近,又是雍正皇帝登上皇位後的第一個新年。為了哀悼康熙皇帝,雍正皇帝沒有舉行新年慶賀禮。不過,他還是在正月初一連發11道諭旨,訓誡各省文武官員做好本職工作;正月初二,他令督撫嚴查賞賜給孤寡老人的銀兩是否到位,並命年羹堯回京述職;正月初六,雍正帝便於養心殿召見蒙古王公等。在此後其執政的12年時間裏,他幾乎沒有休過「年假」,終日批閱大量奏折。有時候,春節期間地方上送來的奏章較少,他還會命令所有官員就國家大事每人上呈一份奏章,並規定「不可互相通知訪問,亦不可商之親友,各據己見奏聞」。

嘉慶皇帝趁著過年把和珅給辦了

皇帝們不僅要批閱奏章,如果遇到一些重大突發事件,他們甚至要「枕戈待旦」。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去世,這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在乾隆皇帝去世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四,嘉慶皇帝就發布詔令撤銷和珅的一切職務。隨後,不斷有官員上表彈劾和珅。正月初八,嘉慶皇帝宣布逮捕和珅,對他進行審查。同時,一場規模巨大的抄家行動展開,巨額財寶在和府地窖中被搜出來。10天之後,案件便審理完畢,正月十八日,嘉慶皇帝派人送去一條白練,賜和珅自盡。

難道皇帝們就不嚮往輕鬆的新年嗎?回答是否定的。不過,賢明的君王明白,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作為一國之君,他們在過年期間必須恭敬的參加祭祀互動,才能獲得上天的認可和萬民的支持;必須頻繁地參與各類宴會,才能妥善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和關係;必須堅持不懈地工作,才能處理好國內外複雜的衝突和矛盾。

帝王家的年夜飯

皇帝和后妃的團圓飯由大臣們「湊」出來

老百姓過年最講究的是年夜飯,清朝皇帝也不例外。皇帝一家平日裡是難得在一起用膳的。只有年節,才特許后妃們陪宴。除夕早上,皇帝與皇后、妃嬪們在重華宮共進早膳。早膳一般有拉拉(黃米飯)、餑餑、年糕等,花樣多至10∼20品,除夕團圓年飯要於申正(下午4時)舉行。晚宴擺在保和殿或乾清宮,皇帝一人一桌,桌子是「金龍大宴桌」,桌邊圍上黃金繡的桌圍子。大宴桌與皇帝的寶座之間設一長几,菜點都擺在大宴桌上,皇帝吃時再由人取到長几上。

筵宴中除皇帝所用「御桌」由內務府準備外,其他宴桌多由大臣們進貢。按規定,親王每人進8桌,羊3只,酒3瓶(每瓶10斤);郡王每位進5桌,每桌等級均與親王同,羊、酒數也同親王;貝勒每位進3桌,羊2只,酒2瓶;貝子每人進2桌,羊、酒數同貝勒。其餘的宴桌由光祿寺補齊,這種捐納酒席的做法大大減輕了國庫的負擔。

過年時,帝王的家宴環境雖有所不同,但總體上表現得隨意且喜慶。康熙皇帝曾於乾清宮行宴作詩,描述了皇帝與后妃們在佳節之時歡聚一堂的情景。

「剩菜剩飯」以新年祝福的形式賞賜給臣子

在盛大輝煌的場面背後,清代有些皇帝還是比較注意節省節慶開支的。如太和殿國宴原設宴桌210席,用羊百隻、酒百瓶。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規定,減去19席,並減去羊18只、酒18瓶。嘉慶、道光以後又有所減少。

對於慶典中剩下的食物,皇帝會採取新年祝福的形式賞賜給臣子,很少有被浪費掉的。

康熙皇帝一生尚儉。傳說他深深慨嘆八旗子弟的揮霍無度,曾在某一年的除夕親筆寫了一副對聯:「一粥一飯當思得來不易;半絲半縷必念製作維艱。」他把這副對聯分送給許多八旗子弟。在他的影響下,後來的皇帝也都盡量厲行節儉。據稱,由於道光皇帝生活節儉,宮中嬪妃宮女在飲食方面大不如前。按規矩,御膳一般會多備4份,其中2份賞賜大臣,2份賞賜嬪妃宮女。可道光皇帝為了節省開支,撤銷了賞賜給嬪妃宮女的御膳,普通宮女不到慶典的日子甚至吃不到肉。

康熙皇帝推行「禁酒令」,以茶代酒

清朝的奠基人努爾哈赤也非常節儉,他經常告誡臣屬們要以國事為重,不要在飲食上揮霍。貝勒們向他進獻珍貴食品時,他是持拒絕態度的。他針對女真人嗜酒的特點,在新年賜宴時一般不備烈酒,只供度數較低的黃米酒。對於那些喝大酒的人,他一是鄙夷,二是罰戒,三是告誡。他下諭,凡飲酒過量者必受罰戒,「殷實之人罰馬,中等人罰牛,下等人罰羊」。這種自我節律為子孫們做出了榜樣。

其實,與親屬和下屬聯絡感情並非只能藉助推杯換盞,康熙皇帝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才以茶代酒,創製文茶宴和武茶宴,通過官員喜聞樂見的形式與他們交流。

百官這樣給皇上拜年

據《清史稿禮志》記載,正月初一早晨天剛亮,百官要齊集太和殿廣場給皇帝拜年。那天,廣場上排列著鑾駕儀仗,大殿屋檐下排列著皇家樂隊和金鐘、玉磬等樂器。到了辰時(7點),欽天監官員宣布時刻已到,午門上鳴鐘擊鼓,樂隊奏響音樂,皇帝登上太和殿寶座,鑾儀衛官員甩響靜鞭,讚禮官高喊「排班」。百官依照廣場上擺放的銅製「品級山」所標注的品級位置列隊下跪。這時由兩名大學士跪捧賀表,由宣表官宣讀。讀畢,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禮。禮畢,皇帝賜座賜茶,百官又要叩頭謝恩。茶畢,靜鞭再鳴,樂隊再奏,皇帝下殿,百官退朝,賀歲拜年的大典就算完成了。這時,皇帝便將早已備好的裝有「如意」的荷包賜給身邊的八旗子弟、宮女、太監們。而荷包裡的「如意」通常有金如意、銀如意、玉如意和銀錢幾種。

「筵九」:宮廷過年的壓軸戲

正月十九日的「筵九」是清代宮廷新年慶祝活動的「壓軸戲」。這天晚上,皇帝筵請王公大臣及新年來朝的藩王和外國使臣。皇帝賜大家茶點。其時演出的節目有西洋鞦韆,還有滿、蒙、朝鮮等民族的民族歌曲及摔跤、爬竿等雜技節目,最後放煙花爆竹。「筵九」之後,蒙古王公、外藩、使節等相繼辭駕出京。

 

本版文章摘編自 《百科知識》,原作者為天雪

来源:現代快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